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在說我沒事了,身體卻很誠實

身體,我們靈魂的容器。

從我們有心跳的那一刻開始,它隨著我們一起成長。它見證了我們成長中一切的發生,包括歡愉的、悲傷的、興奮的、委屈的,都貯存在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它像是鏡子,照見、顯示我們的靈魂真實的樣子,它也可以反噬我們的靈魂。

身體

從不說謊

身體始終忠誠於我們

思想可以編織謊言,但身體不會說謊,它時時提醒我們要去真實地面對自己真正的需求。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小故事,讓你明了你的身體如何忠誠於你。

(一)

曉琪成績優秀,在同學和老師眼裡她品學兼優。隨著學習任務繁重,她感到越來越吃力,成績下滑的恐懼日夜折磨著她,一想到成績下降後老師與同學看待她的眼光,那種失望、落寞甚至譏諷感,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淪落如此境地。

一次期中考,她因為心裡沒底最終決定挺而走險——作弊,她花了很多心思小心翼翼偷偷摸摸準備好資料,考試開始不久她突然感到胃部巨痛、抽搐,劇烈的疼痛讓她沒有多餘的力氣繼續作弊,對於初次嘗試作弊的她來說,這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她強忍著勉強撐到考試結束,匆匆就醫服下止痛的葯。

很顯然,這不是偶然事件。為了維護「好學生」的形象,曉琪選擇向所有人撒謊,她的理智指揮她順利的完成作弊準備,卻在途中被身體制止。身體的疼痛可以理解為一種指示信號,或者一種懲罰行為。在曉琪的內心裡,還保留了一塊對自己的誠實,她的道德評價系統不允許自己說謊,即便這是她無意識誘導發生的。在身體疼痛的時候,很多人也會選擇用藥,撲熄火辣的疼痛感。

用藥也會產生精神副作用,諺語「好了傷疤忘了疼」很好的詮釋了這種精神副作用。那便是當我們想要快速讓自己從痛苦中解脫時,也是我們在逃避問題根源、逃避生活真相的表現,不必感受不必思考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的心理發生了什麼?

身體的語言

(二)

麗麗因老公出軌離婚。為了孩子他們選擇理智平靜地談論離婚事宜,麗麗一直克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沒吵沒鬧順利離了婚。拿到離婚證她告訴自己要積極面對,把不開心的都忘掉,開始新的生活。離婚不久後,她感到肝部隱隱作痛,去到醫院檢查,沒有明顯的器質病變,但痛的感覺、對身體健康的擔憂一直困繞著她。

在心理治療臨床上,這樣的案例很多。看似樂觀的背後實際上是被活生生壓抑的情緒,對老公出軌的憤怒,對情感和愛人喪失的悲哀,以及因老公出軌他人激發的深深的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和貶低,個中艱辛與委屈,身體都代為一一吃進肉里。中醫講「怒傷肝」,憤怒積壓太多,肝臟作為重要的主憤怒情緒的器官終於超出負荷,她的身體反應是她迴避憤怒所付出的代價,身體在替她表達憤怒。

(三)

朋友林從小父母離異,十幾年來她感到自己一直夾在父母中間,父母兩邊拉扯讓她被困於雙親的愛恨糾纏,她無力極了,內心一處巨大的空洞和孤獨時常伴隨著她。

現在她身處恐懼之中,她感到身體控制不住的要往嘴裡塞東西,她變得特別能吃,有時候根本停不下來,但很清楚,她的胃其實並不餓,但她一看到食物她就本能的要吃,直到胃撐到裝不下任何東西,這時候她又開始忍受胃脹的疼痛感。她隱約覺得自己這樣不太正常,但又說不上來原因,直到她被查出得了糖尿病,她才醒悟,開始思索,決定走進心理諮詢室解決她真正的問題。

這種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軀體癥狀被稱為心因性疾病,也叫軀體化癥狀。它是潛意識願望被壓抑的產物,精神分析把軀體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種潛意識過程,藉此一個人將自己的內心矛盾或衝突轉換成內臟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從而擺脫自我的困境。軀體化癥狀置換了內心不愉快的心情,減輕由某種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達某種想法和情緒等,軀體化癥狀是為了達到壓制潛意識的心理目的。當你不表達或不能表達時身體它會替你表達,直到你看向它,或者直到身體的一部分或者多個臟器功能喪失。

現代心身醫學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身體疾病都有心理的誘因。特別對於免疫系統疾病如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易疲勞或易過敏。常見的心身疾病有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哮喘、神經性皮炎、糖尿病、胃潰瘍、肥胖等等。身體總是以它的方式向你呈現你未被看見的需要,或許它也期待被你看見。


推薦閱讀:

強迫及相關障礙的核心特徵與治療
心理諮詢室里的故事第三期——潛意識的疼痛
年少時經常生病,對於生病的意義,我的分析
軀體癥狀障礙診療策略
軀體形式障礙---完美主義的奴隸

TAG:身體 | 軀體障礙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