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值得/一看:巴比倫警長

看完了@RED韻 推薦的《巴比倫警長》(Sheriff of Babylon),單行本共兩冊(上冊名為Bang Bang Bang,下冊名為Pow Pow Pow,上冊的標紅關鍵詞是War/Crimes,下冊是Shock/Awe),VERTIGO旗下出品,共12卷。非常過癮,不由對Tom King這位作家,前CIA探員刮目相看。

《巴比倫警長》是很少見的直接以現實為題材的漫畫,取材於2004年巴格達被美軍攻佔後不到一年的這個時間點。涉及到佔領軍,臨時政府籌備組,恐怖分子,薩達姆政權遺留人員,軍事外包公司等多方勢力的代表人物。在這亂麻一般的頭緒里,Tom King出色的講述了一個並不那麼複雜的探案故事,並給了很開放的結局。

這部充滿現實暴力的漫畫里,有尺度非常大的男性和女性全身正面暴露鏡頭。男性的暴露鏡頭是因為拷打把屎打出來了,拷問者必須把他衣服扒光,女性則是停屍房裡渾身是槍眼的屍體。

故事具體劇情我就不劇透了,大家有機會可以自己看看,絕對不會失望,下面主要介紹一些我認為《巴比倫警長》中極為出色的分鏡和整體上色給敘事帶來的衝擊。

整個漫畫的風格是極具寫實的,人物線條分明,場景中的光影質感和運動層次都極為寫實。卷首畫則有些粗曠,略微有新川洋司給潛龍諜影畫的那些概念畫的感覺。

首先要提到的是,在不同的現實場景下,畫家充分將光線帶來的背景色用到極致,就是讓你從整體的基調色上就能一眼看出來這是夜晚月色下的戶外的幽藍綠,還是白天巴格達戶外的黃塵,還是索菲家中,室內的殷紅。

另外,書中還大量運用了「音畫不同步」這種影視中常見的敘事手法,就是文字格裡面說的事兒,和畫面中的發生的事情完全不同步,但卻有內在的聯繫。因為有可能畫面中發生的事,是為了敘述文字格裡面的對話的背景。當畫面體現的劇情到了終點時,能正好跟文字的內容的開頭銜接上。

還有,漫畫家在分鏡方面,將漫畫格的形式感用到了極限,在同一個敘事環節中很少用不同尺寸的格子,往往是一個尺寸到底,在圖畫格之間,往往會忽然插入全黑,只有時間,或是槍聲的格子,給人強烈衝擊。

這一形式化的運用在三處達到高潮,分別是詢問巴格達受訓警察是否認識被害人,整頁都是一模一樣的方格里不同的人臉,不同的表情,大同小異的顧左右而言他。

然後就是女主角索菲在給恐怖分子打電話時,超長的對白鏈條,畫面中永遠只有一個角色,鏡頭位置完全不變,畫家全靠規整的形式,以及女主表情和動作的細微變化來表現每一句對白的深意。

再就是女主去見佔領軍將軍,和將軍的一來一回連續跨頁的對話,也是一系列的正反鏡頭,位置幾乎不變,連貫至極。難以想像,如果是影視劇,或是純粹的文字小說,這裡的表現力會有多大的不同。漫畫的確有其完全不可替代的藝術形式感。

另外,就是大量運動線的加入,在同一個分鏡中,為了強調人物的動作感,直接將運動線(用以表現身體部位,或是物體動作軌跡的白線)加入畫中(反正我是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看到)。

最後,是我很喜歡的一組鏡頭,展示Nassir被拉去挖坑埋了,不包括表明時間的分鏡格在內,一共15組鏡頭。前三組和後三組鏡頭完全對稱,中間的9個鏡頭也非常乾淨利落。

前反恐專家,CIA探員,作家Tom King(他還負責了Vision,蝙蝠俠:重生等DC重頭漫畫的寫作)

畫家Mitch Gerads,據他說,本作完全是在電腦上繪圖的

首發公眾號:陳灼的字(isChenzhuo)


推薦閱讀:

蒙古大軍西征時,最遠到達了歐洲哪些國家?
菲律賓為什麼不能打,看了就明白
AK-47與AK-74的區別?為什麼ak-47遠比ak-74有名?
為什麼說中國戰略部隊會給解放軍戰法起到改革催化劑的作用?
世界上最成功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實力有多強?

TAG:漫畫 | 中東 | 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