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米,談談《參與感—小米口碑內部營銷手冊》

對小米想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來自於小編與小米的交互:經常用電飯煲煮小米,營養減肥,哈哈哈~~目前買過的有小米2、小米手環1和2、小米電源、Yeelight檯燈、耳機,除了小米2是給老媽買的外,其他都是自用(小米手環2總是搶不到最後找黃牛買的)。對小米的其他周邊虎視眈眈,大到智能家電、平衡車、小米Air,小至耳機、U盤等。由於還沒能有車有房,只是設想以後要買上一套,算是忠誠的潛在用戶,是手環的死忠粉。個人給小米的labels:性價比高、服務好、創意+誠意、國產驕傲。

小米成立於2010,到2014年已完成D輪融資,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上市呢?對於小米的歷史就不說了,問問度娘就知道了。今天我要學習小米的理念,少點套路,直入主題。

以下是我分類的三個主題:

一.小米是怎麼「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把小米初期比作屌絲應該沒錯吧)

我是讀了黎總的《參與感》才對小米最初的逆襲有所了解的,之前一直以為他的起點是手機。我第一次記住了這個名字,是在2011年大二時看到新聞說小米手機被瘋搶,聽說排隊的火爆情況絲毫不亞於蘋果新品開售,也聽到周圍有人談起小米,關鍵詞就是性價比高,這是我對MI初期的印象。當時市場上諾基亞還沒死,聯想和魅族都在發力,特別是魅族的口碑還挺好,所以小米滲入得比較慢。後來,我在微博上接觸到了小米手環,馬上被圈粉,從此一路向前不回頭。

黎總在他的書中也總結了拉動小米的三駕馬車:產品、營銷、用戶,苦口婆心地介紹小米產品的發展思路——「參與感三三法則」(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一個產品的閉環應該是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其用戶有滿滿的參與感,周鴻禕也有類似的定義「用戶至上,體驗為王」。

這一切都需要從互聯網用戶的屬性談起。

我理解的互聯網用戶具有兩大屬性:內部屬性即特質(年輕化、個性化,不是指年輕人而是一種開放心態)、外部屬性即行為(主動滿足需求+各種秀),屬性決定需求,用弗洛伊德的觀念來闡釋就是:隱性需求是本我,中間時隱時現的需求是自我,顯性需求是超我。「超我」追求功能、體驗、服務、性價比;「自我」結合兩者;「本我」追求更深層次的個人價值展現與傳播,特別是在網路弱關係里,我們常常需要用各種秀來找到存在感和增強成就感,不然吃飯前拍照是為了什麼?並不是留作紀念,而是為了分享和炫耀,這就是潛意識作用於行為的表現。在滿足需求基礎上,實現個人價值,用馬斯洛理論也能說得通。這種用戶不僅喜歡個性化,還喜歡同化他人、廣泛傳播,通過同化他人來找存在感和成就感,所以社交產品才能流行起來。

那麼,怎麼做產品?做什麼樣的產品?有一個觀點需要先明確:

產品的需求者、購買者、體驗者和傳播者,可以是幾類不同的人。產品的購買者、體驗者和傳播者即互聯網用戶偏年輕化,但不代表產品一定是和他們需求相符的,他們可以帶動的人、願意付出金錢和精力的人,可能是他們的父母或更上一代,也可能是他們的子女,所以產品的性能和定位不是一定要和他們契合,他們的需求也可能是偽需求。所有產品需要通過他們來傳播和挑選,但是定位可以是其他人群,故產品和營銷可能最終受眾不同,在這方面要注意區分和鑒別。

這讓我想到了我曾經面試過的一家創業公司,他們做的產品受眾是跳廣場舞的大哥大姐大叔大媽,我當時的第一想法是怎麼推廣、怎麼讓那些人使用,覺得好難,現在發現了自己邏輯上的錯誤——忽視了用戶的關係群體,既有同齡的「永遠18歲」群體的推薦和拉動,也有低齡的「正在18歲」人群的幫助和支持,所以這個產品只能說用戶體驗偏簡潔化,但絕不能說推廣無力。

小米做爆品就是對核心功能的極致追求,直擊競品痛點,「為發燒而生」。這種理念和無印良品很像,黎總也在書中多次提到過無印良品帶來的影響,貫穿於三駕馬車中。大家可以看看無印良品自己的書,也能看到小米的影子。這絕對沒有任何貶義,那些仿形不仿義的比如**優品叫山寨,小米是仿義不仿形,這是創始團隊思維的高明之處。

這裡正好可以引入互聯網思維的兩大特性:開放、跨界。解釋來說就是:無印良品算是半個傳統行業,其理念卻比較超前和現代化;而小米最初的定位就是一個典型的互聯網企業,卻敢於跨界去嘗試外來的理念,這很互聯網。小米堅信用戶至上,對用戶的屬性了如指掌,所以他的產品兼具物化屬性和社會屬性,分別指功能服務與用戶參與,具體如圖所示,其中黎總有句話深入我心——參與感的頂點就是「成為明星」,這才是用戶對產品忠誠的最好回報,反過來也刺激用戶提高忠誠度。特別想說說小米手環,真的是誠意之作,完美地切入生活,讓我們心中的高科技或者高價格都立馬接了地氣。

二.當我們談學習時,我們要向小米學什麼?——收人魚,不如學人漁

《參與感》可以結合周鴻禕的《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來看,兩者都是白話文,很有趣也很深刻。360和小米都出生於紅海,開闢自己的藍海,發展思維和方式都很相似。一個是軟體+互聯網的創新者,一個是硬體+互聯網的創新者,走的都是同樣一條路。

按周老的意思來說,小米和360都是免費的,但這個定義稍有差別。360是軟體,沒有實物成本,再高的非實物成本/廣大的用戶,邊際成本趨近於零,所以可以免費試用,通過其他商業模式盈利。小米是硬體,不僅有非實物成本,還有實實在在的物質和運輸成本,所以它的免費只能通過薄利來體現,它的非實物成本/用戶量,也趨近於0。這就是兩種免費的定義,也是軟體和硬體的互聯網轉型必經之路,甚至硬體也可以真正免費再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這需要一個過程。

學小米,不是來個飢餓營銷,來個低價產品就可以的,那是「術」,有「術」而無「道」,就是換湯不換藥,不會長久。「道」,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小米的「道」在於用戶和專註。因為了解用戶,所以才有了用戶參與、極致體驗和後面的口碑營銷;因為專註,抓住一個點來集中突破,才有了那麼多米粉。這也印證了周老說的創業公司最初的產品定位,去平台化思維,去宏觀戰略,去掉十年磨一劍的拖拉,就要快狠准,迭代快、勇者心、定位準,在某個痛點做到專註和極致,不要追求虛的東西,你就可能贏了。說到底,成功都是無數失敗和無數機會的質變,有了理想作基礎,還需要毅力作支撐,機會作風帆,太多了,每一個公司都不容易。

除了小米,很多大公司都有一體化戰略,叫生態圈。對小米來說,比如主打的是手機,可以延伸出手環、智能家居,觸手伸到金融、汽車也不是不可,這種圈子就是一體化(智能家電)+強聯繫(手環可以連接手機、智能家電等)+熱門(VR、無人機、直播)。物種越多,生態圈越豐富,就越能良性循環,形成多向效應,這個就是平台化思維,一個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開始構建了。

小米最著名的該是飢餓營銷吧,我也曾在黃牛手裡買過小米手環,至於為什麼非要買小米的,只能說它的質量、性價比、服務我都深信不疑,雖然多花了錢,也有更便宜的選擇,但只想買小米。拋開這個營銷里最煩人的點不談,我們可以來看看它出彩的營銷方式。都說小米是粉絲經濟,這說法對也不對,哪個產品不是靠用戶啊?用戶不就是粉絲么?互聯網產品的粉絲都不是看品牌,是看質量,蘋果好不是因為貴,是用戶體驗好大家才買,那種價高、用起來爛還有大把人搶著買的還真沒看到過。

準確來說,小米是靠口碑,雷總多次提出營銷能不能不花錢就達到想要的效果,結果是,能。小米通過米柚培養出了一群專業的先驅粉絲,然後通過口碑,利用媒介,在年輕人之間形成「爆款」,所以小米是屌絲經濟。小米的營銷具體來說分兩種,一是渠道差異化營銷,利用微信、微博、QQ空間等各自的特性進行傳播;二是創造話題,吸引眼球,有個活動做得比較好叫「猜價格」(經歷了這個過程,參與者既知道了小米手機的核心價值和功能,還會驚訝地發現這款手機居然如此便宜);最重要的是突出價值點的廣告,比如「就是快」這樣的,簡潔明了,突出重點。

還有一點就是對待員工的態度,可以這麼思考——「面向用戶所有的東西都是產品」,那麼員工服務於用戶,員工是不是也算產品?so,是不是應該把員工做成「用戶至上、體驗為王」的服務型產品?「海底撈」算是很成功的了,很多互聯網公司也或多或少做到了,對員工信任、放權,不要懲罰要鼓勵,給員工家的感覺。不過,有些企業還是比較苛刻的,需要進行思維改革。

三.一個不知是米粉還是果粉的自白——我想說說自己心中的蘋果和小米

小米是性價比高,但功能一流。用過它的幾款產品後,會形成這樣的思維定式:所有的定價都偏低,買了都絕對不虧,連他999的電飯煲都不覺得虧。

蘋果是快,用戶體驗最好,對它的思維定式是:所有的產品都不用擔心會卡、易壞、不好用,但有些比較貴,只考慮最迫切的需求。所以手機、電腦這種講究高效率的選蘋果,其他需求暫不考慮。不過,給父母輩、小一輩,我會選擇小米(差點一時衝動去買了小米的電腦)。

小米有一句slogan: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Always believe that something wonderful is about to happen),我覺得這是小米對未來的美好設想以及給用戶的信心。我想,對於任何一個買了小米產品的人來說,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

全文完。謝謝黎總和周老的書,謝謝小米帶給我生活的改變。

PS:黎總薦書《無印良品》、《設計中的設計》

周鴻禕薦書《矽谷熱》、《創新者的窘境/解答》、《喬布斯傳》、《定位》


推薦閱讀:

TAG:小米科技 | 互聯網產品 | 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