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諮詢的藝術——觀《捫心問診》Sophie篇有感

《捫心問診》這部劇雖然表面如鏡面之湖,看似波瀾不驚,但通過台詞表情,實則浪濤洶湧。世間不幸者皆有各自苦難,每一來訪者都懷著各自問題步入諮詢師Paul的工作室,其中體操運動員——Sophie的故事引起我的興趣。

Sophie因為企圖自殺,被人勸說來進行心理諮詢。隨著劇情的展開,Sophie的成長過程也展現在我們眼前,幼年時,父親與模特出軌,被六歲她撞見,她不敢告訴母親。父母的婚姻破裂,她就歸結是自己責任,隨後母親抑鬱,而她在父親那邊不受繼母待見,在她搬離兩年多後,父親婚姻再度破裂,她也認為是自己責任。與教練發生性關係,愧疚於教練妻子,她覺得自己不可原諒,隨後騎自行車撞車企圖自殺。與母親不和,與父親不親近,她的成長是不順利的,一直想尋找安全的地方。在此她遇上了Paul,心理諮詢是一門藝術,而Paul在這項藝術中帶有明顯的精神分析學色彩,口誤、夢、筆誤,各種防禦機制,或者說Sophie篇都瀰漫著精神分析理論的氣息。

1 幫助關係的建立

幫助關係的建立是心理諮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L.M.Brammer指出它是引發和處理重大感情和想法的重要媒介,用以改變來訪者行為。在前幾次的諮詢過程中,Sophie的阻抗是非常大的,主要體現態度上Sophie一開始強調自己不需要治療,交談內容和方式上也是一開始否認是自己故意去撞車,認為Paul和母親「同流合污」,質疑Paul的專業性等,這些阻抗有些是有意識的,也有些是無意識的。Paul在這個階段,除了收集資料,更重要的是建立幫助關係。這裡面細節頗多,但有兩個較為標誌的事件促進幫助關係的建立,首先是第二次訪談時Sophie淋雨濕身,Paul善解人意,讓他妻子給她換衣服,這樣讓她在諮詢前從身到心都感覺到溫暖;其次是第四次訪談時Sophie服藥自殺,而基於Paul的分析Sophie的自殺是考驗他人對自己的愛,Paul應該是勉強通過了,Sophie對Paul越來越袒露心扉,越來越覺得Paul的工作室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她開始在那裡有更多放鬆的動作,例如躺在沙發上,一副自在的樣子,甚至跟他分享日記等。良好的幫助關係是心理諮詢的第一步,這使得Sophie開始信任Paul,降低了心理防禦,開始表達自己,提供真實全面的信息。

2 諮詢的曲折

心理諮詢的目的在於使來訪者正確地認識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改變自己的態度行為,啟發來訪者解決各種心理問題,達到更好的社會適應。然而實現這個目的並不是一帆風順,反而每多波折。Sophie的接受諮詢過程也如此,她否認自己的自殺行為,否認自己需要治療,這些屬於精神分析防禦機制中的拒絕類型,Paul在建立較為信任的關係後利用引導、面質、解釋等手段,讓Sophie說出她自殺時的感受,正面自殺事實,然而或許Sophie還暫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使得波折再現,Sophie在Paul工作室的廁所內企圖服藥自殺,幸而最後並無大礙。另外在諮詢過程中,Paul發現Sophie父親在她生長過程中明顯缺位,但她沒辦法怪他,因為她沒有把父親出軌事情告訴母親,Sophie認為自己是父親的同謀,父母婚姻破裂如果怪父親,也就是自己也錯了,否定自己是痛苦的,那麼Sophie選擇將對父親的憤怒轉移到沒有威脅的母親身上,對陪伴在身邊的母親找各種借口,例如母親不支持自己體操運動,責怪母親在婚姻的失敗,怪母親當時的抑鬱,對其發脾氣,這是防禦機制中的替代,並且使這種替代合理化。Paul的專業下一一化解,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是Sophie拿出了自己四年級的日記本假裝寫信給《哈利波特》的赫敏,把「照顧自己」誤寫為「控制自己」,她紙上寫著不想母親看見,實際擺放的位置卻是讓母親可以看見的,Paul指出四年級的Sophie開始利用虛擬的人物逃避自己,以避免別人讓自己失望。諮詢到了這步,Sophie開始質疑父親的教育——接受邪惡的世界,實質父親是為自己出軌找借口,Sophie也逐漸認識到父母婚姻的失敗責任不在於自己,開始原諒自己,扭曲的思維也逐漸理清。在最後一次的諮詢中,還是出現了意外狀況,Sophie的父親意外出現使得諮詢過程多次出現插曲,總體來說Sophie和父親的關係是先打破再重建的過程,打破之前一些不健康和不正確的認識,這時父女關係稍顯緊張,接著父女兩人在諮詢中也有坦誠交流,消除誤解,Paul順勢引導,重建父女間更加健康的認識,Sophie在父女情感中更加自立,更加理性,最後父女重歸於好,兩人在草坪上談話嬉笑。

3 心理障礙的原因

在Sophie篇中,我認為造成Sophie心理障礙的原因來源有二,分別是安全感與控制感。

首先可以說Sophie一直尋找和渴求的是安全之所。在她心目中家本應是安全所,她也對Paul哭訴「父母應該愛護子女,不應該讓他們受苦」,但是父母婚姻末期的爭吵使得這種安全感全無,而那時她在教練家找到了家庭的安全,父母離婚後,繼母的不接納和母親的抑鬱使得她的安全感再度缺失,幸而再在教練家上找回,因此她非常關心教練的女兒,甚至在我看來Sophie與教練發生性關係的原因也在於她想留住這種安全感,但是教練妻子的回來和友善,使得她負上了罪惡感,她也醒悟在教練家的安全感正在瓦解,罪惡感和缺乏安全感導致她產生自殺的念頭。此次心理諮詢的順利進行,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Paul成功地讓Sophie在諮詢室里感到安全。

其次論及控制感,猶如在教徒眼中神是完美無缺的,在小孩眼中大人也是不會犯錯誤的存在,父母的離婚,使得還是小孩的她錯誤歸因為自己的責任。這種錯誤歸因也延續到父親的第二次婚姻中,乃至以後的不幸中。但這種錯誤歸因實質上是她想取得對事情控制感,年幼的她無法控別人的想法和行動,如果仍由剝奪自己安全感的事情不可避免的發生,會導致她更大的焦慮,所以她選擇歸因於自己,這樣她起碼覺得自己可以控制。同時劇中也提到她非常喜歡平衡木,因為她在平衡木上找到在控制感

Sophie是一個具有戀父情結的女孩,甚至保持著父親所喜歡的模特的身材。在她看來父親就是完美的存在,父親關心她,是世上唯一愛護她的人,可以提供她安全感。在她目睹父親的出軌後,她顯然無法控制父親出軌這件事情,但又恐懼父母離婚後安全感喪失,所以選擇不告訴母親,但這就讓她覺得自己成為父親的同謀,也埋下了心理障礙的種子。她對父親產生一種矛盾的情感,她想逃離(slip away)父親,所以連自殺的事情都沒有告訴他,卻又抵抗不住地想親近他,所以在諮詢過程中多次說起於父親關係親密。

4 Paul的不足

劇中Paul是一個經驗老到,洞察力強的心理諮詢師,但是劇中Paul還是存在著不足之處。

首先最大的錯誤是在提供給來訪者的廁所里放著安眠藥,Paul明顯清楚Sophie是由自殺念頭的,這樣的葯出現在此非常不合適。

其次Sophie自殺入院後,Paul竟然運用人脈將Sophie接出來,我不明白Paul用意何在。對於一個又多次企圖自殺的人來說,雖然醫院不能百分百保證病人不自殺,但醫院起碼可以提供更好的保障Sophie安全的條件。作為一個諮詢師Paul不應該干擾醫院的診療。

另外在解釋Sophie在廁所服藥自殺原因時,Paul並沒有問Sophie為什麼,而是直接自己解釋了,這樣過於粗暴,阻斷她發表意見的努力。

最後,在第四次諮詢中Sophie與母親爭論是否該重返體操場時,Paul竟然在完全沒有聽母親解釋後,為來訪者作出決定。

5 總結

《捫心問診》確實是一部製作優良的電視劇,劇情曲折,引人深思,演員演技精湛,台詞轉換間,故事娓娓道來,卻又波瀾起伏。雖有部分戲劇因素,但不失為一部學習心理諮詢的電視劇。Sophie篇更是引發我的深思,Paul的老練與敏銳,Sophie的不幸和在諮詢中不斷成長,表現出諮詢這一門藝術。


推薦閱讀:

大咖公開課 | 聽王浩威講你不知道的弗洛伊德
我是個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師嗎?
一段奇妙的緣分(來訪者原文反饋稿)
心理障礙產生的真正原因
你願意緩慢的改變嗎?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