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藝術 | 上千年的中國古畫是怎麼保存到現在的?
當我們欣賞《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富春山居圖》這些傳世千年的古畫時,有沒有想過,這樣薄薄的一張畫,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呢?
說到保存,就要談談古畫的載體,墨和紙。
墨中國古代的墨大抵由煙煤、油煙、桐油、原油、青松木、松煙製成,松煙至今仍是制墨的最佳材料。墨的主要成分是碳,而碳的穩定性也使得古畫得以長久保存。
紙的起源大家都比較熟悉啦,據《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
意思就是說古時候是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編成冊,那種用來寫字的絲綢叫做紙。但是絲綢很貴而竹簡又太笨重,並且不便於人們使用。蔡倫於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
紙雖然造出來了,但難免有些「脆弱」,為了提高紙張的「抗挫折」能力,在紙張成型之前,還要加點「料」,一般都是加入有粘性的葯汁或不溶化的礦物。
在紙張造就以後,有時還用施膠(使紙適用於墨書寫,使紙能受墨而不滲化)、填料、染色、著色和塗布等特殊工藝保證成品的永久性。
即使這樣,紙還是太薄了,如何護它周全呢?
古人又想了這樣一個辦法——在紙背加裱,增加紙的重量和耐折性,紙張老化時可以重裱,若撕裂磨損可以修補,這樣就能有多重保護啦。
解決了內憂,還要抵禦外患。那就是——怎麼防蟲蛀呢?
大概在晉代出現了這樣一種方法「染潢」,就是將有殺蟲素的黃檗進行加工後取得黃色液體,用它染紙即可防蟲蛀。
除此之外,每年還少不了在特定季節將字畫加以晾曬,使紙張適應一定的乾濕度和溫度,這樣,才能使字畫保持良好的狀態,長久的保存下來。
所以,當我們在欣賞名畫的時候,除了感嘆畫家的高超技藝,還應該看到世世代代的人為保存名畫付出的努力。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了畫作保存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細心呵護,最終使名畫保存了千年,成為民族的瑰寶,讓現代的我們還能一飽眼福。
本文只是簡單介紹了古人對字畫的一些保護措施,更多關於字畫保護的知識,以後會繼續探討,在微信中搜索「印娃說」關注我們哦~
推薦閱讀:
※坎絕活 | 僅30年前,我們的父輩還在用這種方式印刷!
※複印紙和列印紙的區別,如何正確選擇複印紙?
※泄機密 | 知道這些內幕,你也能開個列印店啦!
※坎絕活 | 沒人投資的發明家最終改變了世界
※聊藝術|價值5000元的攝影課程乾貨,送你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