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劇作家都有這個特點

《北京人》是曹禺在抗日戰爭時期繼《蛻變》後寫成的另一部力作,也是曹禺認為自己最滿意的一部作品。在業內被專家認為是曹禺先生最好的一部作品。《北京人》描寫了一個舊中國封建大家庭如何從過去的"家運旺盛"的時代,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最後徹底崩潰的過程。在這個封建家庭內部,曹禺著重刻畫了祖孫三代人之間的矛盾衝突。

曹禺對周圍生活和人物的觀察,格外留心,任何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劇作家都有這個特點。

《北京人》中的客廳是戲的重要場景,曹禺主要取自老同學孫毓堂的外祖父徐家,1930年的暑假,為參加清華大學的考試,他在北平就住在了孫毓堂家裡。孫毓堂的外祖父是清朝遺老,在做著中山公園的董事,每天他都到中山公園去喝茶聊天,日子很是清閑。這徐家也是一大堆人,但是少爺小姐們好吃懶做,打牌賭博吸食鴉片,把家裡的古董偷拿著出去變賣,一個個全都是沒有出息的廢物。在曹禺的眼中,這徐家雖然破敗了,但是面子還得要,客廳很是講究,一切都布置的古色古香……曹禺寫《北京人》中曾家客廳的環境,一定是與北平的徐家有關聯。

曾皓-董行佶飾 [北京人藝1957年演齣劇照]

而戲中老太爺曾皓的形象,同樣有徐家這位晚清遺老的影子,當然,更有著曹禺的父親萬德尊的影子,軍人出身的父親自大總統黎元洪下野後,從此賦閑,不再出仕,在天津做了寓公。

愫芳-舒綉文飾 [北京人藝1957年演齣劇照]

對於主角愫方的形象,曹禺花費的筆墨最重。他本人也袒露心跡,愫方主要是根據他的第二任妻子方瑞刻畫寫出的。方瑞本名叫鄧譯生,1940年夏日,方瑞從安徽來到江安看望學習話劇的妹妹鄧宛生,可巧的是,表哥方琯德也在此上學,方瑞暫住在表哥方琯德家。在這個院子里同樣還住著曹禺和吳祖光,方瑞端莊的面龐、內秀文靜的性格留給曹禺的印象極深。日久生情,二人默默相愛。

女主角為什麼叫愫方?「愫」是取了方瑞母親的名字方素悌中的愫;方是她母親的姓。方瑞的母親是方苞的後代,方瑞的曾祖一輩上乃史上有名的安徽金石篆刻家、書法家鄧石如。方瑞的文靜和個性是曹禺寫愫方的根據。

「方瑞的個性是我寫愫方的依據,我是把我對她的感情、思戀都寫進了愫方的形象里,我是想著方瑞而寫愫方的。把她放在曾家這樣一個環境來寫,這樣,愫方就既像方瑞又不像方瑞了。方瑞的家庭和愫方的家庭不完全相同。她的妹妹鄧宛生和她性格不一樣,是很開朗活潑的,當時是一個很進步的學生。劇中袁圓的性格也有她妹妹的影子。沒有方瑞,就寫不出愫方。」曹禺這樣解釋關於愫方與妻子方瑞之間的這種微妙的互為借鑒關係。

曾文清-藍天野飾 [北京人藝1957年演齣劇照]

曹禺是觀察生活、塑造文學形象的高手,對劇中的大少爺曾文清,曹禺在他身上賦予了種種希望、無奈、失望和沮喪,以致精神的墮落。在現實中,對於曾文清這樣的人,曹禺見過的太多了,可以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前文提到的清末遺老徐家的少爺們,百無聊賴,賭博抽大煙,變賣家中的古董文物,有曾文清的影子。而在《北京人》中曾文清深更半夜抽大煙,則是曹禺在自己家中的真實所見。

曹禺有個哥哥叫萬家修,是學法律的,但習染上了抽鴉片煙,父親萬德尊一怒之下把他的腿踢斷了,即使這樣,惡習依舊改不了,一次他抽大煙被父親發現,萬念俱灰的萬德尊「撲通」一聲給他跪了下來,「我是你的兒子!你是我的父親!我求你別再抽了!」這些親眼所見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被曹禺真實地寫進了戲中,如曾皓見文清偷吸鴉片,老爺子跪下向兒子求情的情節。

江泰-刁光覃飾 [北京人藝1957年演齣劇照]

最後再說一說戲中性格最幽默最有色彩、但是也最能看清楚曾家大廈將傾倒的女婿江泰。作為曾家的乘龍快婿,江泰雄心勃勃,總是認為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以挽救曾家的衰落。這個人嘴上的功夫很是了得,吹氣冒泡,夸夸其談,出言無所顧忌,但是官場失意,能耐不大。曹禺接觸過這樣的人,抗戰時他在四川的一個小城,遇到過一個留學法國的學生,此人即寄住在岳丈家,一派樂天,每次見到曹禺,東拉西扯,談天說地,高興之極。

對一部文學作品做何解,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認識角度,晚唐李商隱一首《錦瑟》,究竟所表達的真實指向是什麼?上千年來解者紛紛,即使在今日亦復如此,可謂詩無達詁。對話劇《北京人》,曹禺則認為,朋友和評論家們的解釋與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坦然承認,對作品做何解那是評論者的事情,他本人在寫作時並沒有上述那些危言聳聽的高論,這個戲是要告訴人們不應該壞,舊世界應該打倒,於是地也震了,山也搖了,一個新的世界就要創作出來。如果主題先行,而沒有鮮明的形象,沒有活生生的人物,也照樣是寫不出來。

曹禺的摯友、曾為他在《文學季刊》上發表劇本《雷雨》的靳以,當年看到《北京人》之後,興奮地著文說道:這是一本書,一齣戲,可是故事卻存在我們廣闊的人海里,那些人物都活生生地在我們身邊。不是有那些忘記了生而想著死的老頭子,那樣懶惰無用的廢人,有那樣潑辣毒狠的婦女,還有那可憐無告的老小姐嗎?靳以對曹禺現實主義風格的寫作手法簡直是再熟悉不過了,他知道,曹禺從很小的時候起便養成了觀察生活的習慣,體察他所接觸到的那些形形色色人的性格特點、心理特徵及舉止作態,一顰一笑,並將這些人加以綜合分類,用凝練的筆法塑造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在此之前,曹禺的三部曲《雷雨》《日出》和《原野》,無不顯現出曹禺對真實生活的觀察與提煉,顯示出曹禺熟練駕馭人物、刻畫文學形象的功力。

曹禺窮其一生,孜孜以求探索戲劇文學的奧秘,以新的思維、新的形式創作了一部部傑出的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問世達70年之久,至今無任何作家無任何作品能出其右,除了曹禺的作品,還能有誰的戲能夠使藝術家們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這一層意義而言,《北京人》不失為一部傳世傑作。

「當時我有一種願望,人應當像人一樣活著,不能像當時許多人一樣活著,必須在黑暗中找出一條路子來。」——曹禺


推薦閱讀:

「老師,我要偷我的考試題」《青春禁忌遊戲》請入局
如何評價改編自同名話劇的電影《你好,瘋子!》?
意猶未盡的「不眠之夜」
愛人,剝開我,摘下我。
做最堅強的人 看最破碎的戲,談音樂劇《西貢小姐》和《貝隆夫人》

TAG:作家 | 文學家 | 話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