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到底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

孩子最討厭什麼樣的話

指責

「你怎麼這麼粗心,又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想累死媽媽嗎?」

「你看,都是因為你早上太磨蹭,今天媽媽上班又遲到了!」

問題:經常指責,會讓孩子害怕,不敢也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嘮叨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吃完飯之後要用紙巾擦嘴巴,你就是不聽。你看你的袖子多臟啊,怎麼不注意點呢?媽媽每天工作都已經很累了,還要給你洗衣服,你就不能聽話,講衛生嗎?」

問題:反覆啰嗦,分散重點。具體要求不明確。久而久之孩子就煩了,同時根本不能起什麼作用。

評判

「你過來!老師都打電話給我了,可見你最近的學習情況是多麼糟糕!」

孩子想辯解,爸爸說:「你不用找理由了,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寫作業時根本就是心不在焉,天天想著怎麼玩!」

問題:沒有給孩子表達心裡想法的機會,完全根據自己的想法評判孩子的行為。這會讓孩子感覺爸爸只關心成績,不關心我發生了什麼事。

否定

孩子想給你分享今天寫的日記。

你沒看具體內容,發現字寫得不工整:你這字怎麼寫的啊,七扭八歪的,老師肯定不願意往下看啊!

問題:在孩子願意主動跟你分享或者交流的時候,別兜頭就潑冷水。開口就說否定他的話。沒有誰喜歡跟總是否定自己的人交流,先抒發不滿,只能讓孩子感覺你站到了他的對立面,抵觸交流。

我們該怎麼說

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再處理事情

我小時最討厭父母的行為就是,我跟別的小朋友發生矛盾時,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就會先批評我。我委屈得想哭時,他們就會大聲呵斥:不許哭!

現在想想,這種溝通方式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接納孩子的情緒。事情不管對錯,肯定都有原因。

聽到「不許哭」的呵斥時,我除了害怕,其實更加想哭。

「你是想哭一會,還是平靜一下,跟媽媽說說發生什麼事了?」如果聽到這樣的話,孩子至少會感到,他的情緒是被接納和允許的。

不管發生什麼事,先關注孩子情緒,幫助孩子疏導情緒,然後再處理問題。

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和孩子之間,往往父母在溝通的時候會佔上峰。

你想想看,通常情況下,能充分表達想法,表達觀點,甚至發泄情緒的,往往都是家長。

比如,孩子老師說他最近成績下滑,在學校表現不好。即便是老師說,那也是他的角度,我們應該先跟孩子坐下來談談,從關心的角度,了解孩子最近發生了什麼事。那些開家長會回家就想大罵孩子的家長,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覺得孩子讓自己丟了臉。

明智的父母,都應該先問問孩子的情況。

比如,「最近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了嗎?媽媽能幫你做些什麼?」

作為家長,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至少應該做到先和孩子站在一起,傾聽他的想法。

描述事實和感受

比起開口就指責和批評,你只描述看到的事實和自己的感受,其實同樣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比如,客廳地上有水,可能會讓姥姥滑倒。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弄的,那以後你弄髒了地板,是不是要擦乾淨呀?

或者,當你擦他弄髒的地板時,就叫上他一起完成,讓他感受到這個習慣會帶來什麼。之後,他就改掉了這個毛病。

實在不知道怎麼溝通?那就先陪伴

如何孩子總是不愛跟你說話,或者你想跟他溝通又不知道說點什麼,那問題可能在於,你還要多陪伴他,多一點共處的時間。

如一起看書、做遊戲、旅行、做家務等,都可以。讀完書,就聊聊書中的內容,玩完遊戲就聊聊遊戲的樂趣。便於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和孩子說話,也有技巧

避免用「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你再不……我就」 「你太讓我失望了」等帶有負面情緒的語氣說話。

和孩子交流時,說得越具體確切,孩子越容易回答。

藉助紙條留言,或者圖畫的方式,也是不錯的方法。

與其問吃穿的事,不如聊聊「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等這種讓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能從肯定和鼓勵他開始,比較容易營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比如,「媽媽知道你一直都是誠實的孩子,也感謝你願意和我一起討論這件事」。

邀請他一起做點事,增加和孩子的互動。這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增加彼此的了解。比如,「今天媽媽要給家人做蛋糕,很需要一個幫手,你願意跟媽媽一起做嗎?」

家庭有良好的溝通氛圍。父母家人之間越是能經常聊天溝通,孩子越能受到感染,交流更加容易。

文章來源:中國國際薩提亞學院


推薦閱讀:

005.與喵共舞2~思無崖(喵的小屋)的變遷史
一個讓人心疼的小姑娘,她是好努力還是好辛苦?
104.與喵共舞53~周末土城探險
168.看圖說話15~撿貝殼
089.與喵共舞44~晒晒太陽

TAG: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