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記憶的煎熬

人的記憶是一件非常奇妙也非常複雜的事情。科學家說,大多數人的大腦,只開發了很小的一部分,還有著更大的潛能。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說:「倘若你一生好學,那麼你的大腦一生中儲藏的各種知識,將相當於美國國家圖書館藏書的50倍。」按照這種說法,人類大腦可以容納5億本書的內容。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能夠做到如此,因為人類的記憶也會遺忘,尤其是不好的、痛苦的、不喜歡的記憶。

影響記憶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年齡、視力、聽力、睡眠、情緒等因素。在心理和外力等綜合作用的情況下,人也會出現不同程度和種類的失憶。其中有一種叫作選擇性失憶,選擇性地遺忘某些事。這些事情對於失憶者來說是一種痛苦的經歷,忘掉會讓失憶者感到舒服。對於我而言,多多少少會有些選擇性失憶的癥狀,逃避不舒服的往事和記憶。短期內,能使人感到安全,愉快。但是時間一長,記憶就成了無法連貫的碎片,在線性的記憶曲線上就會出現空白期,這樣的空白期越多,人就越容易迷失。逃避痛苦,會忘記來路,也許你記得自己是誰,記得自己從哪裡來,但忘記了最初想要去往的方向,忘記了路上遇到的挫折和磨難,如此就會迷失自我,感到無望和彷徨。

人的一生在時空上是一段無法割斷的歷史,從誕生到死亡的路上,要經過很多年頭。每時每刻都以一種狀態所存在著,或成或敗,或悲或喜,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如果,剔除掉失敗,剔除掉悲傷,剔除掉惆悵,那麼這個人生便是不完整的,這個人生的方向也失去了參照。人生就應該是悲喜交加的,如一首老歌所吟唱的:孤獨與喝彩其實都需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如此才有勇氣與決心開創新的未來;不忘初心,不忘本,憶苦思甜,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知道「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如此,才能有前行的動力與希望。

人類在時光中前行,在歷史中前行,人的根本問題:是誰?來自哪裡?去做什麼?也就是人生意義的問題。周國平先生認為人生有三大問題:一是幸福問題,二是道德和信仰問題,三是生死問題。還發現這三個問題可以歸結為靈魂和肉體關係問題的解決,人生的意義歸根結底取決於靈魂的品質。我以為自己當下的情形是不夠幸福,因為在失業近一個月的情況下,生活似乎失去了重心,有一絲惶恐與不安。問題很明顯了,在這個階段里,我能做的很有限,我尋找了工作的機會,但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投入工作。在這幾天的時間,我該如何度過才能不感受到煎熬。我之所以感受到煎熬,來自經濟上帶來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來造就的。我想嘗試讀一些文字,寫幾篇博客文章,幫助理清一下混沌的思緒,緩解緊繃的神經,消解記憶的煎熬。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那些在至親的葬禮上不哭的人?
人為什麼要經歷生離死別?太痛苦了不是嗎?
清明節:你最想念的人是誰?
天津這次爆炸,作為醫生是怎樣的體驗?
我在肯亞的生死故事

TAG:記憶 | 生死 | 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