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古斯丁《懺悔錄》——北大·陳斯一

對父親的讚揚和批評:父親關心我的學業和身體,但是不關心我的靈魂。

城邦:恥感共同體:是由榮譽和恥辱組成的,因為我沒有那麼無恥,所以我感到羞恥。他自己沒有做過無恥的事情,他為了加入共同體,編造了許多虛構的壞事。這個問題有更深的層次,基督教更重視人的內心,而不是身體。基督教看來是論心不論跡的,這個解釋是不充分的。我個人認為,他是為了凸顯這個共同體的加入方式,把自我交給他者,他寧可編造一些沒有做過的壞事,也要加入共同體 ,這個共同體做了什麼事情?他們一起偷了梨。這個事情映射聖經當中偷吃禁果的事情。偷梨事件是對原罪的分析,其實,偷梨是他自己很不喜歡的事情,他說,他享受的是偷竊本身,僅僅是因為一件事的壞,而去做了壞事。殺人越貨。所有罪惡都是源於對善的追求,這種古典立場,蘇格拉底說,所有的惡都是源於無知。他自己說,他就是享受惡本身,他換了一種思路,來理解罪惡,他說,好像所有的罪惡都是出於對上帝的模仿,古典都是追求善的。他接下來講,他偷梨也是模仿上帝。接下來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權能和自由,他認為自己可以違背上帝的律法而不受懲罰,這是對手上帝的模仿,他是一個囚徒,他嚮往自由,他做壞事,是對自由的虛假追求。他偷竊就是為了偷竊本身,他的解釋框架里,他用各種方式,來闡明,其實一切存在都是好的,都是上帝造的,這個被造的世界就是上帝的永恆法,上帝創世是立法的行為,法不是從屬自然,自然來自根本的立法,這樣一個法,你怎麼違背,奧古斯丁明確提出,上帝不是不讓你偷竊,只有罪惡是上帝不去創造的,偷竊是某種創造,而是是一種倒錯的模仿。

在上帝創造的世界,只有創造罪惡的行為才是自由 的,善是好的,但是善不是自由的。蘇格拉底講得,自由就是認識命運。並無條件的接受他。

存在和虛無的框架之內,奧古斯丁對於上帝的理解。上帝從虛無中創造出來的東西。

他明確說,如果是我一個人,我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的,我是因為友愛,為了獲得同伴的喜歡,而做出偷竊的事情,這樣的模仿,是沒辦法孤獨的做的。

蛇誘惑夏娃,說得一句話,就是,吃了這個果子,就可以像神一樣,從聖經出發,沒有辦法推測出亞當為什麼吃果子,但是根據奧古斯丁的解釋,他是為了夏娃的愛,他以為這個果子是好的,亞當犯罪的時候,非常接近一種愛,亞當接受果子,展現出更好的愛,蛇騙了夏娃,沒有騙亞當,亞當接受了果子,他明明知道不能吃,還是吃了,其實是一種更深刻的愛,夏娃的愛是一種樸素的愛。就是我有好東西,分給你。在奧古斯丁看來,最深的惡才是以自身為目的。這是他對偷梨事情的解釋。

大家可以挖掘一些東西,把文本的脈絡發掘出來,其實就是兩種不同的視角,他在寫作時加上一個視角。第三卷,簡略的講一講,他休學在家。他說,我來到了迦太基,凱撒的拉丁文是非常質樸的。奧古斯丁來迦太基,在奧古斯丁看來,這是一個愛欲之都,這是一個愛人的故鄉,他來到迦太基,他的愛欲更加泛濫,他來到這個地方,他說,他愛上了愛,他越是缺乏,就越覺得缺乏的不夠,他慾望的促進,真正缺乏的是感覺不到的東西,所有人缺乏的是智慧,但是普通人都覺得自己缺乏的是錢,是權力。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完全以愛欲的滿足,這樣的生活是完全無法填滿的,但是,柏拉圖不外乎是在說,所有人的滿足都是徒勞的滿足,奧古斯丁說,哪怕我能夠滿足,我也不想滿足,為什麼他有這個狀態?他來到了大城市,其實釋放了他的愛,背後更深刻的理解是,缺乏對於愛欲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東西一定是處在完滿和缺乏之間,在某種意義上,如果你是完全的完滿,你也不會缺乏,反過來說,你完全無知,你也不會追求智慧,你完滿擁有智慧,也不會追求智慧,缺乏是什麼?其實就是質料,完滿就是形式,世間萬物,都是質料欲求形式,就像女人慾求男人一樣,這是亞里士多德的理解,為什麼他會陷入這個無限循環的維度呢?因為他愛欲上帝的缺乏,是無法滿足的,是絕對缺乏,你餓了,你要吃東西,說明你的腸胃系統是正常的。那麼,在古典看來,絕對缺乏,是無法構成愛欲的,在奧古斯丁看來,恰恰是這種東西,恰恰有著最強的愛欲,這導致古典愛欲與奧古斯丁的愛欲是不同的,奧古斯丁為了躲避虛無,而去追求虛無。我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幸福,亞里士多德認為,這個回答是根本回答,但是基督教認為這個回答還可以再回答,因為你不追求幸福,你就會不幸福。

悲劇是內心的鏡子,和慾火的燃料。

悲劇遮蔽了人真正的苦難。

為什麼他喜歡悲劇,他對悲劇的檢討,他更加同情那些獲得幸福的人,而不是那些喪失了快樂而悲傷的人,悲劇遮蔽了人生真正的苦難,如果你感受不到自己的悲慘,你不想去追求上帝,他對悲劇虛幻的反應,他自己是經歷著現實的缺乏,他實際上認為自己是完滿的,他甚至有多餘的精力去看悲劇,如果你真正陷入悲慘,你不會去想看悲劇。他其實是一種非常完滿的狀態。這種狀態造成了一個遮蔽,當你去看別人的悲慘時,你沒有意識到,你才是最悲慘的。悲劇的悲慘不是最慘的,你看悲劇,是對自身悲劇的遮蔽,這是奧古斯丁的根本看法。生活本身就不是美好的,在這樣的看法里,如果你活得很慘,你不會去看悲劇,只有當你洞察到這一點,你就不會去看悲劇了。

到第四卷,他回到家鄉,找到了教職。他愛上哲學,去找各種哲學去看,他信了摩尼教。儘管如此,第四卷仍然是上升之路,第二卷明顯是最低點,第四卷的支點仍是愛欲,這種愛構成了更深的危險。第四卷的朋友根本沒有給出名字,這個朋友跟他從小玩到大的,這個朋友在家鄉讀書,他回來,與朋友都成了修辭學老師,又都是摩尼教徒。當他是摩尼教徒的時候,他把朋友都變成了摩尼教徒,他後來變成基督徒,也把朋友變成了基督徒。第二卷,他偷梨,第四卷,他真正愛的是這個朋友,遠遠勝於妻子的感情,這個朋友是他把人家變成摩尼教徒的。他很愛這個朋友,因為這個朋友是他第一個作品。愛,最終體會在產品當中。他愛他的朋友,就是因為他的朋友是他的作品。看似安穩的生活,其實是最深刻的遮蔽,朋友死了,他說,我對於我,成了一個大問題。

他對塵世欲愛的根本批判;你愛的是一個必死的人。

這個批判深入到了更深層次,上升到了存在層次。你愛的對象會死,這個死亡摧毀了愛。他在第四卷末尾,他說,真正的愛,是去愛一個不死的東西,為了上帝的緣故,愛敵人,愛朋友,首先,要把所有人看做上帝創造的世界的一部分。

到了12章,耶穌是一次真正的死亡,人間的愛,都是對耶穌的模仿,用聖愛戰勝死亡。他要回到上帝那裡。

整體的反思:他愛了一個必死的人,這是不對的,愛一個必死的人好像他不會死一樣,如果我們只愛一個必死的人,時刻記著他是必死的,這樣不就對了嗎,但是奧古斯丁根本沒有給出這個可能性。這是奧古斯丁不接受的,當我們愛的時候,最深刻的愛,就是永遠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可是你不是一個有資格說永遠的動物,但是奧古斯丁覺得,愛一定要克服死亡,不克服死亡,不能說愛,愛與死亡是互斥的關係,我認為,這是不成立的,愛與死亡不是這樣的關係。一個個別的東西,只有死亡才能將其辨別出來,你為什麼要去愛一個個別的東西。如果沒有愛,死亡是一種純然的恐懼,他想要的是一個沒有死的愛,這個慾望只能讓上帝來滿足。

推薦閱讀:

一部小電影
究竟是愛我還是愛控制我? | 北大留美學生萬字長文控訴父母
娶妻當娶女博士第二彈!她介紹了一下「娘家」 | 視頻
迎校慶 | 北大人的12句經典語錄

TAG:北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