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欣賞」2018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 有驚喜……

2018年4月24日是第三個「中國航天日」。4月19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

4月19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

官媒在宣傳報道上是這樣表述的:為配合「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開展,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於3月14日至4月6日,面向社會開展了2018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徵集活動。活動共收到投稿作品222幅。同時,成立由有關部門、航天企業等單位代表,藝術設計、新聞媒體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投稿作品進行評審。經「中國航天日」組委會批准同意,確定10幅優秀作品和1幅最終使用的宣傳海報。

最終使用的宣傳海報主題突出,以暖色係為主。通過冉冉向上的運載火箭,軌道上的中國空間站、嫦娥五號與火星探測器,以及城市和兒童剪影等,揭示「共築航天新時代」,開啟航天新征程的主題。

……

我的天吶,又是廣泛徵集、又是專家評審的,今年的航天人宣傳海報真的有這麼「高大上」嗎?

其實不然!

主題突出嗎?

海報,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電影海報、比賽海報……人們用這種形式來宣傳作品,進入21世紀,這種宣傳形式沒有受到冷漠,反而更受大家歡迎,有時候,一張優秀的海報就能讓人一眼記住電影,吸引觀眾進電影院。

海報設計通過版面的構成在第一時間內將人們的目光吸引,並獲得瞬間的刺激,這要求設計者要將圖片、文字、色彩、空間等要素進行完美的結合,以恰當的形式向人們展示出宣傳信息。語言要求簡明扼要,形式要做到新穎美觀。

接下來,我們「欣賞」一下2018年中國航天日的宣傳海報。

邁入「新時代」,中國紅就不說了。

既然是航天日海報,就找點航天元素,海報左側,一個長征五號,嗯,是的,預計在今年11月份左右,長征五號將復飛,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將再文昌再次出發。

還有什麼航天元素呢?

我們可以看到,海報右半部分有中國空間站、嫦娥五號與火星探測器元素。

嗯,就這些了。

「航天面面觀」第一眼看到後腦海里就產生了一個想法:這是2018年航天日的宣傳海報嗎?

海報設計要以恰當的形式向人們展示出準確的宣傳信息,主題要突出,要鮮明

長征五號遙二失利,嫦娥五號探測器被迫推遲,老百姓都知道嫦娥四號任務將是2018年我國航天領域的最大亮點。

2018年年底,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

可是,海報里有嗎?海報里有嫦娥四號探測器相關元素嗎?有月球嗎?有月球背面嗎?有月球車嗎?

都沒有!

4月16日中午,新華社發布了一條消息: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故障調查完成 今年底將實施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發射

消息說:目前,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隊伍在全面落實故障改進措施的基礎上,正在開展遙三火箭研製生產,計劃於2018年底擇機發射。後續,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將實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

按照目前的計劃,今年11月份左右長征五號遙三發射,如果成功後,最快在明年年初或上半年就能實施嫦娥五號的發射。

嫦娥五號將在2019年開啟奔月旅程,海報里沒有嫦娥四號卻來了個嫦娥五號,不清楚的一看,就會想:哇,今年要發嫦娥五號了啊。

主題鮮明嗎?表達準確嗎?

嫦娥五號今年都去不了月球,火星探測器和空間站艙段就甭提了,近期擺在「長征五號」眼前的任務繁重,包括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探測器「嫦娥五號」、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等重量級航天器,都需由該型火箭托舉升空。

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2019年開啟奔月旅程。

中國空間站將在2019、2020年開始建造。

火星探測器將在2010年7、8月間開啟火星之旅。

由此可見,2018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適合在2019、2020年使用,很「可惜」,它不適合在2018年使用!

這是有關部門、航天企業等單位代表,藝術設計、新聞媒體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組「辛勤」評審的結果!

【評審之後還出錯?用心了嗎?——不該出現的「驚喜」】

不適合在2018年使用、或者說一次設計、能用三年……有這些特點也就算了,總共就這麼幾個航天元素怎麼還能出錯呢?

海報設計,最忌「硬傷」。

很「可惜」,「硬傷」出現了。

海報中的中國空間站素材來自上面這張圖,這張圖應該有近10年的歷史了,時過境遷,一切都在改變,這是之前的空間站設計方案效果圖。

前段時間,「航天面面觀」發布了一篇介紹中國空間站的文章,受到大家喜愛。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首次整體亮相 未來我國空間站到底什麼樣?一探究竟!

在文中,詳細介紹了未來中國空間站的情況。在選擇素材時,「航天面面觀」全部選用最新的設計方案做配圖。

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

中國空間站自立項以來,總體設計發生了不小改動。尤其在過去幾年裡,空間站設計方案不斷改進和完善,性能指標顯著提高。

設計的改動真的可以用「從醜小鴨到白天鵝」來形容。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載人航天》雜誌封面上看出明顯變化。

2011年初《載人航天》封面。展示了天宮空間站的早期設計樣式。

航天愛好者看到後就會感覺這是俄羅斯風格的。經過改進設計,如今的「白天鵝」什麼樣呢?

2017年第一期《載人航天》封面。

這才是未來我國空間站的模樣!

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實驗艙I和實驗艙II兩端將安裝巨大的柔性太陽翼,核心艙的太陽翼也改為柔性設計。

空間站供電,滿滿的,絕對夠用。「用電荒」應該不會出現在我們的空間站上了!

回過頭來再看2018中國航天日海報上的空間站元素,簡直就是笑話!

設計者不知道最新的空間站什麼樣,專家也不知道?

如此來看,報道上那些「高大上」的話語毫無生命力、毫無說服力,僅是走形式而已。

【反思】

從這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上反映出什麼問題呢?

國家級層面的宣傳海報,不說要求多好看吧,起碼你得讓人民群眾看到之後覺得有創意、思考了、用心了。

中國航天日,費了很大勁終於批准了。如今,卻要這樣「不情願」的執行,可悲!

為什麼說費了很大勁?

「中國航天日」的設立,要感謝一個人,他叫梁小虹。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工作證。他是設立「中國航天日」提案的提出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

梁小虹最初的提案是設立「中華航天節」,從「中華航天節」到「中國航天日」,一提就是五年,一直到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這個過程中,39位院士聯名給總書記寫信,呼籲設立「中國航天日」。2017年3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梁小虹提到,「剛剛過世的任新民院士第一個簽字,他簽字的時候在病床上,身體狀況已經不樂觀了。去年(2016年)第一個『中國航天日』,39位院士里有兩位沒有看到。院士在我國科技領域是泰斗,39位院士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今天我們仍然要感謝他們。」梁小虹動情地說,眼裡泛著淚花。

在2009年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上提出的。經過七年的努力。終於在2016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複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梁小虹盡了一個政協委員應盡的義務。我們應該感謝他的堅持!感謝這些老院士的堅持!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做成一件事!

堅持了這麼久,最終同意了,批複了,為什麼不好好執行?為什麼不好好宣傳?一張海報都做不好?

2016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這是海報嗎?是認真的嗎?

2016年,首個中國航天日。海報發布後迅速成為「網紅」,「放心我們不會模仿的」「目測這應該是藍翔技校學開挖掘機的學生跨界設計,應該鼓勵」,網友評論說……

2017年的。

2017年,不疼不癢的一張。不知道主辦方想表達什麼……

2018年的。

中國航天日,創辦的前三年,海報就這樣,以後可想而知……

一張優秀的電影海報,能看出導演的用心。一張潦草製作、公布的航天日海報,能看出有關部門對「中國航天日」的重視程度。

不用心,邁進新時代又如何?


推薦閱讀:

比奇洛宇航組建子公司,膨脹充氣太空艙即將投入商業運營

TAG:中國航天 | 2018年中國航天日 | 空間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