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讀書和獲得幸福的相似性
從大一到現在畢業一年的時間,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幸福是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想,在將近5年的時間裡,過去所積累的知識,加上深入對生活的思考,以及先賢們智慧的啟迪,足以回答這些問題了。
今天,在這裡深入探討 「如何獲得幸福」 的問題。幸福本質上就是一種心靈的「滿足感」,故不再討論「是什麼」的問題。
關鍵詞:感官 邊際效用遞減 進階 讀書 犯困
一、感官的第一定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一個經濟學規律。以吃早餐為例,早上你肚子很餓,你吃第一個饅頭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就是「效用」的一種)很強,吃第二個,滿足感稍減退,吃第三個滿足感大大降低,再吃就要漲肚子了。每多吃一個單位(就是所謂的「邊際」,這裡的單位是「個」)的饅頭所帶來的幸福感,比前面吃的一個單位的饅頭所帶來的幸福感,會有所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邊際效用遞減」。人的五大感官(佛家的眼、耳、鼻、舌、身、意)無不符合這種規律。
這裡先插入兩個現象。一是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不必細究此話的背後有多少故事,深信這句話卻足以使納蘭容若成為一個骨子裡帶有悲觀色彩的多愁善感之人,他對未來的期望過高。任何相處久了的兩個人,後來都容易厭膩彼此,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愛情的壽命遠遠短於人的壽命。到後來,大多數人的愛情都會失去活力、激情,所以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暫不論此話對錯)。我想「七年之癢」的說法,多半因此。二是職場里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的說法,不同於「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納蘭本人自己的印象,這裡的印象是給別人如人力資源師的印象,雖然說存在邊際效用遞減,但是如果連第一印象都很差,那麼後面就更沒戲了。
《曹劌論戰》里曹劌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擊鼓鼓舞士氣一次就好了,再擂鼓士氣就會衰減,再擂更多次鼓,士氣就全沒了——還打什麼仗,堪稱最經典的對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運用。人們常說某人做事「三分鐘熱度」,有的只是一時的激情。如果你有看過勵志書打雞血,你就會有這種感覺:書看完之後鬥志昂揚,過後又把一切拋諸腦後,打遊戲等等墮落去了【這種現象有更深入的解釋和解決辦法,以後有機會解釋】。《三十六計》中瞞天過海計說,「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準備的周到了精神上就容易懈怠——因為太自信了,很容易「百密一疏」,越是常見的事物越是不能引起人們的懷疑——所以「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的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歷史上運用「瞞天過海」計的戰例真不可謂不多。
有人將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心理學上的「韋伯定律」聯繫起來。筆者今年出遠門上車的時候,口袋就被扒手划了——事後回想,這扒手真不可謂不老道:人家注意到我身上拿著大件行李(一個大包),所以對身上其他的感受程度會明顯降低,扒手劃破口袋當自然不容易讓我察覺——教訓啊!韋伯定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讓你扛100公斤的的東西(這個重量暫假設為逼近你的承受極限),那麼在不告訴你的情況下偷偷給你加一根稻草的重量,你是不會覺察到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和救命稻草中的稻草,並不是重量或浮力意義上的稻草,而是另外一種意識上的稻草,是感官的另一個維度(共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維度)。
在上面,我們已經講清楚了感官上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什麼」的問題,但多半偏於負面,所以接下來我們以學習為例,討論這一規律的積極意義——這一規律本身是客觀的,無所謂好壞。
從識字到看書&中英文學習對比:邊際遞減效用的存在基礎和意義
從識別一個一個的方塊字,到可以不假思索地快速閱讀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的話,體現了人類學習過程中的兩個最基本的大腦信息處理層次【有關「信息層次」的理論,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深入分享】。 閱讀就是大腦對信息的處理。 現在有兩本大眾書籍擺在你眼前:一本中文的,一本英文的。 假設你英文很差的話,那麼你會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英文的書籍,速度很慢,你要想完整地閱讀英文書,還需要工具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弄清楚其意思,這一點很像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三歲小孩。而你閱讀中文書籍的時候,根本就不會過多地在意一個字的意思,你所在意的是一句一句的話。 兩種情況下,我們閱讀的基本單位是不同的:前者以一個一個單詞為閱讀的基本單位,後者以一句話一句話為閱讀的基本單位,不同的閱讀的基本單位,代表了兩個不同的閱讀層次!!!字詞層次的閱讀,還停留在識字的基本階段,文字的意義就是表徵各種對象,代替各種對象在我們頭腦中進行思維活動(比如我們用「杯子」指代我們飲水用的東西)【這一表徵,或曰「編碼」的過程,也是人工智慧的基礎,譬如圖形演算法】。 兩個閱讀層次的關係。 「天使的智慧固然比不上上帝,但是凡人思索能理解的東西,天使不必思索就能明白。」——《紙牌的秘密》喬斯坦 賈德 著 整句整句的閱讀,是建立在字詞層次閱讀(信息處理)的基礎之上的。我們識字的過程中,對具體的某個字、詞具有不同的信息處理程度:剛接觸的字,過幾天如果不複習就記不住了(真要把它寫出來還需要費力的思考、回想);對於我們經常接觸的字,比如自己的名字、朋友的名字,幾個人稱稱謂,我們可以脫口而出(不假思索),可以熟練的寫出。那麼,邊際效用在這裡怎麼體現的呢?讀者不妨試想,你現在所讀的文字信息,對於具體的每一個字,你根本就不需要思考——對大腦基本上沒什麼特別的刺激,而對於不熟悉的英文單詞,你需要費力的回想英文單詞的意思——對大腦的刺激明顯強於中文對大腦的刺激。剛開始的不熟練的識字過程中,人們會聯繫很多信息,這個字跟其他幾個字有什麼關係,會有大量的判斷推理的過程;而熟悉這個字以後,這些聯繫漸漸下意識化了,不再需要大量的判斷推理,腦子不用再這麼「費事」。所以,從不熟到下意識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信息對大腦的刺激的邊際效用遞減的過程。這裡的刺激,就是大腦處理信息的活動,邊際就是同一信息所增加一次刺激,效用就是大腦處理這一信息的費力程度。 【說深點,就是同一個刺激,隨著刺激的次數的增加,神經細胞中所產生的脈衝信號強度會減弱。中文信息對大腦的刺激次數太多了,而英文的才多少次。在測謊試驗中,就有這樣的原理,犯罪嫌疑人如果謊稱自己案發時不在犯案現場,腦電波會異常的高——因為這一時刻他給出的這樣的信息是第一次,一個謊言又需要更多的謊言來彌補,這時隨著審問的問題增加,需要調用、組織更多的信息,需要大量的判斷推理,所以對腦力的消耗是比較多的;而如果是沒有撒謊的話,整個實話實說的過程就是一個簡單的「條件反射」的過程,壓根不需要多少判斷、推理,自然不費多少腦力,脈衝信號自然弱】 當人腦對信息的處理進入第二個基本層次以後,也就是整句整句的閱讀以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為什麼一看書就犯困。筆者在知乎上已經有過回答,在本文末尾附上此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腦對信息的處理絕不止這兩個基本層次,限於話題原因,這裡也不再贅述。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探討了邊際效用遞減的各種現象。由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沒有這種「邊際效用」遞減的機制,人不可能學習、進步——兩個信息處理層次必須同時存在的話,那我們閱讀得多費力啊!
二、童年的快樂VS.成年後的「無聊空虛寂寞」
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童年是快樂的,是無憂無慮的,是天真無邪的。小孩子無不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激情,樂此不疲,喜歡和小貓小狗玩耍,喜歡玩水等等。可是在我們大人眼裡,狗會對自己搖尾巴,貓會捉老鼠等各種現象都不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畢竟「見怪不怪」了。當小孩和周遭的世界接觸得較多的時候,也是他們慢慢成長的時候,他們絕大部分最終都會跟我們一樣,對周遭的世界在認知上「飽和」,沒多大好奇心了,反倒是想「旅遊」,尋找新的「刺激」——筆者沒有貶義,這裡只是強調這些所帶來幸福不能長久。 運動是絕對的:伏爾泰說,「生命在於運動」,孔子說,「生無所息」。這個世界最終是物質的,當代生物學及物理學家會告訴我們,人最終是由無機世界裡的無機物演化而來的(既然宇宙有大爆炸已是共識,既然人是動物演化而來,既然生物和非生物沒有絕對的界限)。人的意識自然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所以也是「絕對運動」的。 童年如此快樂,對生活充滿激情,到了成年後,緣何不斷地被「無聊空虛寂寞」的感受所侵襲?回到根本,還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作祟。初識字的時候的大腦,就像童年的我們,異常活躍、興奮;進入閱讀層次的時候,如果單單是 識字卻不思考的大腦,就像成年後的我們,生活對我們的刺激大大減弱了,怎不會無聊、空虛、寂寞? 我們的一切無聊、空虛、寂寞,源自我們停留在童年的生活方式當中,但是感受都已「邊際遞減」,不可能「若只如初見」。深入的刺激已經褪化成簡單的「條件反射」,純粹是被動的,沒有主動思考,沒有主動用心去體驗,對生活豈能不麻木?豈能不無聊、空虛、寂寞?
三、活著的姿態
活著的主動姿態,是幸福的源泉。
正如讀書一樣,如果進入第二個閱讀層次以後,我們沒有主動思考,僅僅是邊際遞減後的被動刺激,必然會覺得讀書無趣,容易犯困。生活中,如果我們缺乏對生活主動的姿態,我們必然會對生活麻木,遠離自己的幸福。
附:為什麼一看書就犯困
—————————————————————————————————————————
首先是「自動化」。
任何一個成年人,對其母語(對於這點請不要鑽牛角尖)的熟練程度已經完全「自動化」。所以,看書的過程中,我們眼睛識別字詞的過程是自動化的(這也是為什麼人看書的過程可以走神,就像走路可以走神一樣)!
什麼是自動化?這裡要特彆強調,人的行為自動化的本質是「去意識化」,或者說「下意識化」。你走路時不需要像剛學會走路的小孩那樣集中注意力踏好每一步(或者說騎自行車時不需要像初學者那樣一直努力集中注意力掌握車子的平衡),你快速敲字時不需要像剛接觸鍵盤時那樣思考下一步應該敲擊哪個鍵位,同理,你看書時不需要像看英文書那樣(對英語半懂不懂時)一邊看一邊停頓,想想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那個單詞應該怎麼念,而是一掃而過,沒有停滯。 你看英文文章時(假如你對英語只有半熟),你不會遇到上面說的一看書就犯困,你要麼就是一篇文章讀起來比較吃力,或者讀不下去了。這就奇怪了,為什麼讀英文不會犯困,讀中文就可能犯困呢?自動化是基礎。 其次,去意識化。 讀書時,你不用思考照樣可以讀。那麼,思考式的讀書,和不思考式的讀書,人腦中的信息過程有何區別呢?讀書時,人面臨兩個信息庫。一個是書上的信息庫,另一個是頭腦中的信息庫。思考式的讀書在你讀書時,你不僅從書上的信息庫調集信息,而且還從頭腦中的信息庫調集信息。前者是信息攝入,後者是信息重新編碼,也就是所謂的信息轉化(這裡一定要理解,犯困信息轉化率低的原因,而不是結果)。 在不思考式的自動化閱讀情況下,僅僅存在一個信息激活的過程:書上反射的光子信息射入眼球,激活頭腦中的詞典(這個頭腦詞典的信息提取是下意識化的,不需要有意識的進行)——你可以識別它們。但是,這樣只有一個信息識別的過程,不存在思考!!!而在思考的情況下,你不但會從書中提取信息,還會有意識的從頭腦信息庫中提取信息,你伴隨了思考的編碼過程! 最後,意識的一條最重要的性質——意識不能脫離對象而存在。「生命在於運動」(不止是身體上,更是在精神意識上),而「運動是絕對的」,所以,人的意識 不可能靜止下來。人的意識不是獨立存在的,必須「想」著什麼。 假如意識就像一個人,這個人必須吸附在地球表面保持運動。如果意識脫離對象呢?它就像失去了地球引力,會被拋向太空——潛意識。所以,意識一旦脫離對象而存在,就會陷入無意識睡眠狀態(就是意識不到夢境的睡眠)。 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假如你讀書不能主動思考,那麼你就是在進行一種自動化的活動,意識失去附著點,停止運動!進入睡眠狀態。【當然了,不排除你看書時人已經比較累,還有高中時早飯後因消化缺氧,還有就是長期的犯困沒有治療形成條件反射】 另外再補充一個「進階」效應,用古語理解就是,《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就像你對一本新書興緻勃勃,再而衰,三而睡覺,就像心理學的韋伯定律或經濟學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不理解百度去。大致就是見怪不怪,達到下意識化,實現進階)。 治讀書犯困:學會主動思考!給自己提問題,一個好的問題,不是一時片刻三言兩語就可以回答好的。要學會質疑,質疑「習以為常」的東西,質疑權威,就像質疑知乎上收穫幾千條贊的評論一樣!推薦閱讀:
※人不是因為長大才孤獨,我們出生時都是獨自一個人
※[Why+] 財務職業規劃之Q&A(二)
※相愛卻不能無法結婚的你們,現在過的幸福嗎?
※【認真想】幸福生活中的瑣碎美好
※做好女孩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