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從平庸到優秀,再到卓越?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Yan777zc》
導讀:生活中、學校里、職場上,總是有那麼些人,優秀得讓人無法忽視。
為什麼他們能脫穎而出,而你還是小透明呢?決定一個人是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到底是什麼?
01 高估天賦的作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是因為天賦嗎?
人們喜歡把一個人的成功簡單歸結為天賦:
「哇,掌握了多門語言,肯定是有語言天賦。」
「那些能拿到奧運冠軍的人,一定有過人的運動天賦。」「他能成為世界著名的鋼琴家,是因為他從小就展露出音樂天分。」
……
曾創造三分籃歷史記錄的NBA著名球員雷·阿倫,聽到別人把他的成就歸結為天賦時,非常生氣:
「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每一天。問一問我曾經的隊友,哪個人在訓練投籃時最刻苦,他們的回答一定是我。」
沒什麼天才,天才不過是訓練的產物。
著名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研究了一系列行業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後,旗幟鮮明地反對天賦論,他發現,決定一個人在所屬領域的能力是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不是天賦,而是練習。
他把在一所頂尖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演奏的學生,按照演奏水平高低,分為優秀,優異和最傑出三組,他發現決定演奏水平高低的不是天賦,三組學生只有一個重要的差別:練習時間。
最傑出的小提琴學生比其他兩組學生花在訓練上的時間要多得多,他們在18歲之前平均練習了7401個小時,優異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了5301小時,最遜色的一組學生平均練習了3420小時。
畢業於同樣的音樂學府,當多練習幾千個小時,還是少練習幾千個小時,會讓這些學生的前途有天壤之別,最傑出的學生將來會成為明星一般的世界級小提琴家,而最遜色的一組學生,最終只能成為公立學校的音樂教師。
暢銷書《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正是依據這個研究的成果,演繹出了著名的1萬小時天才理論: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真的沒有天生的才華嗎?那像莫扎特那樣的人又如何解釋呢?
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里破解了莫扎特的天才傳說。
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莫扎特被認為擁有無法解釋的天才,也因此他一直被作為一個典型例子,用來證明某些與生俱來的才華,往往只有少數幸運的人才能擁有,其他人並不具備。
這些少數的幸運兒不同凡響,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
但實際上,莫扎特能在6歲時就在歐洲巡迴演出,是因為他在4歲以前就開始接受父親的高強度訓練。
許多傳記說,莫扎特6歲就開始作曲,更可靠的說法是莫扎特6歲左右開始學習作曲,真正寫出第一首原創的曲子大概在十五六歲左右,那時他已經在父親的指導下經過了十年的刻苦訓練。
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里,提出了他最核心的觀點:足夠長的練習時間和正確的練習方法足以把每個人從新手變成大師。
在一個人成為傑出人物的過程中,天賦也許可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帶來一點優勢,但作用微乎其微,相反,高估天賦的作用,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傾向。
我們在中學課本里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傷仲永》。仲永五歲就能指物做詩,而且文理可觀。可是他沒有繼續練習,而是被父親帶著四處表演賺錢,因為獵奇的人都想一睹神童風采。
很可惜,如此早慧的孩子,到了十二三歲就泯然眾人了。我們可以想見,如果莫扎特也遇到這麼一個貪利短視的父親,結局一定也是泯然眾人。
高估天賦的作用,不管是對於被認定為有天賦的孩子,還是被認定為沒天賦的孩子,都可能是一種傷害。
讀書的時候,班上總有一兩個似乎特別聰明的孩子,他們好像不需要怎麼努力就可以拿到好成績,老師家長誇,班上同學羨慕,他們也沾沾自喜。
他們在低年級的時候,還可以靠抖機靈、吃老本矇混過關,到了高年級功課有難度的時候,他們就落入中下遊了。
所以有教育專家告誡家長,可以誇獎孩子努力,但要慎重誇獎孩子聰明。
02 比意志力不足更可怕的是,動機不足
可是不管在哪個領域,日復一日的訓練都是枯燥的,是不是只有那些意志力超強的人才能堅持下來,順利地從新手變成大師呢?
在《刻意練習》里,艾利克森像否定天賦作用一樣,否定了意志力的作用。他認為,與其談論不存在的意志力,不如談論動機。只要動機充足,再辛苦的事情,人們也能堅持。
比如經濟不寬裕又不得不買昂貴機票的人,即使平常早上起不來,如果買了早班飛機,一定會早起趕飛機;學霸女神告訴學渣男生,如果能考上和她一樣的大學,就考慮和他在一起,學渣男生突然就有了動機拚命學習。
那麼如何強化自己的動機呢?
首先,可以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練習,不受所有其他義務和分心的事情干擾。
在《成為作家》里,對寫作練習最著名的建議就是晨間寫作,也就是睜開眼睛後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是固定的寫作時間。晨間寫作之後的進階練習是固定時間寫作,一到規定的時間點就雷打不動地坐在書桌前寫作。
其次,學會自我調整,沒必要和自己對著干,給自己心理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比如晨起跑步特別艱難,沒必要因為早上起不來,讓自己心理上抗拒鍛煉,大可把時間安排到晚一些的時候。
再比如我寫日記,一開始我希望自己每天都寫,可是我發現逼迫自己每天寫,寫日記就變成了一件不開心的事,後來我就調整成了想寫的時候寫,有時候一天寫三次,有時候一個月就一兩次,不受拘束,結果這個習慣堅持了數年,我也受益匪淺。
第三,注重身體保養,把身體當成朋友一樣相處。
我們睡眠充足、飲食規律,身體狀態好的情況下是比較容易專註的。與其在身體疲憊的時候,指望靠意志力強撐,不如休息好。
練習寫作、練口語,無論做什麼,練習的時候高度專註,累了就休息,你不理會身體發出的信號,身體也不會聽從你的調配。
第四,保持和強化社會動機,加入相應的團體。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個不多見的全才,他不僅是美國的政治家、外交家,還是文學家、科學家、發明家。他就是在團體中強化進步動機的。
他在21歲的時候就在費城招募了11位對學術最感興趣的人,組成共同進步的俱樂部。每次聚會要求每一位成員至少提出一個有趣的交談主題,供小團體進行公開探討,每一個季度,每位成員必須寫一篇文章,讀給大家聽並由大家一起討論。
富蘭克林通過創建這個俱樂部,不僅保證他自己經常能接觸到對學術最感興趣的人,而且給了他更強烈的動機深入專研各種學術主題。
第五,有些是來自內心的渴望,真正持久的動機都來自內心。
比如我寫作,在做公眾號之前,除了工作需要的新聞報道,我的寫作只有日記這種不公開的寫作。因為把心中所思所想訴諸筆端,對我來說是一件有快感的事情,這是我寫作最大的動機。
我長期閱讀,長期寫作,讀書的時候也一直是用功的學生,別人依據我的這些表現,贊我意志力過人,其實我不靠意志力,我靠的是內心強烈的動機,是好奇心、求知慾,是思考的樂趣以及把思考所得變成文字的慾望。
保持動機的秘訣,就是意義感。無論做什麼事情,做之前,想清楚做這件事的意義,你做這件事的理由。如果一件事能有多重動機、多重理由,那就更好了。如果單獨一個人動機不足,那就加入一個能促進共同進步的團體。
別被意志力給騙了,大多數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人,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強大的動機。
請記住,比意志力不足更可怕的是,動機不足。
03 對自己停止成長的那個節點,保持警惕
有沒有發現,我們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時,很大程度是都遵循相同的模式?
我們來想像一下,一個普通人學習網球的過程。
也許是看到朋友們玩網球很有趣,他也想加入,所以決定開始學習打網球。他買了裝備,可是他連怎麼握拍都不知道,所以他報了付費課程或請某位朋友教授基本知識,學習完再練習,練習完再繼續學習,他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網球技能。
終於,他和朋友們打球時能做到有輸有贏了。雖然對自己打球的技術還沒有完全滿意,但他不再有動機尋求進步了,在之後的十年里,他一直是這種「還行」的網球水平。
生活中,很多事情像打網球一樣,只需要我們達到中等水平、能勝任就可以了。比如做菜、開車、唱歌等等。
可是如果什麼事情都只要求自己達到「可接受水平」即可,那就註定只能是一個平庸的人。
參加工作入職的前三個月,一個人的進步是最快的。可是一旦過了試用期考核,能力達到了崗位要求,並且可以比較得心應手地處理工作,大多數人的成長就停滯了。
職場里,如果你留心觀察過自己的同事,你會發現特別差勁的不多,因為太差勁的留不下來,特別優秀的也不多,因為特別優秀的在一個崗位不會留太久。
大部分是平庸的,他們的能力剛好能夠勝任手頭上的工作,但不會超出預期,他們拿著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是自己還可以接受的薪資,就這樣一直平庸下去了。
一個人的能力發育總是會遇到瓶頸期。瓶頸期的特點就是,似乎看起來你不可能再取得任何進步,或者你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提高水平。
平庸的人,就是遇到瓶頸期就以為自己已經到了天花板的人,是安於「可接受水平」的人,是更早放棄成長的人。
而傑出的人,是所圖更大的人,是永遠對現狀不滿意的人,是始終相信還可以更好、還可以繼續精進的人,是對自己停止成長的節點十分警惕的人,是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的人。
前幾天有個粉絲問我,想變得有存在感、不被忽視,應該如何與他人相處?我說,想要有存在感,重點不是怎麼和他人相處,而是時不時做出點讓人「哇」的事。
李笑來說,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教他,一定要想辦法時不時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這樣的話就會有人主動找你做朋友。
他剛開始不懂其中的道理,過了三十多歲才知道一直按父親所說去做所帶來的巨大好處。
判斷你是走向平庸還是走向卓越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問問自己,最近你有做出什麼令人佩服的事情嗎?近期你做過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小學的時候演講比賽得了第一名。那你就真的應該好好反思自己最近的狀態了。
請對自己停止成長的那個節點,保持警惕。
http://weixin.qq.com/r/DzgRCSfEjnrxrWNq920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真的想過平靜的生活,還是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我們在生活,而生活又是什麼呢?
※懷念平凡與不平凡
※怎樣接受平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