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迎來生物醫藥芳華時代,如何講好創新轉化故事

生物醫藥行業被看好為最可能誕生下一個BAT的行業。近三十年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被當做21世紀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目前正處於生物醫藥技術集成化、產業化的初始階段,預計2020年後將進入增長期,並逐步成為經濟的主導產業。

在生物醫藥投資領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開啟,激生了資本市場對生物醫藥板塊的第二波追捧浪潮,生物技術股表現明顯超出標準普爾500。

華人科學家的生物醫藥研究也大放異彩,尤以美國耶魯大學UTC癌症研究教授,免疫學、醫學(腫瘤學)和皮膚病學教授,耶魯癌症中心免疫學部聯合主任陳列平為突出代表,因其在癌症治療中發現PD-1/PD-L1信號通路的重大突破,2013年被Science雜誌評為當年最為重要的科學突破;今年4月獲得拉斯克大獎(Albert Lasker)提名,此獎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並於今年6月赴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受邀在諾貝爾研討會上做學術報告。

同期,陳列平教授在受邀參加的4月9日上海舉行的首屆全球華人科學家創新轉化30人高峰論壇暨 「2018年全球華人科學家·卓越創新轉化獎」發布會上,被頒發了2018年「全球華人科學家·CST卓越創新轉化獎」,此獎用以獎勵在重大疾病的基礎機制中有突破發現並積極推動臨床應用的華人科學家。

該論壇由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客座教授、美國CST亞太總經理董增軍,耶魯大學癌症中心免疫學、腫瘤學和皮膚病學教授陳列平,美國南卡醫科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系主任、腫瘤內科教授李子海,微芯生物首席科學官、總裁魯先平, 美籍華人科學家、中美冠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余國良,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兼GenEros健艾仕董事長傅新元等十人發起,由全球華人生物醫藥創新轉化30人高峰論壇籌委會主辦,CST全球創新和轉化合作中心承辦,BayHelix百華協會、CCG全球化智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療與伴隨診斷專業委員會(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院校企業創新創業聯盟協辦。

在市場和政策的齊頭輔助下,生物醫藥行業正迎來她的芳華時代。30位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有擔當的科學家、有情懷的企業家、有遠見的投資家們及青年才俊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如何提升全球華人科學家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如何迎接華人科學家面臨的全球機遇與挑戰,如何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轉化突破,為講好生物醫藥大國崛起的故事添磚加瓦。

董增軍為陳列平頒發2018全球華人科學家·CST卓越創新轉化獎

做有擔當的科學家

「華人科學家近年來活躍在全球科研舞台上,成績斐然,但與驕人成績不相對應的是華人科學家的發聲,我們不擅長將論文中複雜的術語轉化成通俗入理的概念普及大眾。科學家不僅要會做科研,也要會講故事。」論壇上,陳列平教授談及自身遺憾時說道。

講好故事的觀點引發諸多同感。奧博資本亞洲創始合伙人、百華協會創會主席王健表示刻板觀念需要轉變,國人一向不以講故事見長,甚至這種才能被冠上「忽悠」之名。固有觀念導致我們以為只有兩種人--能吹的和苦幹的,但說和做的地位同等重要。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副主席、寬資本董事長關新強調:講故事是一個好傳統,面向後輩、面向國際、面向下一代,輸出怎樣的文化或許才是真正貢獻的價值;講故事是一門大學問,猶太人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鑒,中國發展日新月異,中國故事也應該被傳揚。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蔣青雲教授則提出一個新定義--戰略科學家,能從具體的科學研究抽象到戰略的哲學思維,並最終上升為價值觀,實現最終成果導入市場的目標。

數據顯示,「十一五」、「十二五」以來,國內新葯創製重大專項投入了大約128億人民幣支持創新藥物研發及創新能力建設;促進一批創新品種實現上市銷售,形成以創新為核心的產業發展趨勢。在國家醫藥政策的強烈號召下,大批華人科學家投身創新醫藥行業,這些人才擁有國際水平的能力和眼界,熟悉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逐漸成為中國醫藥創新行業的中堅力量。

科學家如何營銷自己,如何更好的打造個人形象,已經成為促進科研成果創新轉化關鍵。如同陳列平教授受邀6月份在瑞典的諾獎講堂一樣就是最好的證明之一。科學家不僅以技術實力說話,同時要用話語展現科研成績。兩者的結合或許應成為日後華人科學家修行的必修課。

做有情懷的企業家

「2011年《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得了惡性黑色素瘤,認命地說『這個病全世界都沒轍』;到2015年,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患了同一種病,在接受包括免疫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後獲得『臨床治癒』。」美國CST公司亞太區總裁董增軍生動講述了腫瘤免疫療法突破書寫的「同病不同命」的轉折並表示,正是這種普惠大眾的情懷,CST一直致力於聯合國際頂級高校復旦、MIT實現院企合作,借鑒和分享成功經驗;集合有識之士發起高峰論壇,搭建直接有效的對話平台;在論壇外,成立CST 全球創新和轉化中心,以建立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家的「三家一世界」的生態系統。

企業家的情懷也觸動了中美冠科執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余國良:如今活躍在各個行業的企業家,有一種情懷--學以致用,如何將自己的專長轉化為更大的社會效益。做科研可以抓住一個小點鑽,做企業卻必須有全局觀,必須以實際效益導向。生物醫藥行業尤甚,造能治病的葯,造用得起的葯,造有價值的葯,不僅僅滿足於「中國製造」,更要達到「中國創造」。

被稱為「新葯研發鬥士」的魯先平博士以「中國原創新葯的拓荒之路」為演講主題。早在2015年,他創辦的微芯生物宣布: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抗癌新葯西達本胺獲准全球上市,標誌著我國從此有了自主研發的原創新葯,實現了中國製藥從「仿製」到「創造」的零突破。

「中國有著7000多家的製藥企業,數量全球第一,製劑生產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葯生產能力全球第二,卻在原創葯研發生產上遠遜於他國。」魯博士表示,「我們的情懷很簡單--改變中國原創新葯產業的現狀,堅持原創、優效,做老百姓吃的起的中國原創葯!」

但任何時候只唯心得論情懷是空虛的,情懷必須落腳在實幹上,一端系產品,另一端系著大眾,才是行業興盛的趨勢。

做有遠見的投資家

「中國是製藥大國,醫藥市場位列全球第二,但目前80%以上的市場是仿製葯,創新葯在全球只佔6%,中國的創新葯才剛剛起步。但我們的勢頭良好,短短5年時間,新葯研發速度提升5倍,1.1類新葯從22種增加到了上百種。一方面得益於中國的醫藥市場潛力大,另一方面是國家政策吸引大批海外華人回國發展。」 具有資深投資經驗的王健提到國內生物醫藥投資前景時非常有信心。

王健同時提到投資一定不能跟風口,投資任何產業是建立在對行業的了解,對國情的把握,對趨勢的分析上,而決不能急功近利。他表示:目前生物醫藥投資行業有三個挑戰也是機遇,一是結合中國疾病行情,不同國家行情迥異,比如美國胃癌案例少導致需求也少,或者同一腫瘤不同地區發病因素不一,黑色素瘤在美國多是暴晒,中國則不是,臨床用法和反應機理存在很大差別,可以針對老百姓的高發病種,比如糖尿病、乙肝、癌症等對症下藥;二是結合社會人口趨勢,明顯的問題就是老齡化,與之帶來的包括心血管、骨骼等多方面的疾病需求上漲;三是結合城市生活習慣,比如習慣干農活、體力活和待辦公室的人群的常見病症分類;最後是結合技術發展趨勢,將新進技術適應到本土資源和環境中。

泛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劉持金認為小幣值或稱迷你幣值企業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往往集中在一款或幾款藥物中持續發力,市場面窄,轉型過程中需結合產品戰略和融資戰略。產融結合是中國特色,但是是否真的做到有機結合、高效結合、系統結合,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

北京三元基因創始人兼董事長程永慶持樂觀態度:深水養大魚,市場需求決定產業發展,中國龐大的市場勢必會是生物醫藥最好的基地。利好的政策,高效發達的資本市場,先進研發的技術,促使新商業模式誕生。而目前小公司的優勢就在於試錯。投資家至少需要的是判定技術場景,識別行業前景的方向。

」卑微的開始是最好的成長起點「,企業成長的時候不可能避免問題,關鍵是如何理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這也是投資人應該看重的特質。

CST公司亞太區總裁董增軍總結道:「要打破『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預言,培養並發揚同胞之間的英雄相惜、通力合作、互為促進的精神,新葯的創新轉化是一個多學科,多行業的各種人力、資源互相銜接又內向的行業,需要開放自由的政策和市場奠基,需要有興趣的科學家鼎立研究,需要有情懷的企業家保駕護航。和則創,合則達。」

(本文引用皆根據2018年4月9號舉辦的「全球華人科學家創新轉化30人高峰論壇」上嘉賓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電腦組裝好後,按開關沒反應是怎麼回事?
可控核聚變究竟有多重要?
乾貨總結【分子-細胞-代謝 生物學基本知識網路】
搜索指令對於SEO從業人員的重要性
神州數碼、易華錄、銀江股份、航天科工四家各自有自己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從目前來看,最成熟的是哪家?

TAG: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