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打卡7天退還全款的知乎讀書會,收了我的貪心稅!
寫在開頭:
本文寫於4月17日,那時候讀書會還沒開始。(很多人關心餘額提現的問題,PC版可提現)
⒈
4月12號,知乎推出了讀書包年業務——知乎?讀書會。
可能因為有咪蒙、網易、三聯周刊刷屏級案例在前,此次,知乎也採取了分銷的機制,不同的是,知乎此次分銷只有一層。
前陣子新世相因為多層分銷售賣課程,違反了微信規則被封禁。有先例在前,知乎學得相當聰明,為此特地開了一個知乎讀書會的白號。
獎勵金活動於4月12日下午收手,可能是怕被封號,也可能是出於收支管理方面的考量。知乎請100位大咖,錄600段音頻的成本應該算高。
當然,你也可以把它說是飢餓營銷,畢竟1000個人眼裡有1000個知乎。好比一本書,每個人也能作出不同的解讀。
⒉
要放在平時,大部分人可能並不會花99塊錢買幾百本電子書,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斤兩。反而是在想看哪本書的時候,上網下載電子書的居多。
我買知乎讀書會的動機並不是出於我想看書,而是看到了連續打卡7天,全額退款的噱頭,當即就腦子一熱充了知乎幣完成購買。
但靜下心來一想,這是知乎下的一盤心理棋。退款這事存在一個漏斗過濾機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把退回來的知乎幣提現的。
本著刨根問底的精神,我去翻了活動規則,
所以,儘管有連續打卡7天全額退款的噱頭,只要你的錢還在知乎里,就算是它的營收。
假設到時候餘額不能提現,對知乎來說有損傷嗎?並沒有,無非是一部分人跳出來罵罵知乎不講信用,另一部分說這讀書會已經是相當划算了,退還的知乎幣還是可以用來買Live。
可要是Live賣得景氣,知乎又何必推出無限計劃呢?
就大部分高收入的知乎用戶而言,能不能提現,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⒊
接下來想說說連續打卡7天退還全款這事,我一直認為,但凡讓用戶以為佔到了便宜的商家,自己都佔到了便宜。
像去年雙十一2折出售的蝦米會員,用戶覺得自己得了便宜,可蝦米本身也不虧,與他而言這只是一次促銷,也因此收割了大量用戶。
恰逢網易雲因版權問題很多歌曲不能聽,錦上添花。互聯網產品,哪個不在乎自己的用戶版圖呢?
如果蝦米不做會員促銷,可能會有很多人在觀望,一旦做了促銷,保不齊用戶就會付款。這與17年8月底的肯德基BUG營銷,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電商行業常見的優惠券,也是利用了買家自認為佔到了便宜的這層心理。
其次是,知乎為何設置連續打卡7天才能退還全款的條件?我想是出於APP打開率和用戶活躍度的考量。
類似的例子是,電商APP分期免息,有支付牌照或者有自己的金融業務的公司,至少能保證用戶每月還款時打開APP一次。
知乎這波活動,應當是能沖一波APP暢銷榜的。
⒋
有網友說,知乎讀書會收的是智商稅,我倒覺得是貪心稅,可我繳得心甘情願。
知乎的包年服務乍看之下,有點像Kindle Unlimited包年業務。兩者區別在於,知乎有大咖的說書領讀服務。
音頻比起文字的優勢在於,能讓人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用戶因此花費的腦力成本也更低。
讀書這件事,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很多人會忽略甄別好書所花的時間。知乎讀書會省去了我們挑書的成本,卻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們選書的自由。
見識這種東西,好比學武,大多數人都在小門派練級,難以獲得高手的心法指點。若沒有人指點,上限不會超過江南七怪,若有,下限也是全真七子。
說來慚愧,領讀的大咖里 我知道的名字的 並不多。
99元=500本電子書+200本知乎原創書+100位大咖的見解+99個知乎幣,雖然一年看不完700本書(我連50本都看不完),但它確實挺划算的。
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大多數人總是高估自己的毅力,若有人能每天堅持看,那純粹是因為他很自律。
像每天只花0.27元錢,原價199現價99,打卡七天退還全款之類所利用的心理學和定價策略,老生常談了,在此不多加贅述。
最後想說一句,花式賣書,我只服知乎!
更多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 : 蒼井樹
推薦閱讀:
※三,信息高速公路1
※獲高圓圓投資,花點時間如何在2年做到過億營收?
※最年輕的副總裁#Y03
※有了這個導航網站,沒有你搜索不到的資源
※拍照很簡單,但關於對焦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