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 3 - 1955年前的流行樂明星

1955年前的主流流行樂壇,主要活躍著Bing Crsoby、大樂團(the big bands)、歌唱組合(singing groups)和Frank Sinatra等音樂人。

我們繼續探討主流流行樂(Mainstream Pop),那麼20世紀20年代到1955年間的主流流行樂聽起來是什麼樣子呢?這裡將會提到一些音樂人,我鼓勵你去找一些他們的歌來聽,網上也有大量資料供你檢索。

20世紀上半葉,最成功且最具影響力的藝人之一就是Bing Crosby。現在人們或許有點把他遺忘了,但他絕對是顆耀眼的明星,也是第一批歌手中,真正會使用麥克風的先鋒之一。在Bing Crosby之前的歌手,要麼沒有使用過麥克風,要麼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所以他們的嗓音必須要響徹全場才行。他們要有一副大嗓門才能與管弦樂隊配合演出,未必是唱歌劇的嗓音,但必須有很強的穿透力。隨著麥克風的發明,唱得大聲就不太重要了,把麥克風置於嘴邊,就可以淺吟低唱了。但是麥克風的使用,需要一些其他技巧,Bing Crosby就是首批開發這些技巧的歌手之一,他的聲音給人一種親近且浪漫的感覺。Bing Crosby更像人人都愛的大叔,打高爾夫,用小煙斗抽煙,身著漂亮的針織衫,看起來毫無危險性。就像在感恩節或聖誕餐桌上,在夏天野炊時,喜聞樂見的和善大叔。這就是他塑造的形象,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主持一檔全國廣播節目多年,是電影里的常客,在40到50年代發行了一系列暢銷唱片。熱門歌曲有1938年的《Ive Got a Pocketful of Dreams》,1940年的《Only Forever》,1944年的《Swinging On a Star》。著名唱片《White Christmas》在1942年和1945年均獲得榜單第一。所以,至少在二戰前,Bing Crosby都是主流流行樂的代表性人物。

關於主流流行樂,我們還要提到貫穿於爵士樂史中的大樂團(the big bands),比如Paul Whiteman的樂隊是早期很重要的一支大樂團。有趣的是,他們基本不唱歌,只是演奏。就像今天夜店裡的伴舞樂隊一樣,為了把人們留在舞池中而不停演奏。當時的著名樂隊還有單簧管大師Benny Goodman的樂隊,Tommy Dorsey、Jimmy Dorsey 和Glenn Miller各自的樂隊。在非裔美國人的圈子裡,有Duke Ellington的樂隊和Count Basie的樂隊。在這個時期,黑人依然被施行種族隔離。白人樂隊和黑人樂隊分別在不同場館演出,少有重合。如果你想窺見大樂團的風貌,我推薦1942年年度第一單曲、Glenn Miller Orchestra 的代表作《String of Pearls》。

當時還有很多歌唱組合(singing groups),比如三個來自明尼蘇達的姐妹組成的The Andrew Sisters。她們的和聲某種程度上借鑒了大樂團管樂的風格,聽起來像薩克斯、小號或長號之間的配合。她們最重要的作品是將Glenn Miller的《In the Mood》填詞後進行演唱,從中能聽出人聲與大樂團管樂技巧之間的聯繫。其它作品有1938年的《Bei Mir bist du Schoen》、1943年的《Shoo Shoo Baby》和1945年的《Rum and Coca Cola》等。The Andrews Sisters經常參與Bing Crosby的電台節目並與其合作,令我記憶猶新的一首是《Don』t Fence Me In》。另一個組合The Mills Brothers與Bing Crosby的合作方式則有些不同,他們由四位有黑人教會背景的非裔美國歌手組成,雖然生為黑人,卻有大量白人聽眾。如果人們因你的膚色覺得你更吸引R&B聽眾(以黑人居多),而事實上你卻有更多白人聽眾,我們稱該現象為crossover。1943年發行的《Paper Doll》和1944年的《You Always Hurt The One You Love》,使The Mills Brothers獲得了巨大成功。

儘管有以上的歌手和組合活躍於世,但是在大樂團盛行的40年代,器樂演奏才是重點,歌手不過是陪襯。在一場演出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器樂演奏,歌手站在外圍,偶爾吟唱作為一種調劑,此情形與我們熟知的搖滾樂現場截然相反。

從1945到1955年,最重要的歌手可能就是Frank Sinatra。Frank Sinatra曾為Harry James的樂團和Tommy Dorsey的樂團伴唱,但在1943年,他開啟了獨唱歌手生涯。當時人們認為Frank Sinatra一定是瘋了,一個歌手怎麼能脫離大樂團單獨生存呢?與Bing Crosby不同的是,Frank Sinatra很受女性歡迎,曾經有姑娘尖叫並暈倒在Frank Sinatra旁邊,我們稱呼這樣的樂迷為Bobby soxer。當後來的姑娘們為Elvis或Beatles瘋狂時,你會發現,這早就發生在1943到1945年間的Frank Sinatra身上了。Frank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合作過的大樂團,稱自己令人印象深刻的發聲技巧是從模仿樂手演奏得來的。顯然,Frank Sinatra是以青少年偶像的形式存在的,代表作有1945年的《Nancy (with the Laughing Face)》、1948年的《All of Me》和《Ive Got a Crush on You》。《Nancy (with the Laughing Face)》這首歌有個有趣的故事,它原本專門為女孩生日聚會所寫,然後插入不同的名字使之個人化。當Frank Sinatra在女兒Nancy的生日聚會上聽到這首歌時,他以為是專門寫給他女兒的,於是流著熱淚表示一定要錄製這首歌。當然,故事可能是虛構的,但這首歌成了他的熱門單曲。鑒於Frank Sinatra取得的成功,彼時出現了很多模仿者,作品有1951年Johnnie Ray的《Cry》、1953年Tony Bennett的《Rags to Riches》、1954年Eddie Fisher的《Oh My Papa》、1950年Patti Page的《Tennessee Waltz》和1951年Les Paul and Mary Ford的《How High The Moon》。

最後我們列出一些20世紀20年代到1955年的主流流行樂藝人: Bing Crosby、The Andrew Sisters、The Mills Brothers、Frank Sinatra、Johnnie Ray、Tony Bennet、Eddie Fisher、Patti Page、Les Paul and Mary Ford以及大樂團們。下節課我們會仔細研究下Les Paul and Mary Ford、吉他手Les Paul的偉大創新及一些其它內容。

【譯者注】本文中提到的樂團/樂隊均為the big bands(大樂團)。以下為維基百科註解:大樂團(英語:Big band),又譯大樂隊,是演奏爵士樂的樂團,流行於美國1930年代初到1950年代末。大樂團的編製通常有10到25位樂手,包括演奏薩克斯風、小號、長號、鐵琴的樂手,還有歌手以及負責節奏樂器的樂手。大樂團所演奏的音樂多經過改編,且會依照事前預備好的書面樂譜來演奏。唯有當編曲者指定時,才會有樂手擔任即興獨奏。


推薦閱讀:

TAG:歐美流行音樂 | 流行樂PopMusic | 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