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泡沫4
媒體的泡沫同樣也擴展到了互聯網本身,儘管事實上許多試圖發行在線雜誌的早期努力——例如《石板》與《沙龍》——都必須要竭力克服互聯網用戶不願為編輯內容付費的情緒。唯一一份在吸引網民訂戶方面獲得顯著成功的報紙就是《華爾街日報》。一般來說用戶們願意為兩種在線信息主動付款,其一是理財信息,其二就是**內容。1998年初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幾萬個**站,各種口味應有盡有。互聯網成人片公司率先嘗試了許多日後對主流互聯網借鑒的商業策略,例如讓後退按鈕無效化從而使得用戶無法離開他們的網站,以及彈出廣告。甚至還有兩家在線色情片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家是總部位於羅德島的Metro Global Media,另一家是來自瑞典的Private Media Group。1998年這兩家公司對外公布的收入分別是3400萬與2050萬美元,
理財信息市場就沒有這麼景氣了。The Motley Fool已經積累了相當的人氣,《華爾街日報》也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受到這些成功先例的慫恿,記者、投資人兼CNBC的常客詹姆斯.克萊默決定建立自己的理財網站TheStreet.com,專門迎合數目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這些人都想像華爾街專業人士那樣交易。「個人電腦是徹底改變原有局面的通訊工具,」克萊默在紐約雜誌的每周專欄當中這樣寫道。「個人電腦磨平了業餘人員與專業人士之間的差距。」
克萊默的多才多藝表明新聞行業與華爾街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基本上他是一個職業投機家,但同時也是一位高產作家,一位正在路上的媒體巨頭。以及一位充滿用力的自我宣傳家。他的父親是一位禮品包裝紙推銷員。他從小在費城郊區長大,贏得了哈佛大學的獎學金。在學校里他擔任了火狐火狐的主編。畢業之後克萊默來到華盛頓為《國會季刊》工作,又以記者的身份在若干家刊物之間接連跳槽。1981年他重返哈佛大學就讀法學院,但是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觀看財經新聞網與投資股票上面。每周他都會在寢室電話答錄機上留下一段選股推薦。有一天,哈佛大學講師、《新共和國》的所有者馬蒂.佩里茨打電話邀請克萊默撰寫書評,並且聽到了應答機上的留言。他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採取了克萊莫的意見並且賺了一筆。於是他邀請克萊默在咖啡館裡見面。並且當面交給克萊默一張50萬美元的支票(佩里茨的妻子是勝家縫紉機公司的繼承人之一)。兩年之後克萊默將這筆錢翻了三番。
離開哈佛之後克萊默加入了高盛公司,為富有的客戶交易股票。1987年他離開高盛幾個月之後與他人合夥建立了一家對沖基金名叫Cramer, Berkowitz & Company。佩里茨本人就是最初的投資者之一。在1988年到1996年之間這家基金的年回報率平均在22%左右,而標普500的平均回報率是15%。克萊默大賺特賺了一把,但他不滿足於僅僅成為另一個華爾街上的闊佬。他也為很多報社撰寫財經專欄文章。身兼記者與投資人雙重身份導致了顯而易見的利益衝突,但是克萊默對此卻不屑一顧,也很少有人追究他的責任。1995年他在專欄文章里向讀者推薦了四隻股票,但是卻沒有公開表明他的基金持有這四家公司的大量股份,在其中兩家公司的持股數額將近達到了10%。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克萊默的股票價值上漲了超過200萬美元。證券交易委員會裁定克萊默沒有進行任何違法行為,但是《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還是針對他的職業道德提出了質疑。儘管如此,其他雜誌依然還在向他約稿。
克萊默與佩里茨各自掏了300萬美元之後,http://TheStreet.com就在1996年11月正式與廣大網民見面了。為了安撫證券交易委員會,克萊默同意不參與這份雜誌的新聞採訪並且不干預日常管理。他僱傭了來自《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大衛.堪薩斯擔任http://TheStreet.com的總編。網站提供金融新聞、在線聊天服務以及克萊默本人撰寫的每日專欄,題目叫「錯了!」用戶每月要繳費12.95美元。一邊撰寫每日理財專欄一邊經營對沖資金並沒有讓克萊默感到手忙腳亂。他有失眠症,每天凌晨3:45就會起床。「我們有好些能讓你眼界大開的內容,」他這樣告訴《財富》。「我要在這裡賺一大筆錢。」
這兩項承諾都沒能得到落實,但是克萊默的專欄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了解投機者心態的難得機會。「我堅定相信互聯網,」他在1998年3月寫道,「我總在尋找這個領域的股票。」三個月後他對互聯網股票的熱情依然沒有消減。「我們現在沒有足夠多的紙張來印製股票,從而體現互聯網的未來利潤。」絕大多數http://TheStreet.com的讀者似乎都很欣賞克萊默的直白論點,而且也很欣賞他正在用真金白銀支持這些論點的事實。但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他的觀點。「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紙張印出來的股票只能體現互聯網的未來虧損,」一位訂戶在網站上留下了這樣的評論。「絕大多數網路公司都已經遍體鱗傷,傷口正在流淌紅墨水。」對於克萊默來說,正是這種老套陳舊的思路使得人們無法發財。「如果沒有網路,有些公司的業務根本不存在,而這些業務當中很多都不錯。」不久後他堅稱,「美國在線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他們有1300萬用戶,1300萬任何東西都很好。羅伯特.皮特曼是一名天才。我認為雅虎也很可能成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鑒於我們的資本主義體系效率如此低下,亞馬遜簡直是行業模範。任何人假如認為亞馬遜會被巴諾書店壓垮,都是嚴重誤判了市場。」
在以前,克萊默很可能會被人當成夸夸其談的大忽悠。但是在九十年代後期他卻成了名人,得到了福克斯、CNN 、CNBC以及ABC《早安美國》節目的採訪邀請,希望他能向公眾傳播投資建議。他甚至還參加了樂步球鞋的廣告。在他四十歲生日那天,柯林頓總統親自給他發信祝賀。他將這封信裝裱起來,掛在了自己的辦公室里(克萊默是民主黨的大金主之一)。「他即將因為獨一無二的才智步入華爾街名人堂,在布克兄弟男裝旁邊贏得一席之地,」《紐約郵報》這樣宣稱。
克萊默將自己描述成了新股票市場民粹主義的象徵——一個白手起家的大嘴巴,硬沖硬闖進了華爾街——但是他其實並不像自己所彰顯的那樣是一個完全的局外人。自從在哈佛大學上學以來,他一直與很多有權有勢的人來往密切,包括眾多著名記者。有好些記者後來都成了他的投資夥伴,例如《石板》編輯邁克爾.金斯利,《紐約》前任編輯柯克.安德森,《紐約客》高階編輯亨德里克.赫茲伯格。這些大牌名記與克萊默一起進行投機的情節很少見諸報端,儘管在紐約的媒體圈子裡可謂無人不知。許多知道這種事的人都覺得這種事不值得見報。在新書發布會與雜誌社的派對上,很難遇到一個並沒有向股票市場投入大錢的人。這些場合的流言蜚語往往集中於某某人趁早買進了某某股票。蘭登書屋的編輯總監傑森.愛潑斯坦據說通過投資亞馬遜發了一筆小財。至於金斯利與石板雜誌的其他記者肯定通過投資微軟股票賺了一筆大錢。過去的人們認為記者是純粹的觀察者,就像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一樣不直接參与人間俗事。這個理念一直飽受質疑,現在則乾脆淪為了過時的神話。就像許多美國同胞一樣,美國的記者也被投機泡沫掩埋住了。
在此前的投機事件當中,記者與作家幾乎沒有什麼親力親為的機會,除非他們知道某些關於金礦或者生物科學的知識。在這樣的環境里,想要與忙著抓錢的群氓拉開距離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互聯網繁榮正是以媒體行業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克萊默與其他人創建在線商務並且似乎即將成功舉行IPO的景象讓很多人的腦筋都活絡了起來。許多記者開始不僅將自己視為手藝人,自己的工作也不僅是填補廣告之間的空白,而是內容提供者與未來的創業者。隨著資助商務活動的一般限制——也就是任何投資都應當有賺錢的切實機會——遭到移除,投資的可能性也就變得無窮無盡了。為什麼不成立一家專門針對女性的網站呢?專門針對憤怒顧客的網站呢?專門針對寵物飼養者的網站呢?專門針對太空愛好者的網站呢?專門針對記者的網站呢?。專門針對不想在車管所排隊的人們的網站呢?沒過多久,所有這些業務都將湧現出來,而記者也會對其中很多業務大加溢美之詞。
推薦閱讀:
※論謝宇的「社會學本土化」議題|鄒至庄
※談數據時,我談些什麼
※什麼才是真正的反思機制?
※實證研究是什麼?怎麼做?為什麼你一定要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