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病閑記

從前一直覺得能長期在家裡隨心所欲的養病是件很幸福的事兒,有一種理直氣壯的坦然。自己真的體驗了,才知道長期在家是好的,隨心所欲是好的,唯有養病不好。病中的人,因為身體各項禁忌的不自由,常常精神受局限導致不太正常。時而亢奮,時而低迷。亢奮時難免激進急躁,低迷時又鬱鬱寡歡。又因藥物作用於病情的關係,常有各種不適,更加深了不自由。我還忽略了我作為一個30多歲的外向的人,作為一個需要所有星座一起來愛護的B型血雙魚座小公舉,特別需要觀眾的肯定來確認價值感。我曾和妹妹說,我很享受我的人生,每天我都很盡興的活著,就算第二天是世界末日,我也沒什麼遺憾。哎,如果真是嘎嘣一下掛了倒好,生病的人,被動這疼那疼,被動發胖到握拳看不到手上的骨頭,被動基因突變的成為自來卷,這些都太折磨了。被畫地為牢,讓我開始不得不思考,而思考是我一直避之莫及的苦事。

在哈爾濱求學的時候,有一位團契的姐姐,因為她特別容易開懷,所以我們叫她喜樂之星。記得有一次下雪,在負一層的團契場地門口積了好多雪,我們都去打掃。她說,似乎自己就喜歡這樣不費腦力的工作,就這樣做著就很快樂。我當時心裡還默默的鄙夷了一下,古人不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為啥讀了研還能喜歡單純的體力勞動呢?這不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嘛。直到後來,慢慢的我才懂,資源無所謂浪費,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學習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每個人都有選擇權,喜好沒有什麼理由,你尊重即可。

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我開始不願意思考的?真的想不起來了。隱約中,到昆泰工作前似乎還挺愛思考。無論是在人和,海文和福潤達,感覺自己一直沒停下來。鏈家的分工明確和標準化流程,似乎開始讓我慢慢學會奔跑的同時,放棄了思考。去年看到據說是任正非的一句話,要切掉基層的大腦,中層的屁股,和高層的腳。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不願思考這個問題凸顯,是在準備離開鏈家的時候。與其說是不願思考,不如說是因為患得患失而糾結。問題加劇,是在初入德佑,面臨叫不醒的裝睡的合作者,屢屢不得正解。終於守得雲開,而厭倦了工作內容的我,在當時的環境中得出已無發展空間的結論,正巧一個新的機會可以調整工作崗位,於是經過幾次誠摯的洽談,欣欣然赴任。經過約半年的邊思考邊趕路的時間,終於BOSS的終極模式開啟,漫天任務重重砸來,再次被繁重剝奪了思考的機會。姑且讓我這麼說吧,至少對於當時的我,那真是24小時不停歇也做不完的任務清單。

2016年初,再次調整,只是我心有餘力不足。從最初到醫院檢查都覺得幸福,到最終無奈的接受了回家養病的事實,用了半年的時間。轉眼,專職在家養病也快9個月了。思考慢慢成了我每天最多做的事情,思考得多了,事情反而做得少了。深深領悟到此前一位高管與我分享的,想得多做得少,很多時候,發現自己思考的結果應驗了,會有一種很微妙的快感。

而我思考的最大成果,是掌握和敬畏知識的重要性。曾經也是一個隨性的人,認為心情大過天。在豐富人生體驗和增加人生長度兩項中,果斷看重前者。於是,晚上十點興起,奔赴水煮魚館子的是我,和兄弟肝膽相照,通宵泡吧看電影的是我,大東北,三九天穿著單褲踏雪的是我,快意人生,拚命工作拚命玩的是我。說起來有點兒矯情,但這是事實:只有健康出走的時候,你才意識到Ta的重要性。其實我算是一個身體底子很好的人,從小沒生過大病,第一次吊水是在大二。生病的最大感受是,此前一直不想回到過去,哪怕是很美好的時刻。而生病之後就會,並不是為了再次體驗人生,僅僅是彌補對於身體的損傷,我會想回去把那些自殘的行為一一修復。有些關愛自己身體的知識,並不是沒有掌握,只是沒有敬畏。

思考的第二大成果,是要探尋人生的意義這件事很重要。人為什麼存在,為什麼活著,該怎樣活?門衛的三個問題: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空前的覺得想明白這個特別重要,好像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作為一個經歷過神跡的基督徒,深深的反思自己曾經那麼遠離,又那麼執拗的守著自己心裡的驕傲。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而當忙碌成為生活的主題,每天殫精竭慮換來的只是更加疲憊的身心。有一種說法是,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也是一種幸福。但我似乎真的沒有思考過究竟什麼生活方式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小琦童鞋說,我不開心是因為我現在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也許是吧,但如果沒有這次生病,我還真沒想過到底現在的工作是不是我真正喜歡的。有時候喜歡,有時候不那麼喜歡。如果不用考慮任何因素,比如薪酬,比如工作環境,比如社會認可度等等,什麼是我真正喜歡的事情?好像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我居然想不到。一直覺得自己很喜歡唱歌吧,從生病以來也很少唱了。看書?發現也不是這樣。電影電視劇?追了一些之後,甚至也不那麼珍惜。旅遊?去揚州,南京逛了一圈,許是日程安排較緊,還挺疲憊的。美食?也不完全,尤其是,生病的我似乎註定要對曾經熱愛的美食做一次認真的道別了,而且我從知道「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並不是為了吃飯」這句話開始,美食就不再是最愛。從信仰的角度,活著是為了見證上帝的榮耀,將福音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外向的我,有時甚至連推開一扇門的勇氣都沒有,為同層的邊套鄰居準備的聖經,從去年夏天一直放到今天,還沒送出去。沒有結果的問題,還需要繼續探尋。

病中,沒有如願的打開屬於自己生活的朋友圈,定期來探訪的總還是以前工作結識的好友,也許能安靜下來,傾聽上帝的聲音,於我本就是件最重要的事情。這幾天連著下雨,養了一年的蝸牛,冬眠醒來到處爬,想想,也許自己所謂的保護也是一種束縛,讓它去未知的世界探險吧。出門放出去,回來早已沒了蹤影。是啊,世間千般好,而慌亂的心什麼也看不到。願你走遍天涯,看遍野花,心滿意足。

推薦閱讀:

發現自己不願意思考怎麼辦?
余華-《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看看這世界的底層代碼(二)| 矛盾
如何提高自己的判斷力,不那麼輕易的相信一些事和別人。?

TAG: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