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 年國際地緣zz學的研究進展

作者:宋濤、陸大道、梁宜、王倩。原載於《地理學報》2016年第4期

這個是全民熱點話題,個人觀點,多看多想,閱讀一些專業點的文章,總比滿嘴放黑P好吧。(無授權,侵刪)

地緣政治學是一門經邦濟世之學,其研究內容是國家間、地區間或民族間基於地理區位、地理空間和歷史地理等因素而形成的政治軍事聯合、結盟(政治和軍事集團化)、政治對立乃至遏制或者戰爭的相互關係態勢及演變過程。地緣政治理論從誕生之日起其命運總是與大國間的此起彼伏和興衰更替緊密相聯。早期大國崛起汲取了拉采爾、馬漢、契倫的觀點;帝國群雄爭霸時期,麥金德、豪斯霍弗、斯皮克曼成為了國家戰略的主宰;冷戰及後冷戰時代,地緣政治學仍然是大國制定崛起戰略的強大和充滿活力的理論基石。約翰·米爾斯海默、摩根索、索爾·科恩、卡普蘭、亨廷頓、基辛格、帕克、約瑟夫·奈、福山、布熱津斯基等現代地緣政治學者沿襲了從地理空間研究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思路,但更加側重現實主義思潮下區域或地區在全球地緣格局中的影響以及地緣經濟、文化對全球地緣格局的深層次構建。

當前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隨著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的崛起,美國的相對衰落和歐元區的經濟萎靡不振,全球性、區域性大國之間的位勢和關係正被重塑。尤其是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改變世界現有的力量格局,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積极參与世界秩序構建的勇氣和責任。世界各國尤其是各大國和亞太諸國調整或制定新的國際地緣戰略。美國重返亞太戰略、TTIP 等戰略,中國南海、釣魚島等主權爭端升級,周邊安全形勢趨緊,正是中國力量迅速上升引起的一系列外部空間效應。新的地緣環境下,迫切需要全面回顧國際地緣政治研究進展,形成中國的地緣政治研究視野,預測地緣政治的研究趨勢,實現地緣戰略思維的深刻轉型。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標在於回顧近20 年國際地緣政治研究視角,跟蹤全球地緣關係演化特徵,歸納地緣政治研究轉向,為中國的地緣政治研究提供借鑒。

地緣政治的總體研究概況

2.1 研究數據與方法

數據來源於科學引文索引(Webof Science) SCI 資料庫,藉助Histcite科學計量軟體進行分析。Histcite 是一個引文圖譜分析軟體,由科學引文索引創始人加菲爾德開發,通過關鍵文獻識別及圖表展示的方式回顧一個領域的發展歷史。在Web of Science中,將主題詞限定為「Geopolitics」,研究方向選定為「Geography」,語種為英語,時間跨度為20 年,即1996-2015 年,共搜集到1001 篇相關論文,數據搜集時間為2015 年3 月。將1001篇搜集論文的題目、摘要、主題詞等進行分類總結,從而系統反映出國外地緣政治的最新研究進展。

2.2 論文期刊

總體上,近20 年來地理學期刊對地緣政治學的刊文量在不斷增加,尤其是2008 年以後,受金融危機影響,地理學者更多地關注到全球化進程中地緣政治因素的重要性。

論文主要發表在《Political Geography》、《Geopolitics》、《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Antipode》、《Geoforum》、《Area》等期刊。

2.3 高引用率論文

通過Hiscite 軟體對近20 年國際地緣政治學的國際研究統計發現,最高全球引用次數前10 的文章重點關注了國家的地緣政治詮釋、邊境地區發展、批判性地緣政治學、情感地緣政治、女性主義地緣政治等主題。從文獻的發表時間來看,2000 年以前,國家、邊境等為地緣政治的核心研究方向,2000 年以後,地緣政治在進一步強調地理重要性的同時,也出現了向批判性地緣政治,尤其是從人本主義(情感地緣政治、女性地緣政治) 對傳統地緣政治進行反思的轉變。

地緣政治的具體研究領域趨勢

根據1996 年以來的科學引文索引中每年的前10 名高引用地緣政治論文,總結了國際地緣政治學的具體研究領域趨勢。論文比例是指各研究領域論文與1996 年以來所有地緣政治學論文數的百分比。研究領域聚焦於邊境與領土空間、全球化與地緣文化經濟、熱點區域與中國模式、資源衝突與生態政治、價值、情感與文化地理。

3.1 邊境與領土空間

邊境是領土的交界面和相互作用空間,其研究主題包括:

① 全球化下邊界的「消失」和領土的解構;

② 邊境在社會身份構建中的作用;

③ 邊境不同空間尺度的刻畫、敘述及建設。

全球化背景下,邊境成為跨界合作交流的重要節點。欠發達國家邊境城鎮豐富而廉價的土地和可用勞動力將有利於跨境合作。然而,鑒於跨境國家的各自利益訴求,邊境的跨區域合作過程卻並不順風順水,制度、文化方面的差異增加了跨境合作難度。在跨界合作方面,由於缺乏自下而上的合作機制,亞洲的增長三角地區城市往往獨自而非一體化發展,在一體化方面遠遠落後於歐洲和北美。

邊境地區是文化交流之地,邊境居民的社會身份在此過程中得以構建。邊境城市中橫跨兩國邊界,有共同的城市腹地和居民歸屬感,彼此相對應的城市為「雙子城」(Twin cities) 。雙子城強調跨境兩城在經濟、制度和社會層面上的融合。具體劃分為四個層面:建成區融合、行為融合、組織融合以及政治和管理融合,該模型可分析跨界城市的一體化階段特徵。對香港和深圳「雙子城」發展階段的判別發現,香港-深圳在經濟、制度層面已達到了一體化,而社會層面則差距較大。自由貿易背景下,跨境地區主義及跨國治理的現實需求就尤為突出。

邊境有三種空間:設想、感知和生活的空間。在中—緬邊境克欽部落的邊境空間中,設想的邊境線為兩國劃定的邊境;跨境商貿的感知邊境;以及依託於人員相親,民族往來的生活空間,三種空間構築了邊境複雜的格局。與精英式的論述不同,採用民族志的方法去刻畫邊境日常生活的圖譜,能揭示出國家權力對於邊境民族的深刻影響。對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坦費爾干納盆地邊界地區1999-2000 年民族志的研究表明,地緣政治對邊境的控制與爭奪,在引發了邊境衝突的同時,也深刻改變了這一充滿活力的邊疆民族生活的格局和習俗。

3.2 全球化與地緣文化、經濟

全球化是一種去領域化的過程,國家主權深刻地嵌入到新自由主義的環境中。然而全球化卻並未凌駕於地理之上。相反,它依據地理環境調整並改變環境。資本流動及製造業外包並非均等地進入世界所有地方。其運動方向主要是朝擁有規模市場、進入便利及大量廉價並有學習能力的勞動力隊伍的國家的沿海地區。隨著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不斷注入,區域政府對邊境衝突的關心有所減弱,這些區域成為資本市場、企業活動的核心—邊緣地帶。

全球化浪潮中,新媒體、新技術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已成為重鑄地緣文化、經濟的產業手段。這使得地緣政治和新媒體的結構關係正從社會領域的視覺表現向地緣政治視野的社會建構和重塑轉變。信息時代的世界性趨勢將引發當代地緣政治新範式的過渡,即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對話的範式,而全球化和區域化的相互發展和影響將進一步加強各種文明之間的對話,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建成全球化的超級大文明。薩繆爾·亨廷頓在1993 年美國《外交》季刊發表了《文明的衝突?》一文,提出正在出現的全球政治最主要和最危險的方面將是不同文明集團之間的衝突的論點。1996年作者為了回應3年來所引起的各種反應,包括新奇、義憤、恐懼和困惑,更是在出版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詳細闡述了看待全球政治的框架或範式,即文化和文化認同形成了冷戰後世界上的結合、分裂和衝突模式。在文化被重構的同時,地緣經濟已然來臨,地緣經濟時代,「國家權力將被重新詮釋,並非以戰略和安全為唯一內涵,而是融入了「地緣經濟」的內涵,包括地緣經濟的防禦、地緣經濟攻勢、地緣經濟外交和地緣經濟情報。

3.3 熱點區域與中國模式

運用經典地緣學理論對全球幾大板塊的熱點區域進行深入地緣分析是地緣政治研究的重要內容。地緣政治學界對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和貨幣、北約東擴、希臘債務、TTIP、俄羅斯—烏克蘭危機等問題存在分歧。Kuus從歐洲與東歐二分法的角度解析了歐盟和北約東擴的地緣政治意義。Solovyev探討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新歐亞主義和地緣政治修正主義傾向。因主權國家和人民內部及兩者之間的深刻分歧,同時深受大國政治的影響,破碎地帶的中東長期以來分崩離析,伊拉克、阿富汗、伊朗等國家和地區一直以來都為地緣政治研究的熱點區域。Scholvin 從地緣政治視角解構了伊拉克第一次世界大戰至1958 年改革之間從奧斯曼帝國到阿拉伯國家主義,到英國殖民文化,後期轉化為國家自治的意識形態轉變過程。美洲以美國為核心,美國—加拿大邊境的自由貿易區、美國—墨西哥邊境為美洲的熱點研究區域。破碎化的南亞、東南亞、東北亞和中亞國家,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參差,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各異,為世界大國角力的核心區域,亦是中國當前地緣戰略的重點區域。印巴衝突、邊境發展、民族分裂、南海問題、緬甸北部局勢、能源問題是全球地緣政治的焦點和大國戰略部署的重點區域。

在熱點區域的研究中,從批判性地緣政治的視角,中國被視為長期的連續性上升到全球等級頂端的世界性大國。全球的地緣格局中,中國是一個擁有邊界範圍內主權領土和無邊界影響域的「地緣體」。具有與眾不同的歷史進程——曾經的封建帝國王朝、共產主義排斥世界性的資本主義,這些塑造了中國在世界大國中文化的獨特性。中國的面積和人口龐大,歷史長河中曾遭受過屈辱,而不是征服。這些元素塑造了中國領導人的外交行為和外界對中國的感知。中國知識分子汲取了多元的美國外交關係戰略,從新自由主義(國家為理性行動者,視相對收益的最大化為行動原則) 轉變到新現實主義(視國家為零和博弈者,在絕對收益和損失的比較中採取行動) 。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理論」中,中國保護其主權,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運用中國的語言、思想和表達方式來解決地緣問題。在與周邊國家的地緣關係中,儒家思想的「仁政」為核心來解決衝突,而並不訴諸於武力,利益而不是道德為地緣合作的基礎。

3.4 資源衝突與生態政治

地緣政治視角的戰略性資源的開採和發展為地緣政治研究的熱點問題。石油、水等戰略性資源關係到國家的國計民生,是地緣衝突與合作的焦點。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格局既受到儲量、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更是國家間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例如北非核能的發展受到國際上的普遍質疑,尤其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埃及等能源出口國家。鑒於其目前的政治權力結構和地緣政治的格局,如非民主政權的存在和阿拉伯—以色列衝突,發展核能生產技術具有鞏固現行制度的潛力。而北非的能源進口國擁有更大的非化石能源生產動力和潛力,如摩洛哥和突尼西亞,應投入更大力量發展核能來推動經濟發展。

Verma分析了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線對印度的重要性,認為該管線關係到印度的能源安全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問題是21 世紀地緣政治學的關鍵挑戰之一,核心問題在於處理好自然資源開採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下的生態保護政治規制的緊張關係。例如水資源作為重要的戰略性生態資源,在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中扮演著重要作用。針對跨國水資源的共同治理問題,學界討論的熱點問題包括促進流域國際合作的效率問題,特定流域的地緣政治發展,多邊流域的適應性機構,以及用水衝突的國內和跨國力量推動。在對湄公河水權的開發和利用中,將湄公河刻畫為生態區的地緣政治要地的定位並非普遍接受,而實際上湄公河已經從冷戰「前線」演變為「商業走廊」,湄公河六國通過多邊和雙邊捐助、貸款來實現經濟、基礎設施一體化,追求可持續發展與合作的載體。

3.5 價值、情感與文化

與Mackinder等學者的傳統地緣政治理論專註於自然地理因素對政治決策的影響不同,批判性地緣政治學關注價值、情感與文化等非物質層面對地緣決策的巨大影響作用。如Taylor 等提到的「地緣政治解碼」(Geopolitical decode),指的是地緣政治視角下的認知價值,通過分析區域的地緣價值(如地緣經濟、文化價值),來判別該地區是敵還是友。跨國界「自下而上」不同群體的身份認同正在被全球經濟和政治結構所邊緣化,但卻是「本地」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自下而上」一詞被用來表達權力、支配和控制之外的政治對話平台,意在說明公民社會中周圍和邊緣化群體對當地社會政治、社會文化的上層影響。知識分子的治國經典對於地緣政治的論述和話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這些文化資本的言論、資料等的梳理和論述能有效推動地緣政治思想體系的建設。中歐知識分子既是將地緣政治理論傳播給權力者的媒介,更是權力話語的生產商。

人類情感中的恐懼、羞辱與希望的文化正在重塑我們的世界。西方世界本世紀以來遭受到的恐怖襲擊和局部區域戰爭引發了新一輪對地緣政治的恐慌和興趣。傳統的現實主義外交政策中,為尋求國家的最大安全利益,掌握和操縱國際衝突所導致的畏懼情緒是典型的地緣政治策略。地緣政治中的恐懼情緒研究嵌入在地緣政治的文化、經濟、社會和空間當中。早期對地緣政治恐懼感的研究集中在社會科學視角下社區、個人的情感刻畫,2000 以後,女權主義者和其他結構主義的批判性地緣政治研究日益重要,他們將個人和情感的個案關注轉移到情感所依託的社會和政治結構研究中來。女性主義者對批判性地緣政治研究的貢獻之一即是認為探索一定空間和尺度內的地緣政治,這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政治行動,並沒有考慮到性別對政治和權力的影響。女性主義研究人員研究女性的個體和日常狀態對現有權力等級的衝擊,認為生育權是地緣政治權力的重要組成。

地緣政治的總體研究轉向

在對地緣政治具體研究領域歸納的基礎上,系統總結後冷戰時代中地緣政治的宏觀研究轉向:其一為後冷戰時代新世界秩序的建立,

其二為對空間重要性認知的強化,

其三為對傳統經典理論進行批判性研究的批判性地緣政治學的興起。

4.1 後冷戰時代中新世界秩序的建立

1989-1991 年間,東歐劇變、兩德統一和蘇聯的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地緣政治學也步入了後冷戰時代。自拉采爾以來,現代地緣政治學經歷了5 個發展階段:帝國爭霸階段、德國地緣政治學、美國地緣政治學、冷戰階段和後冷戰階段。

帝國爭霸階段是兩次世界大戰以前以歐洲大陸為重點的階段。這一階段國家有機體論、世界島、心臟地帶理論、海權論等重要理論反映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及民族國家視角的影響。德國地緣政治學階段以豪斯浩弗為代表,在納粹德國的支持下,泛大陸主義成為這一階段地緣政治戰略的核心。美國地緣政治階段,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指導了美國軍事外交戰略的空間布局。冷戰階段,現實主義地緣政治提倡大國勢力的均勢,以及對對手勢力的遏制。這一階段眾多學者倡導將西方的力量投入中歐和東歐,以削弱俄羅斯西邊心臟地帶的地位。他們還推出向高加索和中亞滲透以及挑動中國反對俄羅斯的戰略。

後冷戰階段中,地緣政治學的主脈還在沿襲著之前時代的兩個方向——國家中心—政治的和普遍主義—地理的研究範式。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地緣戰略家認為冷戰的結束預示著「新的世界秩序」的建立和美國全球霸權為中心的地緣政治模式。冷戰結束後,以中國為代表的第三世界新興國家的崛起,歐洲從歐共體走向歐盟並不斷東擴,以及始於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的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氣候變化,徹底改變了美國獨霸全球的單極世界和單邊主義的政治經濟格局。

「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多方「強權」交錯的「真空」或「薄弱」地帶成為地緣政治研究的熱點地區,主要集中於中亞、亞太和北極地區。1997 年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布熱津斯基給美國取得全球霸權提出的建議是,控制歐亞大棋局中的三大要地:西歐、中東和東亞。薩繆爾·亨廷頓提出的地緣的衝突終歸於「文明的衝突」。與此同時,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普世性應用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淡去,預示著一個普世的、同質的國家體系將會出現,在這種理想化的世界觀中,地緣合作成為地緣政治的主要動向。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國際背景下,地緣政治更多地通過地緣經濟施加影響。

4.2 國家政治決策中空間重要性的強化

現代科技革新不斷縮短著空間距離,地理學的重要性曾受到眾多學者質疑,然而空間從來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素。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在「傳統地緣破碎地帶」的地緣衝突事件,如波斯尼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基於現代科技信息的技術已經在戰鬥中使用,以確保空間和領土的完整性。但空間和地域仍然被視為美國的外交和軍事政策中重要的,甚至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地理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戰略及戰術的軍事和政治意義,以及從文化角度出發的領土意義上;它還體現在資源、人口以及物質系統的空間控制和分布研究上。對軍事、政治、文明、通信、人口等的控制需要有所改變,以應對全球化的技術革新與空間變革。更加地理化的地緣政治學強調本地化,而不是全球化的分析和解釋。本地是複雜、多樣和異質的空間,是經濟、社會和環境的集聚體,因而本地化的「特殊性」彰顯了地理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務實的地緣政治研究的關鍵即是挖掘本地化的發展條件、結構和權力來協調和解決國際衝突。這種強調空間和本地化的地緣政治研究和實踐體現在4 個層次。首先,國家領導、外交官等制訂的國家地緣政策;其次,智囊團和學術界等不同戰略研究機構提出的地緣政治戰略;再次,流行地緣政治學派有差異化的生產、分配和消費地理空間,但通過共同的地緣政治文化空間區域(地區,州等) 在同一時間相連。另外,結構性地緣政治著眼於全球化進程、傾向和矛盾如何影響當代地緣政治狀況及其相關的地緣政治的實踐做法。在實踐中,這4 種類型的地緣政治相互融合,共同推進著地緣政治中空間重要性的回歸。

4.3 批判性地緣政治學的轉向

20 世紀90 年代後,地緣政治研究的重大思潮即是「批判性地緣政治」,「批判」表明對國家權力為中心的國家中心主義的懷疑;「地緣政治」則與政權的變化密切相關。

然而,當今世界政治日益受到非國家行為者的驅動,如信用評級機構、非政府組織和跨國公司,所以「批判性地緣政治」的定義既是對國家中心主義的批判,亦有因為政權概念為中心而受到批判的危險。批判性地緣政治通過視覺圖像(特別是地圖),語言(政治言論、類比和隱喻),政治表現(經濟和政治實踐相關的,比如貨幣和軍事部署) 相結合,共同形成地緣政治認知,由此指導正式的外交政策,促成不同團體調整戰略方針。

與傳統地緣政治學聚焦於地理在政治權利中的關鍵作用不同,批判性地緣政治學運用社會—科學的批判思維究問權力是怎樣運作及如何可能會遭到挑戰。批判性地緣政治學借鑒社會學、地理信息系統科學、文化學、語義學等跨學科理論與手段,分析強調階級、種族、性別,以及其它的資本主義等級體制依然是社會現實,需要在新的地緣環境下改造重建,並通過地緣語境下的話語、修辭、比喻和象徵來體現。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社會運動地理,特別是女性主義、激進主義以及參與性民主有關的社會運動地理,通過非政治發展和合作過程的解析來闡述地緣政治問題,強調NGO、社區及個體在地緣政治問題中的話語權及參與過程,例如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的亞洲開發銀行、社區居民等。

總之,在全球主義影響下的地緣政治世界中,權力將更加普遍性分散,等級制度削弱,世界性地緣政治地圖的繪製、總覽全景的制度化戰略觀點仍將成為地緣政治學科的核心問題。氣候變化、民族國家、非政府組織、宗教關係等多元要素影響下的世界地緣格局將會與傳統地緣視角下的大國對抗、全球勢力劃分有所不同,全球性大國之間的均勢戰略及其實施路徑將會成為地緣戰略學者的新動向,批判性地緣政治思維成為多元視角下的地緣政治過程、話語權等研究課題的全新視角,由此展開新一輪的地緣政治研究熱潮。

結論與展望

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國際舞台的新輪廓開始成型,地緣政治成為全球格局解讀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手段。文章系統分析了1996-2015 年科學引文索引中地緣政治文獻的研究新動向,在新一輪的地緣政治研究熱潮中,地緣政治發文量逐年上升,研究視角多批判性地審視傳統地緣政治理論,強調地理空間的重要性,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手段,並加入了人本主義要素,自下而上地探討邊境與領土、地緣經濟、資源生態衝突、價值情感等內容。國際地緣政治研究對於中國地緣政治學科復興的啟示在於:

(1) 後冷戰時代中國的地緣戰略研究。「一超多強」的地緣時代,國土安全前提下的地緣經濟與地緣文化交流合作成為主旋律。借鑒西方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理論,根據新時期中國國家安全及和平崛起的需要,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理論,並用於指導實踐,是中國地理學未來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

(2) 空間與尺度重要性的強化。地理學者對地緣政治的研究,雖然經歷了人類及地理環境關係認知的革命性變革—人類由環境的「主宰者」到「參與者」,但地理空間維度的重要性在新一輪地緣熱潮中得以強化,空間仍是軍事、經濟、文化等發展的核心載體。全球、國家、區域、邊境等不同尺度下地緣戰略關係的空間合理性應被地緣學者進一步重視,並強調不同尺度下政府、企業、學界的多邊參與。

(3) 敘述、過程與多元方法。地緣政治學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不僅需要與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領域加強交流,還應該與自然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國際關係、社會科學、政治學等學科交流。其研究的方法論應不僅僅停留在地理物質空間的敘述和論述,而且要集成地理空間分析、語義學、象徵性想像、民族學等多元的研究方法。

(4) 人本主義理念的融入。國外地緣政治學的一大研究趨勢為人本主義理念和範疇的融入。中國地緣政治學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地緣戰略宏觀研究,亦需要對居民、NGO、女性等多元主體自下而上地深入分析。在強化地理學分析優勢的同時,加強地緣政治現象背後的人文背景研究。


推薦閱讀:

美襲敘利亞竟然是普京配合川普演的「苦肉計」嗎?這一事件怎麼看?
警惕日本近現代「海洋國家」定位及海洋基礎擴張論
矩陣兵棋「一帶一路」介紹
狗急也跳牆:特朗普逼得土耳其大動兵戈!

TAG:國際關係 | 地緣政治 | 期刊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