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導演分級

以前張藝謀剛出道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帶出了「意」和「筆」這兩個概念,用來評價一個導演的才華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筆」泛指技術活方面,往簡單了說就是利用光影敘事的能力,往複雜了說還有張力、音樂、調教演員。

「意」這個東西就比較抽象了,可以理解為中國文化中的「道」。文以載道,影以書懷,這個「意」大體就是指影片所要表達的東西,這個表達的東西可以是一種觀點、一種反思,也可以是一種情緒、一種情懷。「意」也是有通俗高雅之分,先秦就有人說了:下里巴人,和者數百,陽春白雪,和者數十。電影中通俗的「意」品鑒門檻低,影片好不好用市場說話。高雅的意,領會的人少,就得靠專業獎項說話。

一部電影中,「意」和「筆」的關係大抵上是這樣的,「筆」的等級總要比「意」的等級要高一些。上「筆」可以寫上中下三種「意」,中「筆」只能寫下「意」,下「筆」什麼「意」都寫不了。至於,「意為筆先」還是「意到筆到」,就得看「意」在哪,「筆」用的怎麼樣了。

一般多部作品經過檢驗的導演,他的「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筆」用的好壞會有起伏。「筆」用好了的時候「意」就表達的高一些,「筆」用差了的時候「意」就表達低一些。但是他們的片子遠談不上爛片,爛片在我這的標準是「筆」有問題,壞的,寫不出「意」,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上充斥著一些這種電影,用戴錦華老師的定義,這些爛片叫「非電影」。

所以,我嘗試用這種「意」「筆」概念之分,來給華語電影導演來劃分一個等級,基本上是按照「筆」和「意」達到的高度和次數來劃分的。

同一級,排名不分先後。才智有限,列舉不全,也很主觀。

第一集團:楊德昌,李安,張藝謀,侯孝賢

第二集團:姜文,陳凱歌,王家衛

第三集團:賈樟柯,顧長衛,許鞍華

第四集團:寧浩,陳可辛,馮小剛,徐克

「意」和「筆」的概念來自:電影《黃土地》攝影闡述 - 夜樹的專欄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導演來到中國感覺怎麼樣?
張藝謀導演的《長城》,你們覺得怎麼樣?
據說張藝謀導演脾氣很好是真的么?
我為喜劇狂的導演資料是這樣的嗎?
導演餘慶導演過《監禁風暴》你看過嗎?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