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快速充電方法

新車上市,當然我說的是電動汽車,時常會出現這樣的介紹:「快速充電,半小時充電80%,續航200公里,完全解決你的里程焦慮!」快充,商用車用來提升設備使用效率,乘用車用來解決里程焦慮,不斷逼近「加一箱油」的時間。大有成為標配的趨勢。今天就一塊兒來挖一挖快充方法,捎帶挖一挖方法的由來。

充電多快可以叫「快充」?

我們充電的基本訴求:

1)充電要快;』

2)不要影響我電芯壽命;

3)盡量省錢,充電機放出來多少電,盡量都充到我的電池裡。

那麼多快就可以叫快充了呢?並沒有什麼標準文獻給出具體數值,我們暫且參考知名度最高的補貼政策中提及的數值門檻。下表是新能源客車2017年補貼標準。可以看到,快充的入門級是3C。實際上,在乘用車的補貼標準中,沒有提及快充的要求。從一般乘用車的宣傳資料中,可以看到,大家一般認為30分鐘充滿80%已經可以作為快充的噱頭,拿出來宣傳了,那麼姑且認為乘用車的1.6C就可以是入門級快充參考值。按照這個思路,宣傳15分鐘充滿80%的,相當於3.2C。

快充的瓶頸在哪裡?

在快充這個語境里,相關方按照物理主體分,包括電池、充電機、配電設施。

我們討論快充,直接的想到電池會不會有問題。實際上,在電池有問題之前,首先是充電機,配電線路的問題。我們提到特斯拉的充電樁,其名曰超級充電樁,它的功率是120kW。按照特斯拉Model S85D的參數,96s75p,232.5Ah,最高403V計算,其1.6C對應最大需求功率為149.9kW。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對於長續航純電動車型,1.6C或者說30分鐘充滿80%已經對充電樁構成考驗。

在國家標準中,不允許在原來的居民用電網路中直接直接設置充電站。1台快充樁的用電功率就已經超出幾十戶居民的用電量。因此,充電站都需要單獨設置10kV變壓器,而一個區域的配電網路並非都有餘量增加更多的10kV變電站。

然後說道電池。電池是否能夠承載1.6C或者3.2C的充電要求,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看待。

宏觀上的快速充電理論

之所以這節的題目叫做「宏觀上的快速充電理論」,是因為直接決定電池快速充電能力的是鋰電池內部正負極材料性質、微觀結構,電解液成分、添加劑,隔膜性質等等,這些微觀層面的內容,我們暫時放在一邊,站在電池外邊,看鋰電池快速充電的方法。

鋰電池存在最優充電電流

1972 年美國科學家J.A. Mas 提出蓄電池在充電過程中存在最佳充電曲線和他的馬斯三定律,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理論是針對鉛酸蓄電池提出的,其界定最大可接受充電電流的邊界條件是少量副反應氣體的產生,顯然這個條件與具體的反應類型有關。

但系統存在最優解的思想,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具體到鋰電池,界定其最大可接受電流的邊界條件可以重新定義。基於一些研究文獻的結論,其最優值仍然是類似馬斯定律的曲線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的最大可接受充電電流的邊界條件,除了需要考慮鋰電池單體的因素,還需要考慮系統級別的因素,比如散熱能力不同,系統的最大可接受充電電流是不同的。然後我們暫且以這樣的基礎繼續向下討論。

馬斯定理的公式描述:

I =I0*e^αt

式中;I0為電池初始充電電流;α 為充電接受率;t 為充電時間。I0和α 的值與電池類型、結構和新舊程度有關。

現階段對電池充電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基於最佳充電曲線來開展的。如下圖所示,如果充電電流超過這條最佳充電曲線,不但不能提高充電速率,而且會增加電池的析氣量;如果小於此最佳充電曲線,雖然不會對電池造成傷害,但是會延長充電時間,降低充電效率。

對這個理論的闡述包含三個層次,是為馬斯三定律:

①對於任何給定的放電電流, 蓄電池充電時的電流接受比α 與電池放出的容量平方根成反比;

② 對於任何給定的放電量,α與放電電流Id 的對數成正比;

③蓄電池在以不同的放電率放電後, 其最終的允許充電電流It ( 接受能力) 是各個放電率下的允許充電電流的總和。

以上定理,也是充電接受能力這個概念的來源。先理解一下什麼是充電接受能力。找了一圈,沒有看到統一官方的定義。按照自己的理解,充電接受能力就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具備一定荷電量的可充電電池充電的最大電流。可以接受的含義是不會產生不應有的副反應,不會對電芯的壽命和性能造成不良影響。

進而理解一下三定律。第一定律,在電池放出一定電量以後,其充電接受能力與當前荷電量有關,荷電量越低,其充電接受能力越高。第二定律,充電過程中,出現脈衝放電,有助於幫助電池提高實時的可接受電流值;第三定律,充電接受能力會受到充電時刻以前的充放電情況的疊加影響。

如果馬斯理論也適用於鋰電池,則反向脈衝充電(下文中具體名稱為Reflex 快速充電法)除了可以用去極化的角度解釋其對溫升抑制有幫助以外,馬斯理論也作為對脈衝方法的支撐。而更進一步的,真正將馬斯理論全盤運用的,是智能充電方法,即跟蹤電池參數,使得充電電流值始終因循鋰電池的馬斯曲線變化,使得在安全邊界以內,充電效率達到最大化。

常見快速充電方法

鋰電池的充電方法有很多種,針對快速充電的要求,其主要方法包括脈衝充電、Reflex 充電,和智能充電。不同的電池類型,其適用的充電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在方法這節不做具體區分。

脈衝充電

這是來自文獻中的一個脈衝充電方式,其脈衝階段設置在充電觸及上限電壓4.2V以後,並在4.2V以上持續進行。暫且不提其具體參數設置的合理性,不同類型電芯存在差異。我們關注一下脈衝實施過程。

下面是脈衝充電曲線,主要包括三個階段:預充、恆流充電和脈衝充電。在恆流充電過程中以恆定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部分能量被轉移到電池內部。當電池電壓上升到上限電壓(4.2 V)時,進入脈衝充電模式:用1 C 的脈衝電流間歇地對電池充電。在恆定的充電時間Tc內電池電壓會不斷升高,充電停止時電壓會慢慢下降。當電池電壓下降到上限電壓(4.2 V)後,以同樣的電流值對電池充電,開始下一個充電周期,如此循環充電直到電池充滿。

在脈衝充電過程中,電池電壓下降速度會漸漸減慢,停充時間T0會變長,當恆流充電占空比低至5%~10%時,認為電池已經充滿,終止充電。與常規充電方法相比,脈衝充電能以較大的電流充電,在停充期電池的濃差極化和歐姆極化會被消除,使下一輪的充電更加順利地進行,充電速度快、溫度的變化小、對電池壽命影響小,因而目前被廣泛使用。但其缺點很明顯:需要一個有限流功能的電源,這增加了脈衝充電方式的成本。

間歇充電法

鋰電池間歇充電法包括變電流間歇充電法和變電壓間歇充電法。

1)變電流間歇充電法

變電流間歇充電法是由廈門大學陳體銜教授提出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恆流充電改為限壓變電流間歇充電。如下圖所示,變電流間歇充電法的第一階段,先採用較大電流值對電池充電,在電池電壓達到截止電壓V0時停止充電,此時電池電壓急劇下降。保持一段停充時間後,採用減小的充電電流繼續充電。當電池電壓再次上升到截止電壓V0時停止充電,如此往複數次(一般約為3~4 次)充電電流將減小設定的截止電流值。然後進入恆電壓充電階段,以恆定電壓對電池充電直到充電電流減小到下限值,充電結束。

變電流間歇充電法的主充階段在限定充電電壓條件下,採用了電流逐漸減小的間歇方式加大了充電電流,即加快了充電過程,縮短了充電時間。但是這種充電模式電路比較複雜、造價高,一般只有在大功率快充時才考慮採用。

2)變電壓間歇充電

在變電流間歇充電法的基礎上,有人又研究了變電壓間歇充電法。兩者的差異就在於第一階段的充電過程,將間歇恆流換成間歇恆壓。比較上面圖(a)和圖 (b),可見恆壓間歇充電更符合最佳充電的充電曲線。在每個恆壓充電階段,由於電壓恆定,充電電

流自然按照指數規律下降,符合電池電流可接受率隨著充電的進行逐漸下降的特點。

Reflex 快速充電法

Reflex 快速充電方法,又被稱為反射充電方法或「打嗝」充電方法。該方法的每個工作周期包括正向充電、反向瞬間放電和停充3 個階段。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電池極化現象,加快了充電速度。但是反向放電會縮短鋰電池壽命。

如上圖 所示,在每個充電周期中,先採用2 C 的電流充電時間為10 s 的Tc,然後停充時間為0.5 s的Tr1,反向放電時間為1 s 的Td,停充時間為0.5 s 的Tr2,每個充電循環時間為12 s。隨著充電的進行,充電電流會逐漸變小。

智能充電法

智能充電是目前較先進的充電方法,如下圖所示,其主要原理是應用du/dt 和di /dt 控制技術,通過檢查電池電壓和電流的增量來判斷電池充電狀態,動態跟蹤電池可接受的充電電流,使充電電流自始自終在電池可接受的最大充電曲線附近。這類智能方法,一般結合神經網路和模糊控制等先進演算法技術,實現系統的自動優化。

充電方式對充電速率影響的實驗數據

文獻比較了恆流充電方法和一種反向脈衝充電。恆流充電就是整個充電過程中以恆定不變的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充。恆流充電初期,可以有大電流充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化電阻逐漸顯現並增加,造成更多的能量轉化成熱量,消耗掉並使得電池溫度逐漸上升。

恆流充電與脈衝充電的比較

脈衝充電方法,是以一段時間的充電之後,出現短暫的反向充電電流。其基本形式如下圖所示。充電過程中夾雜短暫的放電脈衝,起到去極化的作用,降低極化電阻在充電過程中造成的影響。

有研究專門對比了脈衝充電與恆流充電的效果差異性。取平均電流為1C,2C,3 C 和4C(C 為電池額定容量數值) , 分別做了4 組對比實驗,通過電池充完後放出的電量來衡量實際充入的電量下。圖為充電電流為2C 時脈衝充電的電流及電池端電壓波形。表1 為恆流脈衝充電實驗數據。脈衝周期為1s,正脈衝時間為0.9s, 負脈衝時間為0.1s。

Ichav 為充電平均電流,Qin為充入電量;Qo為放出電量,η為效率。

從上表中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到,恆流充電與脈衝充電效率近似,脈衝略低於恆流,但充入電池的總電量,脈衝方式明顯多於恆流方式。

不同脈衝占空比對脈衝充電的影響

脈衝充電中的負電流放電時間對充電快慢有,一定影響, 放電時間越長, 充電越慢; 保持相同平均電流充電時, 放電時間越長。從下表可以看出,不同占空比對效率和充入電量有明確的影響趨勢,但數值差異不是很大。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重要參數,充電時間和溫度沒有顯示。

因此,選擇脈衝充電優於持續恆流充電,具體選擇占空比,則需要重點考慮電池溫升和充電時間訴求。

參考文獻

1 王飛,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與電容炭複合電極倍率性能研究;

2 程廣明,電動汽車鋰電池快速充電特性的研究;

3 何秋生,鋰電池充電技術綜述;

延伸閱讀:

散熱能力,動力電池快速充電的照門

設計一款動力電池包,怎樣看待電芯的充電能力和自放電特性?

學習筆記|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輻射安全

學習筆記|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效率影響因素

學習筆記|無線充電基礎

學習筆記|非車載充電機原理和工作過程

學習筆記|車載充電機,工作原理和過程

本文由「動力電池技術」編輯整理,只做學習交流之用;其餘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資料。只做學習交流之用,轉發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學習筆記 | 鋰硫電池概說
(教授風采)鋰電領域的那些牛人(一)
得電芯者,得天下!鋰電池回收製造行業新風口,瘋狂盈利!
恆鋰新能源充電電池與普通電池的區別
飛機行李艙起火怎麼辦?【吃瓜旅客如何撲滅機上明火】

TAG:鋰電池 | 充電 | 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