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肉減肥,信還是不信?

吃肉減肥,信還是不信?

從事外貿工作的沈小姐最近經常在她的朋友圈曬到處吃牛排、羊排的照片,贏得不斷點贊的同時,也有人用「羨慕嫉妒」的口吻弱弱地問:「享盡口福之後,如何才能燃燒掉這些肉肉啊?」沒想到沈小姐秒回道:「沒想到吧,本人已經惜別主食,這些肉肉正是我的減肥藥噢!」……

據悉,歐美正在掀「無麩質飲食「潮流,有高達1/3的美國人試圖避免食用麩質。美國無麩質食品市場規模增長至42億美元,無麩質比薩、無麩質啤酒開始流行,吃肉減肥成為一些明星追求的時尚生活方式。美國的好萊塢和運動界明星都在使用「無麩質飲食法」,美國名模辛迪·克勞馥、好萊塢女星格溫妮斯·帕特洛、美國前第一千金切爾西·柯林頓、NBA明星球員史蒂夫·納什、日本著名演員中谷美紀等諸多名人都在使用「無麩質飲食法」。

「你的大腦會生病,糖尿病、痴呆症並非遺傳基因早註定,罪魁禍首,正是你每天所吃的麩質、碳水化合物和糖,他們就像『沉默的殺手』,在你毫無知覺的時候,對你的大腦與身體造成永久的損害。」

這是美國具有專科醫師資格的執業神經科醫生、美國營養學院的成員、佛羅里達珀爾馬特健康中心和珀爾馬特腦部研究基金會創辦人戴維·珀爾馬特博士———世界公認的營養學權威所著的《穀物大腦》中闡述的觀點。

這本美國健康類暢銷書在《紐約時報》圖書銷售排行榜連續55周穩居第一名,亞馬遜網健康類圖書排行榜連續80周獲第一名,《美國出版周報》暢銷書榜連續在榜超40周。

前段時間,國內網媒也紛紛轉載這本書,關於介紹這本書的微信、視頻頻頻被轉發,年輕一族紛紛效仿,一些健康機構已經開始相關的輔助諮詢服務。

然而,事實真的像《穀物大腦》所描述的如此離奇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本著科學、嚴謹的原則,簡明扼要地對《穀物大腦》進行評價,他表示:吃肉減肥法短期效果明顯,但不可持續,且副作用較大;麩質過敏在美國的發病比例為1-2%,它可能是糖尿病、老年痴獃等發病原因之一,但因果關聯度仍有待證明,目前我國沒有相關調查數據可查。高鍵本人對該書提出的觀點不予支持,提醒讀者不要盲目效仿「吃肉減肥法」,提倡」少吃多動「的科學減肥法。

問:《穀物大腦》這本書用大量數據支撐「吃肉可以減肥」這個顛覆性的觀點,你認為可信度如何?

高鍵:首先「吃肉減肥法」不是戴維·珀爾馬特的創造發明,早在1972年,有一本新書就把美國人嚇了一跳:那本書顛覆了傳統的減肥理念:「肥胖的元兇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醫學博士阿特金斯提出,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食用精製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麵粉和高果糖玉米糖漿。他提倡「低碳減肥法」,在國內又被稱作食肉減肥法。阿特金斯認為,想要減肥的話,最好是食用含有蛋白質的食品,但卻不能吃任何碳水化合物食品。他認為控制碳水化合物的營養飲食法比低脂高糖營養飲食法對人體更有益處,並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營養飲食法還有助於改善心臟病及其他病症的病情。

然而,任何科學發現都是需要時間檢驗的,多年實踐表明,「食肉減肥法」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減肥,但這種方法不可持續,副作用較大。很難想像一個人在長達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裡不吃主食光吃肉,阿特金斯自己就在72歲就辭世了。《穀物大腦》的作者在書中看似採用了大量科學數據支撐他的觀點,但他沒有同時採納反對者對此提出的質疑以及論證,明顯缺乏科學性,不排除作者為奪眼球而故意為之。他只是成功地推廣了一本暢銷書,而不是科學論著,因此本人認為他的觀點不適合予以倡導。

問:關於書中提到的另一個重要觀點———糖尿病、痴呆症是因為麩質、碳水化合物和糖等食物造成的,並會對大腦與身體造成永久的損害,這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

高鍵:麩質過敏的常見癥狀是頭痛、拉肚子和睡眠問題等,在美國的發病率在1-2%,而中國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臨床數據。但可以明確的是糖尿病、痴呆症都是與老齡化程度密切相關的多因素疾病,麩質過敏可能只是眾多發病的因素之一,與麩質食物的直接因果關係尚待觀察,《穀物大腦》作者顯然是過分誇大了它們的關聯度。

由於飲食療法向來只能作為一種輔助,離臨床應用還很遠,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你有效不一定對別人有效。加上飲食療法的大規模、長期實驗過程太複雜,而且花錢,願意資助者很少,這也就是我國相關臨床研究數據很少的主要原因。

但目前可以證明的是,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中,過多攝取動物性食物裡面的膽固醇對健康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問:面對市面上大量貌似健康方面的資訊我們該如何選擇?怎樣才能提高對自身健康有益的認知,而不是盲從?

高鍵:在以瘦為美的當今社會,民眾普遍對各種減肥法的關注度較高。其實眾多五花八門減肥法的核心還是「少吃多動」。「吃肉減肥法」可以風靡的原因之一是它間接應用了「不適口性」,長期食肉顯然是會倒胃口,由此達到吃得少的目的,而吃的總量得到控制也就達到快速減肥的目標。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每一種減肥法都有相應的副作用,吃肉減肥法也不例外。

如何正確地吃才能保持健康?在甄別各種資訊中,掌握幾項原則:

第一:不要偏聽偏信科學講究的是嚴謹,不管是來自哪裡的資訊,都不要輕易相信,既要有質疑的勇氣也要有檢索信息的能力;

第二:判別信息來源的可靠性不要迷信個別專家的一家之言,警惕某些專家言論背後的利益驅動,不要陷入偽科學的陷阱;

第三:科學論證的權威性需要關注最新、最高權威的健康信息,其他只是參考。國家計生委發布的最新中國人的營養寶典《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目前最新版針對中國人的健康膳食指南,還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最新健康膳食建議等科學共同體發布信息是最值得信任的。

名醫介紹

高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營養師。從事多年臨床營養醫學研究諮詢和指導,獲衛生部「中國500強企業員工健康行」特邀科普專家,衛生部「中國500強企業員工健康行」特邀科普專家,「營養中國行」特邀科普專家,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營養中國行」特邀科普專家,2015年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專家」,任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科普分會委員、上海營養學會理事、上海市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等。


推薦閱讀:

腰越粗,越容易患癌?這次真不是騙你減肥!
美兆健康體檢項目指南
晚餐6種惡習導致百病纏身!
尿酸過高影響腎功能?怎麼避免尿酸高痛風?
誰正在毀掉中國女人的臉?

TAG:健康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