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吃瓜」群眾紛紛吃不動的時候,那可能只是錯覺!
最近,我們在討論社會熱點話題的時候,總會發現,某一類型的話題會在一個時段內頻繁地爆發,比如幼兒園虐童事件、校園裡導師道德事件等等,這時候網路圍觀的「吃瓜」群眾可能就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怎麼最近總是發生這種事情啊,這個社會怎麼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種感覺有時可能僅僅是一種錯覺,現實中可能並沒有發生這麼多的負面事件。
不相信嗎?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
你認為乘坐哪種交通工具更加安全?火車還是飛機?
我想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火車了,坐火車比乘坐飛機更加安全啊。但是,事實上,飛機的事故發生率卻要遠遠低於火車的事故發生率,也就是說,乘坐飛機要比乘坐火車更加安全。
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呢?究其原因,是一種被稱作「可獲得性啟發偏差」的「心理陷阱」干擾了我們的判斷。
可獲得性啟發偏差指的是,人們傾向於根據某個事物在自身記憶中的易提取程度來評估其出現的概率,即更容易被回憶起來的事物通常會被判定為更頻繁地出現。
我們還以剛才的測試為例,在生活中,一旦出現了飛機失事的情況,電視、報紙等媒體通常會將其作為頭條消息進行重點報道。這就意味著,人們會看到、聽到很多這方面的相關報道。因此,當要求比較飛機與火車的安全性時,人們自然會更加容易回憶起關於飛機失事的相關報道,從而傾向於認為乘坐火車更加安全。
產生可獲得性啟發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的大腦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如果把人類比喻為一台計算機,那麼在本質上,人類的心理活動過程就是一種信息加工過程。具體來說,我們時時刻刻都需要從外界攝入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心理加工,以便能夠從信息中提取重要的知識,以此來指導自身的日常行為。
但是,外界的信息輸入量通常是近似於無限的,而人類大腦的信息加工能力卻是有限的。因此,為了避免大腦「過勞死」,人們就時不常地讓大腦也偷偷懶,比如藉助於一些經驗法則來對信息進行「不經大腦」的「自動化」加工。一般情況下,這種「思維捷徑」確實能夠幫助人們更加高效地加工大量信息;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境下,過分依賴於「思維捷徑」卻可能會對人們的日常判斷產生誤導。
一般來講,如下幾種情境容易誘發可獲得性啟發偏差。
- 接近性:某事物越是最近發生過,就越容易被經常想起,也就越會被判定發生的概率高。
- 新異性:越是新奇怪誕的事物,人們對其關注的程度就越高,從而更容易記住或回憶它,並高估其發生的概率。
- 生動性:越是表現生動的事物,人們記得越是牢固,也就越容易認為它經常發生。
- 情緒性:人們對事物的記憶往往會與該事物所引起的主觀情緒體驗相結合,這樣一來,一旦當該種情緒體驗再次出現時,人們也就更容易回憶起與情緒體驗相關聯的事物。
- 想像性:人們對事物的主觀想像有時也會被錯誤地當作是記憶的一部分,越是容易被想像的事物,想像的內容就越豐富、生動,而這種摻雜了想像內容的記憶會誘使人們錯誤地判定該事物發生的概率較高。
如何規避或減少可獲得性啟發偏差的消極影響呢?一般來說,設置多元化的信息獲取渠道,能夠使你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以便使你的錯誤判斷能夠有機會得到周圍人的及時糾正,從而真正做到「兼聽則明」。
不過,值得警醒的是,伴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發依賴於網路平台,比如微博、微信等來獲取信息,這種「虛擬」的信息獲取方式可能會「放大」可獲得性偏差的影響。
我們分析一下,在網路平台上傳播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一些二手信息,其中,有很多信息甚至是來源不明的,其真實程度有待確認。更重要的是,在網路平台上傳播的信息量看似龐大,但信息內容的重複率同樣較高,大多只是對於同一信息的簡單轉發或複製。
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員課題組發布的《2013中國大學生「微博」發展報告》顯示,以新浪微博平台為例,微博內容的原創比率不足40%。這就意味著,我們可能會因為周圍人的影響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我們從不同的網路渠道所獲得的信息,很可能都只是同一個故事。一旦周圍人都這麼說,你就會愈發信以為真;而當更多人相信它時,其影響也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放大。
綜上所述,可獲得性啟發偏差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陷阱」,它極易誘使人們對某些事物的發生概率做出錯誤的估計。因此,我們平時在討論一些社會熱點話題時,應該儘可能的全面搜集和分析多渠道多信源的參考信息,在此基礎上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這樣才能還原事件的真相,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斷。
作者:李昂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推薦閱讀:
※細菌之間,有個能「打電話」的區域網
※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廖方宇主任蒞臨ZDNS調研指導
※小失誤成就「大收穫」,讓我化腐蝕為神奇
※請善待實驗動物!丨世界實驗動物日
※世界地球日 | 地球地球,請問你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