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廣告越來越沒效果?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以往得心應手的廣告投放模式已經崩潰,而新的有效的廣告投放方式還處在探索試錯、尚未成型的過程中所帶來的行業性迷茫與焦躁。
-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歸本源,重新梳理廣告湊效的邏輯。
廣告的本質是製造影響力。
通過影響目標對象的認知、情感來影響其對品牌的聯想、態度和慾望;通過影響目標對象的決策過程,來左右其購買行為。本質都是要能夠影響消費者的心智過程和行為過程。
那些甲方廣告管理和媒介廣告銷售中常用的概念,比如到達、覆蓋,其實只是過程而非結果。之所以在甲乙雙方都習慣使用這些概念,很大一個原因是這些概念比影響力更好指標化,更容易衡量。
但沉迷在這些概念中的一個陷阱就是,忘了廣告的初心,搞混了目標與手段。所以我對題目的回答是:廣告就是製造影響力,沒有影響力根本談不上廣告效果,你廣告越來越無效的原因就在於你的廣告越來越無法生產出影響力。
- 那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你的廣告散失了影響力?
從媒介的角度出發,媒介即信息,傳統媒體時代單一媒體憑藉公信力能夠給廣告賦予影響力;
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媒體信息有限,廣告抵抗能力弱,本身就是容易被影響的分散個體。
而互聯網的出現徹底解構了這兩個條件:
媒體越來越分散,媒體作為渠道所具有的影響力極速下降,讓位於內容本身的影響力;受眾轉變為更自主、更挑剔的用戶,擁有了對信息的選擇權,更為關鍵的是,網路化的社交媒體傳播,使得以往大眾傳播時代分散、易感、便於各個擊破的大眾可以在互聯網中結盟、互相支持,形成更難以被影響的社群。
所以,以往從覆蓋、到達轉變為影響這個在以前顯得自然而然的過程,變成了如今驚險的一躍。廣告覆蓋、到達即能轉變為影響的線性邏輯被打破了,消費者對信息的免疫能力使得即使面對轟炸也是無感的。
- 簡單粗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精巧的策略才是王道
李敖曾經引用過一首英國詩,其大意是這樣的:「縱使我對你大獻殷勤、百般討好,可你對我依然視若無睹,但他只是從你身邊不經意經過,你就被他完全吸引」
這放在如今的廣告環境里就是如此,大量的媒體覆蓋、反覆轟炸,消費者完全沒有印象,即使擠入了記憶,還是無感,消費者會問「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一方面是大量廣告主在苦哈哈使蠻力,一方面是不斷傳出四兩撥千金的現象級案例,這加劇了整個圈子的迷惑和焦慮。
模式是套路的,但模式也是適合管理的,「風險」、「不確定」這些內容如何納入管理是管理學最前沿的課題。
缺乏模式容易形成管理混亂,所以我想給出兩天讓廣告重新有效的管理建議:
1、要在「質」的方面對廣告進行投入。
以往的廣告主只注重對「量」的層面對廣告進行投入,只會為媒體資源買單,而忽略策略、創意這些質的方面。在用戶只會為能夠觸動、打動自己的內容投入注意力的時候,策略成了廣告有效的前提。
2、對媒體進行定位並建立目標。
在媒體環境如此複雜的當下,如何整合使用媒體的關鍵就在於清晰每種媒體的使用目的,並以此建立目標體系。
現下需要重新梳理每一種媒體的具體效用,並根據營銷目標來配比使用。
最後以一個例子來結束:
大家都看到了oppo和vivo的成功在於跳出科技圈的套路,將智能手機當作普通快消品而不是高科技產品來賣。
但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兩個品牌是如何選擇媒介的?交通媒體的使用和終端作為媒體的使用,在媒介功能匹配中的考量;對熱播綜藝的近乎買斷式追捧;啟用那麼多形象代言人,在品牌和具體產品中的使用策略;直擊痛點的廣告訴求...
這後面投入了多少信息的深加工和策略的構思設計?
你真的以為他們只是壕???
呵呵
推薦閱讀:
※怎樣的內容用戶會主動分享
※2B市場部定位及組織架構
※利潤區突圍路線圖:尋找下一個增長點
※銷售掙錢那麼多為什麼不都去做銷售呢?
※不久的將來微博營銷會不會取代搜索引擎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