標籤:

天天磨耳朵,讀繪本,娃為啥還是「啞巴英語」?

家長的困惑

剛開始接觸「磨耳朵」概念的時候,我以為是撿到了寶。說的太對了,給寶寶搭建一個像母語一樣的英文環境,不愁他說不出純正的英語。於是,在兒子出生以前,我就給他買了很多英文原版書、單詞書,出生以後,每天都要堅持放簡單的英語兒歌、英語動畫片、童謠等等。

然而,然而事實並非我的一廂情願。兒子並不喜歡說英語。我拿起英文繪本給兒子講故事的時候,兒子也會要求我,媽媽你講漢語,你講英語我不聽。

什麼?

為什麼?!!

動畫片看了那麼多,繪本翻了那麼多,難道你對英語的興趣都培養到了我們家小咪的身上么?

投入大,效果微,這個英語啟蒙似乎不太成功。

專家說

美國有個著名語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畢生致力於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

克拉申認為,只有當習得者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 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於他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於對意義或對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形式的理解時,才能產生習得。

翻譯一下,就是:

1、不能太難

2、不能太簡單

專家就是專家,這個說法hin有道理:

不能太難,孩子不理解。將大量的資料輸入當做背景噪音自動忽略。想想我們普通人聽新聞聯播的感覺,又怎麼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興趣滿滿的學習呢?

不能太簡單,太簡單孩子會原地踏步。26個英語字母就算是能倒著背,離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也相差十萬八千里呢。

但是,這個火候把握太微妙了,要讓我們當家長的怎麼實施?

其實很簡單

資料其實隨手可得,利用好我們手頭的動畫片。找一部孩子愛看的動畫片(一定是英文版動畫片)。孩子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先不去打擾他。(不過,千萬不要誤以為他看的津津有味,就是聽懂了英語。不信把他剛聽過的句子重複一遍,問問他是什麼意思。這也是看很多動畫片但英語仍然不好的一個原因)。

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孩子已經對這一段英語表達的情景和內容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知。就可以進行第二遍播放了。第二遍播放的時候,孩子已經不再急於知道動畫片接下來的情節,家長可以挑出適合孩子水平的英語句子,一句一句講給孩子聽,必要的典型句子拿筆寫在紙上。

經過第二遍的播放,每句話是什麼意思孩子已經基本都懂了,有些單詞還需要反覆記憶。這時可以進行第三遍播放了。

第三遍播放的時候,不用再播放畫面了,這樣反倒干擾孩子的大腦對音頻語言的吸收。只播放音頻,把重點句型讓孩子敘述跟讀,模仿劇中人物的語調。

第三遍的操作可以多做幾遍,直到孩子已經掌握了重點教授內容。

最後,創造一個相似的情景,請孩子利用重點句型或者單詞造兩個句子。

通過一個動畫片的反覆播放和討論,一個小的英語情景就搭建了出來,能聽懂又不太簡單的教學資料也就被我們聰明的創作了出來了。

我用這樣的方法,和兒子一起聽了朵拉、小豬peppa的幾集內容,孩子已經能張嘴說一些簡單的英語了。

你要不要也來試試呢?

歡迎關注~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kblZOVlhURXVpbkZyVEEyOXlCa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英語不好的父母如何教出雙語寶寶
5歲的小孩該不該學習外語?
爸媽講「嬰兒英語」對寶寶語言發育真的好嗎?美國兒科學會把重要的事情說了3遍

TAG:幼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