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有房的愛情,最終還是死在中式婚禮上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作為網易的招牌原創欄目,我們總在試圖用不一樣的想法和角度看待問題。影視、教育、職場、百科、生活,我們大概么都會一點。
我們很少灌雞湯,寫的文章大都很有用。
歡迎大家來找我玩兒,在公眾號槽值對話框輸入「闢謠」,我們還準備了驚喜等你。
——————————————————————————————————————
「那麼我宣布你們結為夫妻。」
電影《阿甘正傳》最後,珍妮終於答應了阿甘的求婚。
兩人的婚禮,設在自家庭院里,一位神職人員、少數親友,一切從簡。
熒屏里的婚禮簡單純粹、無限美好,現實中的新人們也無不精心琢磨婚禮的每一個步驟,想給自己的終生大事來場100分的開幕式。
可時下洋氣的中國式婚禮常常走偏,或將兩個人一生的約定雜糅成一場不倫不類的儀式,或在婚慶司儀千篇一律的流程下被折騰得疲憊不堪。
娶親大戲成食堂婚禮
美國作家Josh說:「要真正了解一種文化,你需要把那裡的婚禮、葬禮和小孩滿月禮都參加一遍。」
一向以「禮儀之邦」著稱的中國,將結婚的儀式感發揮到極致。
傳統的中式婚禮每一個細節都有講究:從紅幔翠蓋的娶親花轎,到迎親隊伍中的旗羅傘扇,再到洞房門檻上寓意著「保平安」的馬鞍,以及富家女子出嫁時絕美的鳳冠霞帔。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從先秦到晚清,《周禮》中的「六禮」的規程缺一不可。
婚禮過程中的細節,足見人們對這場儀式的看重。
而在西方,基督教徒的婚禮要在教堂內由牧師或神父主持,禮成之後才能正式結為夫妻。
教堂婚禮神聖而莊重,新婚夫婦要對上帝和聖經發誓,無論貧窮富貴,疾病還是健康,始終忠誠於伴侶,直到死亡將兩人分離。
整個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儀式,更是一份帶著信仰和虔誠的承諾。
中西兩種形式的婚禮相互獨立的局面,到1927年底的「蔣宋聯姻」時發生了轉變。
蔣介石與宋美齡全國矚目的婚禮,採用剛在中國興起的西式「文明婚禮」與傳統婚禮結合的形式。
紅衣換白裙,八抬大轎變汽車,一時間引得達官貴人們紛紛效仿。
改革開放之後,西方文化迅猛傳入,生活在城鎮的中國人最終選擇了延續「蔣宋聯姻」的儀仗。
披著雪白的西式婚紗行「六禮」之實的「中西合璧」式婚禮,逐漸演變為當今的主流形式。中國婚博會2016-2017年的訂單顯示,全國定製婚紗比例從20%上升到45%。
而央視一項「婚慶調查600戶」的結果顯示,北上廣地區真正採取地道中式婚禮或西式婚禮(上教堂)的比例均不到5%。
今天的中國式婚禮飽受詬病,最重要的原因或許在於,這種不成熟的中西融合使婚禮變得更像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
結婚被清晰地劃分為兩步:先在民政局登記,再擇良辰吉日另演一場娶親大戲。
於是,中國夫妻舉行婚禮時大多過了剛「扯證」的新婚燕爾,也有人抱著孩子補辦婚禮。
大多中國人,尤其是老一輩父母的眼中,婚禮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儀式,不僅是女孩子們穿上婚紗的夢想、夫妻恩愛的體現,還有更多其他的意圖。
「婚慶調查600戶」顯示,在中國新人操辦婚禮的意圖中,這四項位列前茅:
1.回收自己付出的份子錢;
2.擺闊氣,在親友中有面子;
3.大操大辦是當地傳統習俗;
4.人生大事,不能簡單行事。
一項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不願意舉辦婚禮,理由是太麻煩。
他們認為,「中國式婚禮,重點本來就不在新人身上,重點是辦婚家長的面子、隨禮來往的人際、席間朵頤的觥籌、洞房出格的放肆。」
西方是教堂婚禮,東方是祠堂婚禮,現在成了食堂婚禮。
「大家在一個食堂裡面,搭出一個類教堂的玩意兒,有一個偽裝成牧師或者神父的傢伙叫主持人,說的話比新人還多,然後開始堆花,然後拍照,發朋友圈。」
婚禮衍生出了許多除「見證愛情」之外的其他含義,在婚禮中,新人和親友獲得的幸福感漸漸敵不過疲憊感。
昂貴浮誇的婚慶策劃
「面子工程」和大操大辦的思想,讓中國的婚慶公司有了可乘之機。
2016年,中國婚慶行業年收入約為800億美元,相當於荷蘭去年十分之一的GDP。
從拍婚紗照、婚禮現場、到後期製作,婚慶公司在喜事一條龍服務上賺得盆滿缽滿。
在中國辦一場像樣的婚禮需要花多少錢?
2017年中國某婚戀網站數據顯示,男人對婚禮的整體預算大致在4-6萬,女性約6-8萬。但近70%賬單都超出了預期。
目前北京新人在婚禮上的花費(不包括婚房),約24.8萬元,相較之下,北京人均月薪僅為9791元。兩年工資結一次婚,這波不虧。
而最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10月8日,黃曉明與Angelababy在上海展覽中心全球直播的大婚典禮。
婚禮名稱「AH」甚至被收入百科詞條,記錄了當天彙集的「娛樂圈半壁江山」以及新娘從頭到腳的高級定製款服飾。事後有媒體曝出,這場婚禮的花費高達2億元人民幣。
雖不是人人都有黃教主的大手筆,但大多中國人都肯為自己的婚禮下血本。
只是花錢還能接受,真正讓人頭疼的是儀式從操辦到表演,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山西的一位新郎被在主持人邀請上台時,擦了額頭上的汗珠長舒一口氣,對著記者說:「好多天沒好好睡覺了,再過兩小時就解脫了。」
哪裡怕麻煩,哪裡就有商機,選擇婚慶公司代辦婚禮既省心省事,又不搭人情。
超過一半新人願意讓婚慶公司承包他們約定終身的儀式,由此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婚禮程序。
首先,婚紗雖然是西方人的發明,但婚慶公司的「婚紗攝影」卻是一項中國特色。
「新郎在婚前看見新娘的婚紗會帶來厄運」,是西方人眼裡的一項禁忌傳統。但作為婚禮現場必需的海報元素,拍攝各色風格的婚紗照早已成為婚前的必經之路。
過去,由「蔣宋聯姻」帶來的風氣,中國人也會在婚禮前穿著婚紗拍一張珍貴的訂婚照。隨著照相成本的減低,標準化的婚攝攝影應運而生。1993年,一大批台灣婚紗攝影公司進軍大陸,從此遍地開花。
中國新娘為了拍攝一整本動人的婚紗照,可以在冰天雪地里光著臂膀,換好幾套婚紗凹造型。有錢的可以到國外來一場浪漫的旅拍,沒錢的可以在婚慶公司的影樓里環遊世界各地的地標建築。
當然,西方人也拍婚紗照,但他們更側重於儀式現場的紀實創作,即「婚禮攝影」。
目前,跟拍的業務也逐漸寫入了中國婚慶公司的收費項目中,但相比現場抓拍,婚紗照的難度顯然更低,價格也更親民。婚紗照這塊只有在中國才能賺到的金餑餑,依然吃香。
其次,市面上的婚慶公司參差不齊,中國人又很難割捨傳統婚宴上的「六禮」,這讓大多中國式婚禮變得千篇一律。
不少新人都認為,自己拋撒了巨款的婚禮並沒有應有的沉澱感。調查顯示,31%的婚慶公司用戶都對自己的婚禮「不滿意,感到與其他人大同小異」。
每個新郎都會變一個從打火機里抽出花的低劣魔術,雙方父母都會坐在舞台上接受新人的敬茶,每個新娘最後都會拋出自己的捧花。除了演員不一樣,情節都如出一轍。
今天我們在中國看到的婚禮流程,有的出自本土、有的出自西方,都是由婚慶公司選擇並固化的環節,並將其分類形成行業標準,最後交給主持人自由發揮。
主持人作為中國婚慶「四大金剛」(化妝師、攝像師、攝影師)之首,其作用相當於教堂里的神父。但他既不具備法律效力,也沒有宗教意義,拿錢辦事才是第一要務。
一場婚禮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持人的水平,黃曉明可以請來何炅謝娜,而許多人的司儀卻只能滿嘴跑三俗黃段子,惹得台下一陣尷尬冷場。
不過「大喜的日子嘛」,中國的新人大部分時候還是聽任婚慶公司的擺布,內心裡只是想趕緊結束,下台脫去自己的領帶和高跟鞋。
新人們需要儀式感升華愛情,婚慶公司只想要炫耀性消費。一場幾十萬的婚禮就在主持人的台本里匆匆而過,台下的觀眾早已開始享用大餐。
中國式婚禮越來越流於形式,更像是一個在眾多目光聚焦下的焊接儀式。
中國式婚禮陷入了瓶頸期,對於更加註重戀人關係的新一代,一場儀式真的必要嗎?
舉行婚禮真的必要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重溫一下西式婚禮上經典環節:
你是否願意這個男子/女子成為你的丈夫/妻子,與他締結婚約?
無論貧窮還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保護他、尊重他,永遠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的盡頭?
這個經典橋段如今也被搬到了中國婚禮的現場,拋去亂七八糟的繁文縟節,這個問題才是婚禮真正的核心。
我們賦予了婚禮太多雜亂無章的意義,才讓主角變得不堪重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拋棄了傳統的酒店式婚禮,而選擇更為私密的「旅行結婚」。
過去到三亞旅行結婚的新人僅有10多萬人。到2016年,這一人數已經增加至30萬,而主力則為90後新人。他們表示,有沒有人參加儀式不重要,只要有他/她在就足夠了。
還有的年輕人選擇了更為簡潔的「裸婚」,即只領結婚證,不辦婚禮,不拍婚紗照,不度蜜月的結婚方式。《法制晚報》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一線城市中有45.6%人贊成裸婚。
但這些瀟洒決定的背後,也不乏面對生活壓力的無奈。
黃磊在討論「婚禮真的有必要時」說,自己與妻子20年婚姻保鮮的秘籍就是儀式感。他直言,「如果有一天那個男的跟我女兒說沒有婚禮,我會跟我女兒說不要嫁給他。」
婚禮要不要辦,婚紗要不要穿,真正的關鍵在於結婚的兩個人。
比起怎麼結婚,和誰結婚顯然更重要。
用三毛的方式說:「如果我不喜歡,再簡單的婚禮也不辦;如果我喜歡,多繁瑣的儀式都不嫌。」
和變味的儀式說不,給文章點贊讓我知道,你也想婚禮能單純一點~
參考文獻:
[1] Teng Long:Males do not marry, women do not marry, baldness and old mythology?.BBC China Network,May 28 2008
[2] Emily Feng, Carlos Tejada:Chinese Social Reality and Marital Trends in Numbers.NYTimes,September 23 2016
[3] [美]明恩溥:大國與小民: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范兒[M].古吳軒出版社,2014
[4] 中國城市家庭消費調查:婚慶調查600戶:人算不如商家算,超出預算大有人在.CCTV特別節目
[5] 百合網:2017婚禮調研報告
[6] 網易數讀:奇葩的婚鬧習俗,折騰著各地的中國人,2017
[7] 孫震:70.7%受訪者呼籲抵制低俗「鬧洞房」[N].中國青年報,2014.11.18
[8] 王丹:七成90後不願辦婚禮,追求個性及經濟壓力為主因[N].天府早報,2016.8.3
[9] 湯亞文:平均花掉25萬!北京90後一場婚禮咋這麼貴?70、80後傻眼了.每日經濟新聞[N],2017.12.13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婚俗三茶六禮的由來
※她的普吉島婚禮讓我後悔,為什麼當年沒多掙點錢?
※出門紗怎麼選?婚禮流程怎樣更走心?她的復古婚禮處處充滿巧思
※婚房布置喜氣清新,她的採購清單堪稱2月最佳丨新娘購物車
※誓言久久海外婚禮巴厘島小講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