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開發中用到的CATIA(一)

寫在前面

能力有限,能力有限。前面幾期寫得那麼高大上,總給人不真實的感覺。必經前面的受眾面太窄,從本期開始,準備寫一下這幾年用CATIA建模,積累的一些想法,不是百度來的,百度有好多CATIA高級技巧的,去學學比看我嘮叨要進步快得多。

打算開始先搞一下DMU,我年輕的時候,覺得會點DMU很了不起,牛氣哄哄的樣子,現在想想真是可笑。總的來說,這玩意就是底盤工程師尤其懸架轉向專業的一個基本功,想想現在各種歌頌工作認真刻苦,愛崗敬業的人,這不是該做的么?

正文

這篇文章寫得不多,本來也沒太準備,如果想下面接著看,不會的就學學DMU,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玩意。

CATIA機構內部的柔性接合和彈性形變不能體現,當然有人會說把SIM Designer引入進來不就行了,這個是題外話,題主前幾年確實機緣巧合用過這個軟體,感覺很好用,有興趣的可以裝上用用。不過由於題主實在不會裝這個軟體,所以後來就一直沒再接觸,不過確實是好東西,有能力的去看看,能有安裝教程請分享給我,謝謝!

DMU模型建立步驟

1. 數據拆分

因為基於CATIA的懸架、轉向DMU模型是要體現懸架和轉向系統各運動單元之間的運動關係,CATIA的DMU數字模型模塊體現的是各PART文件之間的運動關係。所以,各運動單元之間要存在於不同的PART文件中。這就是說,做DMU模型之前,記得把你拿到的數據拆分一下,準備好能用。

2. 模型搭建

數據拆分好了,建立DMU模型就行了,下面把題主做的一個麥弗遜懸架的DMU模型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思路,有更好思路請留言。

本文正文到這就結束了,這算是個開頭,後面會跟大家聊聊怎麼運用這個模型,怎樣把模型更智能化一下,分享一些經驗,希望能有人給討論。

寫在後面

前面寫過幾篇文章「讀KC報告」「硬點調整對KC特性的影響」,兩篇都還沒有寫完,也有朋友說能不能不整這麼高大上,整點接地氣的,接地氣歸接地氣,剛才那兩篇連載後面會繼續。呵呵,有時候得有人讓自己覺得不行,我所儘力做到的顯得高大上,在大多數搞底盤性能的從業者眼裡,這些只是隨便搞搞。把眼界放寬,不要把眼光放到自己的小天地里,時代在進步,誰說工程師就應該是沉悶的,我們可以是悶騷的。

推薦閱讀:

TAG:CATIA | 汽車底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