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章句一)讀書心得

大學與小學

以往讀《大學》篇,以為「大學」是士人君子事、乃至是君主事,與黎民之間有所隔閡:有學者為之,不學者則遵從另一套行事體系,與「大學」無關。並引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自彰,偶爾有沾沾自喜之味。

今次再讀,發現首章結尾就點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一是」、「皆以」更是雙重強調《大學》篇的普適性。《序》中也介紹到「三代之隆,其法浸備,然後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姑且不論三代之況真假,結合此兩者可以明白:大學人人可學,無中人以上以下之分,亦即無智力、才力上的要求。「大學」的普適性或許有兩個層面:一是與人人相關、一是人人可學。「以修身為本」點出「大學」的前一種普適性,大學之道貫穿於日常活動的終始,是行事之本。

但「大學之道」是否人人可學?《序》中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在朱子的理解中,對於「凡民」之子有才力上的要求,而天子之子則無。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學習「大學之道」並不預設天賦、才力,而是有其他方面的考慮。

而大小學所學的內容,在我看來有兩層次的差異:

1.小學通俗講是學習日常的行為規範與技能,也就是「俗」,偏向於個人式的陶鑄;大學則最終指向「修齊治平」,是將他者包含在內的學問。

2.小學是學而後能,「知其然」的教育;大學則教授「所以然」。從大多數凡民無需學「大學」來看,「小學」所授已能助人構建、維護日常秩序,滿足人之所「用」。這頗類似於亞里士多德對自己《倫理學》的說明:「許多人不需要學我的《倫理學》就可以在道德上做得很好了,學它只是為了明白道德的原理,並做的更好一些」。而小學大學入學之次序,可以看到從「用」到「體」的上升,這其中或許也蘊含著這樣的要求:小學是學習大學的前提、基礎。也正類似於亞里士多德對學生的要求:成年,品德高尚。

大學與政治秩序

再看大小學的內容,其所教所學皆是以心性、倫理為本,而擴至日用、政治,與今天教育所崇尚的內容頗為不同。教育作為國家根本之計,其核心亦反映整個共同體的存在根基:大學以修身為本,正對應國家的建構方式是基於倫理而非利益。這也無怪乎《孟子》開篇便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所以,要理解尊崇儒家的中國古代歷史,倫理的角度必不可缺。以前讀中國歷史,看到「君臣父子」一系列的關係頗感莫名其妙(尤其是看到賜死岳飛一類「君要臣死」的事件時);現在看來,是自己進入的角度不對,以己奪彼了。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政治是人的普遍事務」,一定程度上仍將政治引向了人之外。人的普遍事務與人本身終究是有所隔閡、區別的,現代國家與「人文主義」的訴求之間的矛盾或許在此可以找到一些解答。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開篇就羅列從「物格」到「天下平」的先後秩序,從「修身」到「治人」的本末關係。《大學》中構建起的政治秩序直接訴諸於對人本身的理解、對人與人如何發生關聯的考察,《大學》的政治秩序建構於人的主體性之上。

修身(或仁義)與利之間也不完全是互相排斥的,修身與技藝、義與利也各自構成了體用關係。但這兩對體用關係則只是作為補充出現在孔孟之中,《大學》中卻未提及。

兩種構建體系孰優孰劣尚無定論,但二者並非互相排斥。

明明德

大學之道首先提出三個標準:明明德、親(新)民、止於至善。

其中最為不解的是「明明德」,何為「明德」?如何「明之」?

宋明理學從理氣的角度來解釋「明明德」,但大學之道有其普適性,或許不需要繁複的本體論建構。「皆自明也」,曾子所傳的第一章落腳於一個「自」上。「自明」也,不從他處求。不僅是本身即有,且本身可自察明。

而明明德似乎有兩個層次,一是自明,二是明明德於他者(最大為「於天下」)。這就指明,明德是人所固有、人所共有,即大學之道普適性的第三個層面。大學之道根源於人所固有,且人皆可明之,因而皆可學之;而人之從事、政治之建構正基於此,故而與人的日常相關。

但是「明德」是什麼,如何「明之」仍未弄清。

德與仁

在鄭開《德禮之間》中提到,德的概念先於仁義等概念。仁智勇等道德概念起始時作為德的一個具體條目而歸於德之下,此時的德可以理解為一個寬泛的「好的品德」。

在孔子所著首章中未出現仁義禮智信等諸多德目,但明確的一點是,德或明德皆根源於人本身,不待外求。這一特徵被包含於後來的「仁」之中,並構成「仁」何以以為其餘德目之根基的基礎。

而曾子所傳的第一章中,對於德不僅僅是道德層次的理解。康誥、大甲、帝典所要陳述的更傾向於政治或統治合理性的維度,「明」更傾向於對外彰顯、表明之意,與「明明德於天下」相近。而「明明德於天下」與「天下平」的相近乃至相同,更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在《大學》首章中,還未直接提出以「仁義」等道德倫理來作為政治秩序的根基,而只是強調了人本身在社會秩序、國家秩序中的主體性與優先性。

更進一步,人的主體性在《大學》篇中並不直接與「仁義」等道德倫理相聯結。


推薦閱讀:

奈何橋上,等一世輪迴,我願用百年陽壽,換你一世芳華!
從民國到21世紀,個人與時代的博弈永不停歇
怎樣通過讀書來搭建自己的思維框架?

TAG:閱讀 | 四書章句集注書籍 | 四書五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