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安排的興趣, 是培養一種堅持的精神

上周末,帶著兒子參加萬國擊劍館舉辦的比賽,場館裡參賽學員很多,三個場館都是比賽賽場,同時進行著幾十場小組賽。

賽場中家長也很多,整個二樓觀看台上圍滿了家長。 有的家長看起來很急切,有的家長則很輕鬆。

以前對擊劍規則不太了解,感覺勇者就會勝。這次在二樓耐心的觀看了兒子小組全程比賽,在小組賽中,最終兒子以5局4勝,但在後來在淘汰賽的第二輪中以10:7比分落後而被淘汰。

通過這次比賽感觸有幾點:

1. 兒子有主見了,對個別結果敢於向裁判提出自己的異議。

2. 精神上更頑強,有幾局都是在大比分落後的情況後,最後反超對方。

3. 擊劍比賽的確不是勇敢就能贏得勝利的,需要技術及發現對方弱點。兒子有好幾次在被對方逼的節節後退過程中,突然很溫柔的擊中對方而贏取一分。

比賽結束後,兒子從技術的角度總結了最後失敗的原因,分析以後在實戰中的戰術,看來兒子對比賽結果很在意,當然我也安慰他,我們以強身健體為目的,不要太在意比賽結果。心中竊喜兒子已經對擊劍比賽結果很在意,說明他已經進入了狀態。

兒子上的幾個興趣班,基本上都堅持下來。回想一下歷程,在兒子不知道自己明確興趣時,對我們為他安排的「興趣」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

1. 「我同意」

在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覺得以強身健體的目的來培養他一項體育愛好,但是兒子自己也不知道喜歡哪項運動,記得當時在為兒子選擇運動項目時, 試聽了籃球,足球和擊劍,最終兒子對這些都不是很有興趣,尤其討厭籃球。 在三項運動中,只是對擊劍的態度是"不反對" , 最後我們為他選擇了擊劍這項運動。

2. 「我完成」

在兒子學習小提琴過程中,最初在學校集體學習了一年多。每周一節課,老師沒有任何要求,我們對學習情況掌握不多,這一年時間有點耽誤。 第二年開始一對一上課,兒子媽媽也每次陪著上課,這樣可以了解一些小提琴知識,回家做一些監督和指導。

小提琴老師的要求明顯比學校里要嚴格,每周末一次面授都後,都有一些作業條目,要求每天練習一遍,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負擔,擠壓了他玩的時間,初期都是兒子媽媽催促,「該練琴了」,「別看電視了,去拉琴去」,初期兒子大多都是拖拖拉拉,有時還很抵觸,時不時說出來「我給你們練,好了吧」,後來慢慢過渡到「等一會,我去拉琴」,這明顯是一種完成作業的態度,帶著無奈和不情願。

3. 「我在意」

在兒子學習擊劍過程中, 他自己很辛苦,我們也需要陪著,雖然每周一次,但是每次光去擊劍館路上就要花3小時,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一年四季幾乎沒有中斷過,一晃堅持了3年。

兒子上的萬國擊劍培訓中心,年初又開始為下一年度學員做登記了,我們把這個選擇權利讓給了兒子,以前都是我和兒子媽媽做的決定,當時兒子回答說,他要考慮考慮,後來兒子最後的決定是,下一年度還希望繼續上擊劍,這是兒子「在意」擊劍這項運動了,這也是作為父母希望看到的一面。

4. 「我追求」

兒子目前還沒有對某項興趣表現出來"我追求"的狀態,希望為他安排的這些「興趣」能在他以後獨立的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堅持,變成他真正的「興趣」,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培養他的堅持精神。

文章首發公眾號「幸福地伴隨」(ID :happy_follow)

推薦閱讀:

珠峰路途有200多具屍體,此外還有座難征服的山
籃球對你意味著什麼
為了錢,做不喜歡的事,值得么?
16個小絕招,讓女人長期對你保持興趣

TAG:家庭教育 | 興趣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