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個天賦基因檢測
毀掉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個天賦基因檢測
2017-03-20 尹哥聊基因
天賦基因檢測,現在越來越火的話題。是科學還是忽悠?
我們仨,來自北大和清華,在美國讀博士時成為無話不說的好閨蜜。現今已為人母的我們分居中新美三國。微信使我們感覺從未分開過,育兒是我們最愛的話題。歡迎來到我們的育兒基地,和我們一起聊聊孩子,談談教育。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尹哥聊基因」(ID:yingeliaojiyin),系授權轉載。
天賦基因檢測有三寶,忽悠手段選得巧,網路營銷傳得廣,基因算命「科學」保。
近兩年,隨著美、中等世界強國相繼宣布啟動精準醫療計劃,隨著基因技術的不斷成熟,檢測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最初的基因檢測領域主要集中於遺傳病診斷、出生缺陷防控、遺傳性腫瘤的患病風險評估及個體化用藥指導等醫療領域,杠杠的低調實力派。而今市場名目繁多的檢測產品層出不窮,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將基因檢測推上了神壇。在各類被神化的基因檢測產品中,噱頭最足的,無疑是「天賦基因」檢測。
古試抓周卜志趣,今測基因預天賦
自魏晉時代以來,東亞國家都流行著一種新生兒周歲時「抓周」的風俗,以驗貪廉智愚,卜前途志趣。然而,抓周有風險,其預測的準確率我們不得而知。21世紀的今天,更神奇更「科學」的方式出現了:「天賦基因」檢測!一些聲稱能進行天賦基因檢測的商家告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中國家長們:「你的孩子一生下來,我們就能預測出他會不會是下一個短跑冠軍博爾特、歌壇巨星 Lady Gaga 或是物理學家霍金」(引用自某相關產品廣告) 。
前段時間,某拳王家庭在微博上曬出了其小孩在國內某基因檢測公司進行的天賦基因檢測結果,並表示要根據小孩的先天天賦來個性化培養。短時間內引發了各路營銷號、育兒大咖號以及網民的關注討論。前不久,英國《每日電訊報》對中國天賦基因檢測現象的一篇報道再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報道,一位家長讓孩子放棄參加圍棋課程,轉而學習擊劍,是因為一份所謂的天賦 DNA 報告告訴她,她的孩子不會在那些需要運用更多腦力的活動上有什麼出色表現。而另一位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她的兩位小孩都被檢出具有繪畫天賦,這位母親便為他們選擇了藝術課程。
前拳王家庭曬娃天賦基因的微博營銷事件,後有英國《每日電訊報》走訪公司報道,天賦基因檢測漸漸走進了眾多寶媽奶爸的視野。
「只要是科學,就能夠被懂得,撥開迷霧,走下神壇,一切就好判斷了。」
什麼是天賦基因檢測?
「天賦基因」檢測的概念最早出現於 2008 年,由於商業機構的大肆宣傳,令天賦基因檢測在美國掀起了熱潮,後來卻由於缺乏科學依據以及不符合倫理而被叫停,兜兜轉轉近 9 年後,相同的概念在中國開枝散葉。
據某些公司宣傳,天賦基因檢測是針對少年兒童進行的基因檢測,通過唾液採集器或口腔拭子進行樣本採集,用基因檢測的方法,分析某些特定的基因位點,以「找到孩子的先天天賦」,待基因檢測結果出爐後,再由資深專家進行綜合評定,生成一份生動、詳細的寶貝培養指導計劃。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至少有二三十家機構,無論規模大小、檢測水平優劣,都號稱能進行天賦基因檢測。整套檢測的費用在幾千到幾萬餘元不等。所檢測的項目,少則三五項,多則幾十餘項,在不同的檢測公司中還有不同的名目,真可謂基因漸欲迷人眼,一紙天賦定英才!
但不得不「誇」的是,這些開展天賦基因檢測的商家普遍都具有善於捕捉市場熱點的敏銳慧眼和優秀的文案營銷能力:當國家「二胎」政策放開時,商家立即推出針對二胎媽媽的「情商基因」檢測,由此來分析個體的情緒控制能力、抗壓能力等,進而判斷其是否還適合孕育多一個寶寶;當霧霾危機籠罩全國各地,空氣污染頻頻爆表時,商家又順勢推出「抗霧霾基因」檢測,來判斷受檢者的抗霧霾能力和提供個性化防霾措施……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有「早戀基因」、「網癮基因」等檢測,儼然一副「欲把天賦比西子,淡妝露餡濃妝演」的姿態,然而卸掉濃妝後的「天賦基因」能否經得起推敲呢?
「科學」教你如何因「基」施教??
商家號稱,這些位點是科學家在智商、藝術、運動等方面天資優異人群和正常人群基因數據的對比中篩選出來的。一旦發現受檢孩子的基因與某領域「知名大家」的基因型別相似,便得出其具有從事該領域天賦的結論。而在檢測過程中,究竟是何種資質的專家、依據什麼標準進行評定,以及用哪些資料庫進行比對,商家多會含糊其辭,語焉不詳。
先且不說很多檢測報告中根本沒有提供參考文獻,所列文獻與檢測項目毫無關聯的現象亦比比皆是。在一份針對「記憶天賦基因」的檢測報告中,該公司引用了一篇影響因子高達 13.314 的文獻,乍一看似乎有理有據,然而,這篇文獻所研究的 SNAP-25基因卻並不在報告基因列表中。而報告中引用的另一篇關於 FADS2 基因的文獻,不僅涉及基因不在檢測列表內,其研究的內容還是脂質代謝的差異調節母乳餵養對兒童智力的影響。由此,令人不禁懷疑:這些標榜著「大數據和國際資料庫支持」、「百分百科學」的天賦基因檢測,到底有無權威文獻可供參考?所列文獻中的基因與檢測「天賦」到底相關性如何?
據調查,大部分開展天賦基因檢測的公司,在預測學習能力天賦時,都會引用一篇 2006 年的文獻作為檢測 CHRM2 基因的依據。在這篇文獻中,作者肯定了 CHRM2基因的多態性與智力有顯著關係但其中所涉及的樣本僅僅是基於 304 個荷蘭家庭中的 667 人,憑此就將其作為中國兒童智力預測的參考依據,是否過於草率?
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雖然打著科學研究的牌子,但其實是混淆了統計學上的「關聯關係」與「因果關係」。其片面地將關聯關係,當作了因果關係,給大眾一種錯覺,似乎只要檢出了相關基因,就等於有天賦。舉個例子,將一定數量的音樂家選出來做基因檢測,統計出這些音樂家與普通人在某些基因位點上的差異,進而推測有優勢基因型的人更有可能成為音樂家。然而,優勢基因型≠音樂家,有相當數量的音樂家亦有可能攜帶「劣勢」基因型,更不用說攜帶「優勢」基因型但沒有成為音樂家的普通人了。基於這種「科學」理論基礎,讓孩子做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豈不是誤人子弟?
為了忽悠大眾,另一方面,「天賦基因」檢測還選擇性忽略了樣本量的影響。在天賦基因檢測中,大部分商家會引用一些文獻作為評定和判斷的參考依據。乍一看,可能會讓人覺得天賦基因的確是有科學基礎作支撐,顯得有理有據;但只要對其稍加分析,就能發現這部分文獻,都存在樣本量過小、樣本類型單一、缺少大數據支撐的問題,即管中窺豹、以蠡測海。這類某種基因與某種能力相關的定論,很可能只成立於受檢測的這小部分群體中; 換句話說,當樣本數據量一經放大後,就會發現結論並不成立。
無論是何種基因的檢測,我們都應該考慮到統計學中由數據導致的假象。任何一項基因檢測,其科學性都是建立在大規模群體調查以及循證研究數據基礎上的。目前,針對「天賦基因」檢測的已發表權威論文少之又少,而在這些鳳毛麟角的文章中呈現的樣本量更是缺乏說服力,所反映的統計結果也並不顯著。
科學看待「天賦基因」
在天賦基因檢測中,目前開展最多的是運動基因檢測。其中兩個最常檢測的基因分別是 ACTN3 基因的 R577X 多態性,以及 ACE 基因的 I/D 多態性。
華大基因的王威博士,曾針對這兩個運動基因,進行了詳細調查及具體分析。目前大量研究顯示,ACTN3 與 ACE 基因的多態性與運動能力的確存在相關性:ACE I/I 基因型與體能相關,而 ACTN3 R/R 基因型與速度及力量相關。證明的方法就是運動員群體中某種基因型的比例高於普通人。
然而,王威博士指出,這種相關性並不等同於因果關係。尤其是當這些研究報道都是基於小群體樣本、或特定群體樣本而進行的統計學研究。一方面,人類運動能力由多基因決定,除運動系統外,還與神經、循環、呼吸系統等有密切關係。另一方面,這類已經發現的相關基因對運動能力的貢獻實際上十分有限。以 ACTN3 為例,R/R型的人成為卓越運動員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基因型僅增加 20%。
事實上,研究表明,在 13 億人口中,ACTN3 R/R 基因型的人預計有 3~4 億,但只有極少的人能夠成為卓越運動員。
隨著研究積累,特別是基因組、蛋白質組、代謝組等新型工具應用於運動醫學研究,運動相關基因的數目無疑還將增長。例如,華大基因高原醫學團隊通過外顯子技術,發現 EPAS1 基因對於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適應有重要作用這一成果發表於 2010 年的《科學》雜誌上。由於 EPAS1 基因與缺氧及血紅蛋白生成密切相關,也應當屬於運動相關基因。
總的來說,儘管天賦基因檢測的判定依據來自部分科學論文,但對其的研究仍是目前基因行業充滿爭議的領域。伴隨基因研究手段的不斷成熟以及其運用於相關能力領域的遺傳學研究,未來定會揭示更多信息。但是,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所謂通過檢測幾個基因就能預測天賦的說法,仍然缺乏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天賦基因深陷倫理困境:是愛他還是害他?
同時,天賦基因檢測涉及的倫理問題亦不可忽視。華南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鄭文嶺教授表示,「正是因為天賦基因檢測與人類的行為模式、心理、精神等一系列問題息息相關,如何處理其涉及的倫理問題才需要格外謹慎。」
哈佛醫學院遺傳與基因組學中心顧問祁鳴教授認為:「基因檢測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就是有利性與無害性,這類與倫理道德相悖的檢測項目我不主張開展,因為這對家長和孩子都是沉重的精神包袱。」
有家長亦在國內某母嬰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怕會形成誤導和心理暗示,這個結果不是百分百準確,如果將來孩子沒有在這方面變優秀,那是因為測試不準還是因為孩子不夠努力?」
對於如今市場上魚目混雜的所謂「天賦基因」檢測,先不論檢測結果是否科學,一旦家長相信孩子在某一方面具備超於常人的潛力後,是否會不顧孩子的興趣一味培養灌輸?在基因水平上的天生薄弱,又是否可以作為失敗的借口?雖然家長的態度大多比較理智,但最終檢測結果對於整個家庭生活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讓孩子做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是愛他還是害他?寶貝的成長只有一次,切莫在偽科學的道路上,頭也不回,越走越遠!
本質來講,對於天賦基因,我們更多地將其理解為一種忽悠,一種噱頭,一種營銷手段,甚至是一種「高科技陷阱」。它違背了基本的科學道德,甚至有可能,將正在冉冉升起的基因檢測行業拖入困惑、懊惱、指責、質疑的深淵!
監管空缺造成亂象
另一方面,天賦基因檢測的走紅,還可能是由於國內基因行業監管的空白,或者說沒有相關的法規條例對其進行管理造成的。根據國家衛生部出台的《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2013年版)》,基因檢測內容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即目前運用較廣的單基因遺傳病基因突變、遺傳性腫瘤基因以及用藥指導等相關的檢測,並沒有明確的文件內容允許或批准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進行。
濟南大學生物學院教授甄二真則在接受《北京科技報》採訪時稱,據他了解,目前市面上基本沒有正規的天賦基因檢測公司。「我曾聽業內人士說過,上海有的基因檢測公司管理非常混亂,公司的人根本不對樣本進行檢測,他們就坐在辦公室裡面自己編檢測報告。」
這類消費性質大於臨床性質、娛樂性大於科學性的檢測項目,恰好就是鑽了監管上的空子。正規的基因檢測既需要國家監管部門的審批,也需要專業的遺傳諮詢師對報告進行解讀和心理輔導,其中的科學性、倫理性都需要得到保障。天賦基因所檢測的那些種種,就像是舉著高科技大旗的「基因算命」。
科學認知,正確引導
美國遺傳諮詢師、華大基因榮譽教授關悅博士表示:若要找和天賦基因檢測相似的產品,比較相近的是 23andMe 提供的個體特徵檢測項目:你是否適合短跑,是否適合喝咖啡,但它們引起的爭議遠遠小於天賦基因。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個體特徵比較容易觀察,可以做量性的標準化評估,而且檢測結果大都沒有預測性。相比之下,天賦是一個很難衡量的變數。什麼樣的人算是有音樂天賦,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答案。連答案都無法統一標準,怎麼能科學預測哪些因素能答對題?
對於已經具備一定科學基礎的基因信息,如果大眾想了解自身基因情況,就像了解身高、體重、祖源等信息一樣,當然是個人的知情權利,但前提是需要大眾對這些基因的檢出意義、檢測局限性有充分的認知,同時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天賦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現象,涉及多個基因協同作用,還存在基因與環境之間的協同作用。正如身高體重一樣,這些基因型信息僅僅是一個指標,還不足以對一個人的天賦進行鑒定與預測,尤其是對兒童,需要特別謹慎。
基因檢測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場,從業者應該意識到自身所被賦予的社會責任,對行業的健康成長給予呵護、支持和保護,而非因為商業利益,披著「科學」的外衣,透支著大眾的信任,罔顧著兒童的心理與成長,將基因產業引入歧途!
而如何更好的利用基因檢測技術,降低出生缺陷率,把腫瘤的預後生存做得越來越好,幫助更多的家庭,救助更多的病人, 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這才是我們的願景與使命。
推薦一部 1997 年美國的科幻電影《千鈞一髮》: 電影中的未來世界,生物科技的突飛猛進重塑了世界的規則和偏見,影片中男主角一出生就被貼上 loser 的標籤,遭遇各種歧視與不公,而他不懈拼搏所要證明的是,即使有一天基因科技能夠預測我們的性格能力,電腦程序能拆解我們的情感思想,而他仍然願意懷揣夢想努力前行,去創造自己那充滿可塑性的未來。
保守者因循守舊,探索者勇攀高峰。法國作家左拉曾說道:「生命的全部意義即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事物。」想要孩子在某領域有所建樹,其實更需要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細心觀察和引導。音樂、藝術和體育對孩子而言都應該是值得一點一滴去學習、探索的事情,而不應該變成「你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或是「放棄吧,你的基因決定了你不會成功」。孩子們難道就不能選擇擁有一個開放式的未來嗎?僅憑一紙報告就開始規定孩子還未展開的人生,那麼生命豈不太無趣了嗎?
利刃在手,其利弊在於拿利刃的人。相信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智慧、道德和理性,正確的來應用科技發展的成果,讓其更好的為我們的孩子服務,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自由的靈魂和充滿挑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Gosso M F, de Geus E J, van Belzen M J,et al. The SNAP-25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ability: evidence from afamily-based study in two independent Dutch cohorts.[J]. Molecular Psychiatry,2006, 11(9):878.
[2] Caspi A, Williams B, Kim-Cohen J, etal. Moderation of breastfeeding effects on the IQ by genetic variation in fattyacid metabolism.[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of Sciences, 2007, 104(47):18860-18865.
[3] Gosso M F, Van B M, de Geus E J,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HRM2 gene and intelligence in a sample of 304 Dutchfamilies.[J]. Genes Brain & Behavior, 2006, 5(8):577-584.
[4] Yi X, Liang Y, Huerta-Sanchez E, et al.Sequencing of 50 human exomes reveals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J]. science,2010, 329(5987): 75-78.
相關閱讀:
[博育廚房]- 肉鬆蛋糕卷
心機媽媽 「玩中學」 玩具大揭秘 (4-7歲)
心機媽媽 「玩中學」 玩具大揭秘 (0-3歲)
辣眼睛!加州公立學校性教育大膽前衛不忍直視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1RHNORlFIRU9seEZyVVYyOTI2c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最好的朋友叫什麼?」竟然是德國三歲兒童體檢的考察項目!友誼到底對孩子有多重要?
※NO3.雞刨豆腐(5分鐘,最佳快手菜,營養多彩,寶寶最愛)
※嬰兒身體的秘密
※寶寶摔倒時,家長的4種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4種性格
※該不該去美國生小孩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