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我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原來人際關係都是負擔」
如果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更傾向偏安一隅,坐擁堅不可摧的人際網?還是衝上雲霄,享受隨時更換環境的快意人生?
前一陣子Jason向我推薦了《在雲端》這部電影,或許,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我們的人生觀。
男主Ryan是一位專門為其他公司提供裁員服務的職員。一年要花費300多天輾轉全國各家公司,坐在專設的辦公室,根據公司列出的幾頁紙的裁員名單,與裁員對象分別談話。面對職員聽到自己即將失去工作後的抱怨,辱罵,斥責,無助,Ryan可以始終保持著一副職場人士專業的做派:我很理解你,但是抱歉,這個職位將不再屬於你,你被解僱了。
在一次例行的裁員旅行中,Ryan認識了同樣因工作奔波的美女Alex,二人可以對哪家租車公司服務好,哪家酒店的服務周到,甜點可口問題交換意見,發覺對方出乎意料的合拍。
但是二人都沒有將關係契約化的意圖,更樂意維繫隨意自然的性伴侶關係。忙碌的時候各干其事,查詢彼此的日程表確定哪天可以在某一城市相見。用情時眼波流轉,醒來後看到對方因工作離開而覺順意自在。
Ryan從來沒有把自己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也不介意家人朋友能否為自己提供支撐。他看起來有些冰冷,對婚姻和承諾秉持著自己一貫的「第三方」視角:我看得到全貌,但我不願進入。
但同時,他又非常能夠體察人內心深不可測的情感。Ryan一邊用冷冷的專業用語告知50多歲的職員被裁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一邊敏銳捕捉到對方有著兒時未完成事業的遺憾,以及成為孩子的榜樣有多重要。
片中反覆出現了男主在不同場合下的背包演說:
如果我們把身邊瑣碎,生活大件,親近的人全部裝進背包,會怎樣?肩膀酸沉,負重難行。
移動的越慢,死的越快。
如果一把火全部燒盡,我們又能剩下什麼?
每每講到這些,Ryan臉上總是露出篤定與自信的神采。他也是這麼做的。因為堅信著人生不能承載太多,而人際關係註定是捆綁生命的負擔,所以肆意而為,不能承諾。這是不可更改的人生信條。
可是Ryan還是犯規了。當他開始主動邀請對方參加妹妹的婚禮,帶著她偷偷潛入以前自己上學的教室,非常自豪地炫耀自己學生時期控球後衛的照片時,一些東西開始動搖了。送Alex到登機口時,Ryan的神情里多了份失落。再一次為公眾講述背包理論時,當要把物件繼續塞入時,他自嘲般的笑了。原來負重前行,自有它的意義。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雲端的飛行日子也很好,可是能有個懂自己的人陪伴一生,未嘗不是一種摸得到的踏實。
Ryan真的這樣做了,他直接買了飛芝加哥的機票,連夜趕到Alex家門口,激動的按下門鈴,站在樓梯前興奮的像個孩子。可是門打開的剎那,他發現對方原來有了家庭。返回機場的車上,兩人最後一次通了電話。Alex一直默認雙方都心知肚明二人的關係是無可綁定的自由身,但是沒想到Ryan可以闖進自己的現實生活。果然是不遵守契約精神的人,最終要受到規則的懲罰,可是二人又做錯了什麼呢?
本以為這部片子的結尾可以溫情點,男主女主確定對方不可更替的重要性,最終走到了一起。卻是男主要重新回到飛行的狀態中,遠離大地和負擔。看著雲層里透出的一絲光線,告知自己這是畢生追求的意義,卻徹骨寒冷。
曾經習慣了雲中穿梭,用各式卡片刷新人生的漂泊客,驚奇意識到原來關係的溫情可以拉自己回到現實。後來發現,原來現實本身才是冷卻溫情的主因。這是真實的人生,看似明媚,實則不堪。
可是,為什麼人際關係會給一些人帶來壓力和束縛呢?為什麼有些人始終無法全身心的投入一段關係,需要用距離來明哲保身?
你的期待帶來的負面情緒
遠遠大於正面意義
人際關係模型中,當交往雙方經歷了相識吸引的初期階段後,會順其自然期待關係的穩固與持久,減少選擇,節約時間成本。然而,當兩個人距離進一步靠近時,對方會勾起我們心裡的期望,我們期待對方的理解和付出。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內心已經假設出一種情況是成立的:TA和我是有默契的,有些話無需我說,對方也能自覺滿足我的需求。
所以,有建立親密關係意願的二人,其實意識里都在期盼著對方能主動走進自己的內心。或者說,在沒有告知對方目標的情況下,自顧自先行而去,然後在終點等著對方。等,本身就是一種期待了。
可是期待本身帶來的兩種結果,對於我們而言,意義是非常不同的。如果一次雙方的默契配合,讓期待成真,獲取快樂意義遠不如失望對個體的影響巨大。
早期的一份研究顯示,人們對往事的回憶中,引起失望情緒的記憶要遠遠大於快樂記憶。甚至有些人在報告里可以非常清晰地運用「情景式」記憶的方法,將事件當時發生的時間,環境,自己的穿著,周圍人的表情,一五一十全部說出。另外,人們對於從未接觸的任務進行預判時,積累相關的失敗體驗與成功體驗相比,前者更能預測個體對任務的看法。
例如,你從來沒有獨自一人開車上路,哪怕前期已經在駕校反覆練習多次,教練反覆稱讚車技嫻熟,只要在剛接觸車輛時錯把油門當剎車,這一道,會成為你道路行駛中難以磨滅的一筆。
片中的Ryan與Alex在相處中,Ryan漸漸對Alex產生了更深的期待。不能只是寂寞的時候互發簡訊,大家彼此都有時間時一起狂嗨。而是期待對方能走進自己的生活,見證分享自己的過往。當這一步也已經達成時,主人公順理成章地判斷,各自已經參與了對方的生活,完滿實現「我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是當現實撕開擺在那扇門之後,Ryan的期待落空了,木然地望著台階上的人,不知所措。這份失望帶來的感受,伴隨有驚訝,茫然,失落,決絕。
原來我從未擁有過你,連期待看起來都這麼可笑
防禦機制可以克服
基本焦慮
可是自己不能太狼狽了。受傷情況下,趨利避害的本能會激起人體啟動防禦機制。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當自身感到威脅並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將會無意識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基本焦慮在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中,有其特定的內涵。它意味著情感的隔離和孤獨,如果同時伴隨著自我的內在軟弱感,則這種情感上的孤獨會更令人難受。它意味著自信心的基礎十分脆弱。它播下了潛在的內心衝突的種子,因為這時候,一方面他希望依賴他人,另一方面,由於對他人的深深不信任和敵意,他又不可能依賴他人。它意味著由於內在的軟弱感,他有一種把所有責任都放在他人肩上的願望,有一種被保護受照顧的願望,但由於基本敵意的緣故,他太不信任他人,以至無法實現這一願望。
因此,不可避免的結局就是:他不得不把絕大部分精力,都花費在尋求安全保障上。
Ryan可以接受孤獨,並不覺得難受。但是如果曾體驗過漸漸依賴他人的快樂,再次回到情感隔離的狀態,同樣的場景,怎麼會是同樣的心情呢?承認人際關係是種負擔,其實是承認自己沒有辦法接受因情感依賴而觸發的痛苦。
當Ryan最後在飛機上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全球第七張VIP卡,並受到了機長親自坐在鄰座的禮遇時,他的表情看起來很茫然。當被問及有什麼喜悅的表達時,「我忘了」……
唯一提醒自己的,就是忘記了
我想到《洛麗塔》書中的最後一段:
我站在這高高的斜坡頂上傾聽那悅耳的震顫,傾聽那矜持的竊竊私語中間迸發出的不相連的喊叫,隨後我明白了那令人心酸、絕望的事並不是洛麗塔不在我身邊,而是她的聲音不在那片和聲里。
生命里的一部分消失了,大概是不得不承受的重量吧。
以上。
推薦閱讀:
※大學戀愛有前途嗎?
※我和你除了戀愛沒什麼好談的!
※4 · 情感|愛情,真正的模樣!
※給曹姑娘的信:我試著在做一個好人
※這一刻才知道爸已經老了,父親給過你哪些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