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魚吃蝦米——琉球王國擴張史

在古今中外的記載中,琉球一直以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的面目出現,例如,以打開日本國門被記入歷史的美國海軍將領馬修·佩里在訪問琉球時,就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勤勞且沒有無害(industrious and inoffensive)。從歷史上來看,作為被兩個巨大無比的鄰邦(中國和日本)夾在中間的彈丸小國,琉球歷來秉承比朝鮮更為徹底的事大主義,先是向中國稱臣,後又作為日本的附庸,數百年間從沒有過激烈的反抗,遑論主動發動戰爭。據《中山世譜》記載,第一尚氏國王開國君主尚巴志在年幼時曾遊歷與那原(在沖繩島南部),要一個鐵匠為他鑄劍,誰知那個鐵匠急著造農具,在鑄劍上就消極怠工,巴志去看的時候就佯裝鑄劍,走以後就干別的事,這就好像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出外的時候就看電視,等走廊響起腳步聲就馬上關電視回到書桌上那樣。因此,鑄劍的進度極為緩慢,三年才造好。後來,有載滿鐵器的外國船停留在與那原,外國商人都看上了這把劍,巴志就用這把劍換來了鐵,分給百姓造農具,於是「百姓感服」。這個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琉球王國崇尚和平的民風和傳統,缺乏日本本土古代那種尚武的風氣。

馬修·佩里對琉球的描述

國家之間的食物鏈

動物之間有食物鏈,國與國之間亦然,歷史上大國欺負小國,而小國欺負比自己更小的實體的現象並不鮮見,琉球王國就是最好的證明。固然,在中國、日本甚至美國的記載中,琉球是人畜無害的,然而這種人畜無害的原因,除了琉球國自身的民風以外,更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琉球和這些國家力量懸殊,能保證不被入侵就不錯了,更不要說主動發起戰爭。然而對於比自己更弱小的地方,即使愛好和平如琉球,動起手來也從不會猶豫。

這裡要首先普及一下琉球的範圍,我們所說的「琉球王國」,大致包括今天日本的沖繩縣全境,以及日本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在當時,琉球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沖繩、大島和先島,沖繩是琉球的主島,從北至南分為國頭、中頭和島尻三府,沖繩島的北面有十幾個附屬的小島(其中包括上一篇文章主人公尚圓的家鄉伊平屋島),不屬於三府的範圍,但也沒有一個統稱;再往北大島(奄美群島),共5個島嶼,目前全部屬於日本的鹿兒島縣而非沖繩縣,至於歷史原因將會在下文提到;西南部是先島,包括宮古群島(共7個島嶼)和八重山群島(共9個島嶼)。以上地方合起來,就是被稱為「三府三十六島」的琉球國全境。然而三府三十六島並非從一開始就是琉球的國土範圍,而是以三府所在的沖繩島為起點,不斷對外擴張的結果。

琉球與先島

先島由兩部分組成,即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據記載,這兩個群島最初和沖繩本島的琉球王國政權產生聯繫,是和琉球向中國進貢有關。當時沖繩本島分為北山、中山和南山三個對立的政權。其中中山國王察度率先向中國稱臣入貢,確立了其後近五百年的中琉關係。在其中一次前往的入貢過程中,使節團的船隊途中被風吹離航線,漂流島二島,二島出於事大主義的考量,開始向中山國王稱臣。據琉球史書《球陽》的說法,這一年是察度王四十三條(1394年),後來察度王死後,其子武寧王被第一尚氏開國君主尚巴志所殺,奪得中山王王位的尚巴志相繼攻滅北山和南山,統一了沖繩本島,中山王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琉球國王,同時也繼承了察度王時期的外交果實。因此,沖繩島的政權雖然發生了更迭,但宮古和八重山成為琉球國附庸的事實被確立了下來。

過了一百年左右,到了第二尚氏的尚真王時期,八重山出現了反抗宗主國琉球的實力。這就是石垣島大濱邑的酋長遠彌計赤蜂。赤蜂首先斷絕了對沖繩島的進貢,隨後剿滅了不追隨他的當地勢力,並將戰火引向宮古群島。此時宮古的酋長仲宗根豐見親因為和赤蜂不和,與其發生火併。兩島相爭的事情傳到沖繩的中山王府耳中,於是尚真王命令錢原等九名大將率兵三千討伐赤蜂,這一年是尚真王二十三年(1500年)

錢原這個人,本來也是八重山人,只是遇上了從中國朝貢回國,因為被風吹離航線漂流島八重山的正議大夫梁德,梁德覺得此人非同尋常,於是將他帶往沖繩。到了沖繩以後,他無論在學習上還是辦事能力上都表現優異,於是被列入士籍,可以當官。當然如果我們把赤蜂看作帶領八重山獲得獨立的英雄,那這個錢原未嘗不是一個「八奸」。此時,八重山又出了一個帶路黨,名字叫名田大翁主,他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因為反對赤蜂造反被殺,他本人也被批逃往山中。後來見官軍來了,就劃著小船出海,將官軍引來八重山島。隨後官軍和赤蜂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赤蜂軍最初抵抗極為頑強,後來官軍改變策略,採用前後夾擊的方法,終於擊潰了叛軍,並將赤蜂斬首。

經過此戰,八重山、宮古兩島終於消停。戰後論功行賞,琉球設置了宮古職頭和宮古八重山兩個官位,前一個職位給了一開始就和赤蜂火併,後來在平定赤蜂過程中也立下大功的宮古酋長仲宗根豐見親,第二個職位給了他的二兒子。尚真王以後的國王,為了加強對先島的控制,也會定期派遣官員巡查。此後王府對八重山和宮古的統治就鞏固了下來。

琉球與大島

比起先島,琉球對大島,特別是最北部靠近日本的幾個島嶼的擴張過程就顯得曲折許多。在第一尚氏末代國王尚德王時期,尚德親率兩千人的軍隊進攻大島中的奇界島。當地人修築堡壘抵抗,琉球軍隊連攻數日未果。後來這個一向剛愎自用的尚德居然聽取大臣的意見,佯裝進攻敵人背後,待其分兵迎擊的時候,命令大軍從正面突擊,燒掉柵欄和堡壘,一舉平定了該島。

到了第二尚氏國王尚清時期,大島上有一個叫與灣大親的豪族,本來對琉球忠心耿耿,但卻因為國王輕信讒言,被官軍剿滅。後來國王也認識到了錯誤,將他的兒子糠中城帶回沖繩,並且賜予官位和領地,糠中城的兒子馬良詮還當上了法司官(相當於宰相的位置)。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琉球國對於先島和大島都具有壓倒性的實力。然而和先島孤懸海外,沒有大國在旁相爭不同的是,大島離日本較近。此時位於九州的島津家已經平定薩摩和日向,開始把視線投向西南,試圖將大島乃至於琉球納入其勢力範圍。1572年,島津家煽動大島當地豪族發動叛亂,但被當時的國王尚元率軍平定。

然而這只是短暫的勝利。此後島津家先是和九州的其他勢力作戰,後又抵擋豐臣秀吉的進貢,再後來又在秀吉的命令下在朝鮮進行了長達七年的侵略戰爭,一時無法騰出手來吞併琉球。但隨著1609年島津氏大舉進攻琉球,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從大島一直攻至琉球王府所在的首里城下,五天之內首里城陷落,國王被擒,敢於反抗日本的法司官鄭迵被殺。此後整個琉球都成為島津氏的附庸,在先島歸屬的問題上就更沒有發言權,1610年,島津家久出具目錄,將大島最主要的鬼界(即奇界島)、大島、永良部以及德島等五個島嶼收入囊中,此後這些島嶼就再也不在琉球王國的治下,哪怕在明治時期日本徹底吞併琉球以後,這些島嶼也不再屬於被吞併以後的沖繩縣。

琉球軍隊情況

琉球人口極其稀少,因此能出動的士兵數量也極為有限,絕不可能出現像中國史書那樣動輒幾萬、幾十萬大軍的情況。例如,尚真王攻打赤蜂動用了三千人,尚德王攻打奇界的兵力則為兩千,這些在中國人的角度看來,可能連日本「村戰」都遠遠不如,充其量是街頭流氓打架的水平。然而是這樣的兵力,對於琉球國來說也是吃了奶的勁才湊出來的。在大軍派往本島以外作戰期間,首里城可以說完全放空,即使是平時堂上議事的大臣們,也要像衙役一樣從事最基本的治安維持工作。不但人數少,琉球軍隊的戰鬥力也並不強。這樣的一個國家,對上如狼似虎、讓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這些戰國時代霸主都頭疼的島津氏的軍隊,下場也就不言而喻了。

推薦閱讀:

《沒有經卷的宗教》- 書摘 - 4
彼岸花開:北條的治世,幕府自有其特殊國情在
琉球法制史(一)——琉球國的政治制度
豐臣秀吉的宏圖偉願 | 世界海權變遷史:日本篇(三)
彼岸花開:(番外一)鐵甲十七萬,控兵二十八萬,你是在逗我么?

TAG: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