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離開學術?

作者備註:

謝謝各位留言提問題提看法,我大概看了幾條,其實他們的觀點我在文章裡面都有相對的討論,文章比較長,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看完。謝謝各位點贊的朋友,我並不是批評整個學術界和所有博士,我希望讀者都夠思考自己為啥讀博士,想清楚了再讀博士,不要把讀博士作為一個逃避就業壓力的手段,一個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方法。

作者第二次備註:

有幾個朋友看了我的文章以後告訴我打算quit博士了,我必須說,如果你想清楚了,那就沒有問題。但是我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讓你quit博士或是quit任何東西,退出博士不代表你就能找到更好的出路,不代表你的人生馬上就要走上輝煌了。我的目的是希望你能夠想清楚自己到底追求什麼,如果你對個人經濟狀況沒有任何考慮和擔憂,如果你現在科研做的很開心,如果你馬上就要獲得諾貝爾獎了,那我勸你千萬別退!

我文章裡面講讀博士經濟上不划算,但是如果你覺得讀博士開心極了,得到的人生體驗遠遠大於經濟損失,那麼當然可以讀。讀博士確實風險極大,很有可能幾年青春打水漂,但是你覺得反正我也沒什麼別的事情干,揮霍了就揮霍了,就像有的富二代喜歡揮霍金錢一樣,你我也祝你好運。

很多人覺得我只要退出xxx,就一定有一個更好的xxx,很多人覺得只要讀一個xxx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了,很多人覺得我只要埋頭苦幹就能xxx了,很多人覺得我老闆說了xxx,那麼我肯定就可以xxx,很多人覺得我師兄xxx了,那我也能xxx。其實這些想法很有可能都是惰性思維產生的幻覺!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所有在學術界裡面幻想的年輕人清醒的重新思考一下人生。所以我講的是人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眼界,不要在舒適區裡面沉淪,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作者第三次備註:

鑒於文章傳播超出我的預想,我把一些比較有爭議的用詞重新調整一下,以防止這些爭議誤導了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

前年,我決定不再繼續努力尋找鳥不拉屎州的三流學校faculty職位,轉而以賺錢養家為人生首要任務。原因有很多,除了家庭的原因,更多是對於自己早先人生道路選擇有一些失望。我一直沒有和任何人分享過我的心路歷程。最近看了 @雲天 的文章 開始轉行第二天有感,比慘請找我 zhuanlan.zhihu.com/p/35 還有 勸退與轉行:沒有什麼是普適的 - @張竣譽 的文章 - zhuanlan.zhihu.com/p/34 覺得現在有和我一樣遭遇的年輕人太多了。幾經猶豫,冒著得罪人的風險,我打算寫幾句真話。

此文主要論證以下觀點

  1. 讀博士在經濟上面十分不划算,基本上屬於揮霍青春的行為
  2. 大部分所謂的學術不過是小圈子裡面的互相吹捧,本質和傳銷無異
  3. 沒有什麼投機取巧的中間路線,呆在舒適區裡面只有死路一條
  4. 不信邪不行,社會殘酷又真實

這篇文章如果不幸被以前的老闆或是師弟看到,希望他們別問我為啥要寫這樣的文章。我覺得我應該說些真東西了,有必要把我所認識的社會真相告訴比我年輕的朋友。我覺得我已經算是蹉跎半生,除了自己在家長吁短嘆,不如把我的一些自己走彎路以後得到的教訓和大家分享。

本人是國內985本科,北美三流學校博士(1-20 一流,20-50二流,50-100三流),我是先被一個二流學校PHD項目錄取以後,發現被坑,然後沒有醒悟繼續換到一個三流學校學習,最終拿下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以後發現前途堪憂,本來打算暴力轉行,結果幸運地(或是說不幸地)找到了某半導體行業老牌大企業博士後,進去某老牌大企業以後才發現它已經走下坡路很久了,後面換工作混了幾年,現在在一個北美科研機構繼續混,同時也重新規劃自己下一個十年的人生。

我所有的前提是,你在國內至少985學校,學習能力不錯,適應能力也比較強,所以請不要拿不同背景的人比較。比方說一個人繼承了五億元資產,或是一個人只有二本甚至大專學歷,都不適合這文章的討論。

我一直自認為算是985學校裡面還比較優秀的,雖然GPA不是最高,但是我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發現自己做工程技術的能力還不錯,因為我小學,初中和高中讀的都的三流學校,以至於不得不鍛煉了自己的自學能力。所以我能夠獨立完成比較複雜的項目,能夠在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閱讀並消化大量英文文獻和手冊,掌握最新的技術並引用在產品項目裡面。當年在本科的時候搞是的無線感測器和嵌入式軟體開發,在十多年前的國內,使用SOC方案設計的無線感測器系統還是比較先進的,自認為技術優於大多數研究生學長。同時我也認識到了國內博士生慘無人道的剝削體制,並且發現了985的研究生大多數是三流本科或是本校的差生。當時本科同學裡面比較有想法的,如果不是考上了top2的研究生,便是去企業工作了,我的室友當時370多分考上了985本校的自動化研究生也沒有去讀,這在很多三流學校本科生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最後事實證明,這是正確選擇。當時我和我的一部分同學,對於中國的研究生博士教育認識,在我現在看來,也是正確的,深刻的。但是我當時犯得最大的錯誤就是過於天真的認為美國的學術界是理想的,這個奠定了我後面蹉跎十年的基礎。


第一節

—— 讀博士在經濟上面十分不划算,基本上屬於揮霍青春的行為——

美國的好學校很多,大概能湊夠二十所,比如MIT,斯坦福之類的,三流學校當然更多。三流學校之所以相對差,是因為這些三流學校沒有能力提供給所有的博士生合適的資源和學習環境。導師資源,研究資金都很有限,只有學霸的學生才能佔據好資源。三流學校學習計劃很不系統,畢業生很可能數理基礎不夠紮實,也沒辦法去華爾街做金融撈錢,以至於只有去工業界一條路。然而在工業界工作的人都知道,大部分工業界的工作都是技術員一類的,所謂的研究員做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測試標定等重複性勞動,或是修修補補一些七零八碎的東西。這些工作,碩士學位,或是本科已經足夠了。博士學習的大多數知識和能力是排不上用場的。其實你去MIT哈佛什麼的看看,大部分博士也就去三流學校做faculty而已,出路大部分很差的,遠不如本校的本科生出路好。更何況三流學校畢業的學生,大部分見識短淺,只知道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東西,沒有好的學術資源,做不了真正的研究,想找好學校的faculty基本上不可能,最多最多只能去鳥不拉屎州的三流學校,或是國內二線城市的二流學校做老師,根本找不到好學生。

我當時讀的某二三流學校某某系,往年只招3-5個博士生,我那一年系主任大躍進招了20個博士生,比系裡面老師人數都多,結果馬上經濟危機,所有政府funding凍結,20個博士生最後大部分只能走人,留下讀完博士只有5個,美其名曰淘汰機制,實際上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當時候系裡面一些比較有良心的老師,看在我們一部分已經過了qualify考試的基礎上,答應給我們提供一些資助讀完碩士。其實當時是一個極好的轉身機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可惜我當時太理想主義,一心要讀博士,拒絕了他的offer。我當時的室友,中科大物理本科,就拿了碩士走人,現在國內baidu做人工智慧,級別挺高的,年收入保守估計至少60-80萬人民幣吧。我當時一個985師弟,應該是二線城市小老闆或是公務員出生,家景相對富裕,直接來CMU讀的自費EE碩士,畢業以後google上班,現在至少一年30萬美元。

所以說如果你能力還不錯,在國內不讀博,或是說甚至不讀碩士,那麼經濟上肯定是划算的,能夠把握的機遇肯定更多。反之肯定不划算。我大學室友縣城出生,但是家庭思想開放,人比較有眼界,當時考上了碩士沒去讀,先去一個北京國企搞定北京戶口,買國企自建房,然後辭職去互聯網行業做手游,幾波風口都趕上了,房子也在漲價前買了。如果他讀了碩士再進入社會,很可能都趕不上這些時機,變成一個無房無事業無身份(戶口)的北漂,子女教育更是無從談起。如果讀完書幾年以後才進入社會,空有一身屠龍術,不但上不了「車」,說的不好聽,在北京生存都困難。讀碩士的人大多數是為了鍍金,三流學校211考985的研,985考top2的研,都是為了鍍金,最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如果已經有了機會,就要去馬上把握,去讀書鍍金就是舍本求末了。

大部分985畢業的本科生,拿不了MIT或是哈佛的博士全獎,要不去讀個國內碩士攢研究經驗,要不就去三流學校全獎直博。讀完碩士再出國,科研沉沒成本太高,基本上一條路走到黑,博士讀出來都三十好幾了。讀三流學校也不好,我上面已經說了。所以如果去不了頂級名校,那麼最好的出路是別讀什麼研究生了,已經讀了那麼多年書了,應該去社會上鍛煉一下,一邊工作一邊業餘自學,趕快搞清楚社會真正需要什麼樣的精英人才,自己到底應該學什麼做什麼才能給社會創造真正的價值,同時也給自己創造財富。

博士研究生就是一場用青春做賭注的博弈,最後勝出的人很少,只不過很多人都不願意自揭傷疤來勸退後來者。一個成功的博士,應該拿到一個真正的受人尊敬的終生研究職位,可以比較輕鬆的拿到所需的研究資金,和世界上最聰明的學生一起合作研究最有價值的問題。這樣的職位有多少,拿到這樣的職位,是靠努力就可以的嘛?我敢說只有MIT這個檔次學校的知名大教授才能有這樣的條件。如果一個人是身價五億的二代,一生衣食無憂,那麼請你為科學奉獻。如果一個人屌絲出生,請先考慮如果自己手上除了青春沒有別的賭注,就別賭了,因為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所有的富人都是拿錢買時間,所有的窮人都是為了生存拿時間換錢。等到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就知道可以學習真正有用的知識,是多麼寶貴的機會,時間是多麼的需要珍惜。各位年輕的朋友,請珍重。


第二節

——大部分所謂的學術不過是小圈子裡面的互相吹捧,本質和傳銷無異——

什麼是真正的學問?我認為真正能改變社會,提高社會生產力,啟迪人們的思想,提高文明的高度,才是真正的學問。我從來都是尊敬這些能夠做真正的學問的人。然而現在的體制有一點問題,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學術界變成了一個名利場,很多人的目標不是為了真正的學問,而是為了名利。

某些教授和學者喜歡作秀,年輕的一代學術人也學到了這些把戲,喜歡通過媒體記者的業餘報道來吸引眼球,然而其研究卻很難真正的推動實際應用。這樣的環境製造了很多的假象,這些假象猶如一個個大坑,讓入坑的年輕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今的學術界通過一系列話術洗腦,製造虛假的美好前途而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常年在小圈子裡面互相吹捧,並且忽悠政府和民眾。最終的結果就是很多本來應該有美好前途的青年,把大好青春年華和大量智力資源浪費在無聊的所謂研究上面,文章越來越水,影響因子不斷通貨膨脹,大部分的文章是為了發表而發表,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人去看。博士學位越來越不值錢。

這些現象的重災區就是生物,化學,環境和材料,還有貫通幾乎所有工程領域的納米方向。有些專業,比如計算機,比如統計,由於工業界機會充足,調節了學術界的人力資源,並且提供了一個體面的退出機制,所以得到相對良性的發展。前面所說的大部分專業,因為沒有符合社會經濟原理的應用,以至於在社會上面不存在相對的就業機會,缺乏一個退出機制,所有從業者只有在坑內溫水煮青蛙,以至於存在大量的千年博士後。博士後本來是一個臨時學術職位,一般不超過三年,結果大坑專業的很多人,博後一做就是十幾二十年,在象牙塔裡面一混一輩子,既沒有經濟自由,又沒有人格尊嚴,每日看著老闆的臉色,毫無前途,卻只能賺得一點小錢,真是可悲。

可惜的是,大部分學術界的老闆,完全不反思學術界的弊病,並且認為產品應用是企業的任務,自己只需要烹制論文就可以了。這樣的老闆指導的學生,根本不了解也無法了解企業和社會的真正痛點和需求,做的完全就是高高在上而毫無實際應用價值的東西。最好的比喻就是屠龍之術,看起來很厲害,高大上,其實無龍可以屠。

我最大的錯誤就是入了納米這個大坑,納米技術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單方面的性能指標可以很高,綜合成本以後,經濟上往往不划算。如果希望工業應用上降低成本,就需要大量工藝研究。納米技術的工藝研究非常昂貴,個人或是小團體無法掌握生產資料,必須依託於政府投資或是大型企業預先研究投資,一旦社會環境發生變化而無法獲得這些投資,這樣的技術就變成了真正的屠龍之術。

所有的技術進步,都需要首輪變現,投資需要有回報,不論是私人還是政府。然而現在的學術界,很多人並不看重如何變現技術,很多教授不重視技術經濟,他們不懂經濟也不懂商業,沒有能力變現已有的技術。以至於大部分論文還有專利都束之高閣,變為故紙堆。一味的追求單方面的性能指標而忽視生產成本和經濟因素,會導致一些花了大力氣研究的技術無處可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碳納米管還有石墨烯,看看有多少文章專利,多少媒體報道,多少永遠也無法應用的未來技術,再看看有多少產品投入實際生產。

更核心的問題是學術資源和期刊資源被一些所謂的大牛學霸把持,在我看來這些所謂的大牛並不能分辨研究的真正社會價值,只有一些符合他們個人口味的,符合他們利益的,能夠吸引眼球的研究才會被重視。學術界絕大部分年輕學者,大部分為了大牛把持的政府科研資源,耗盡所有精力去寫一個又一個的本子,成為學術壟斷者的人肉電池,以至於沒有時間和精力思考和解決真正的問題。造成這一切問題的核心是如今的科研體制。人生只有一次,每個人也只活一次,寶貴的青春和激情是否要在和體制的腳力中耗盡,還是遠離這個體制並保留理想和激情。

很多人覺得在象牙塔裡面爾虞我詐少,輕鬆自由。我爸也建議我在學校裡面混一輩子,因為他覺得我這種性格比較容易被騙被整,沒有能力適應社會。我覺得挺悲哀的,社會再黑,社會人再惟利是圖,其背後也有其規則和原理。其實想明白了,社會上挺簡單的,就是純粹的利益交換,這種在學校裡面也有,只不過做的比較不那麼直接而已。我覺得年輕人還是在社會上面鍛煉一下好,就算吃虧了,以後人也成熟了,不見得是件壞事。

很多老闆就拿這一套話術嚇唬小孩,說企業裡面都是拿人當馬用,累死累活被資本家剝削還不如讀博士,躲進學校裡面搞搞研究,不用考慮社會上那些人際交往的事情。其實這就是慢慢溫水煮青蛙,剝削一點也不少。其實你要是真有本事拿住資本家七寸,資本家還是要把你當大爺供起來。學校裡面再講情面,老闆沒錢了,博士後還是要滾蛋。


第三節

——沒有什麼投機取巧的中間路線,呆在舒適區裡面只有死路一條——

我,還有很多工薪階層的屌絲朋友的最大的問題在於眼界狹窄,把錢看的太重,把時間看的太輕,對自己預估太低,野心太小。拿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講,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很多屌絲背景的朋友可能都和我一樣,特別是二十齣頭的時候,做為一個家庭年收入不足十萬塊的二線城市出身的青年,那時候覺得幾十萬人民幣是一個很大數字,覺得父母要辛苦十年才能存下這麼多錢,所以對於全自費或是部分自費想都沒有想過。當時候覺得全獎是唯一的選項,以至於我當時拿到了ETHZ的EE offer,因為要自己負擔一部分(不是全部)生活費,就沒有去,最後為了全獎去了一個北美二三流學校。十多年以前斯坦福EE/CS碩士還挺好申請的,我更是想都沒有想過。其實算算經濟賬就知道,讀書的幾十萬,工作以後幾個月就掙回來了。當時去斯坦福讀EECS基本上只要能畢業就可以有矽谷工作,穩賺不賠。現在基本上擠破頭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時代不同了,聰明的小孩越來越多了,等到大家都明白過來就晚了。

我覺得高智商屌絲們最大的悲哀在於他們不斷的算計,但是由於眼界問題,算來算去都是眼前的苟且,看似最穩當最合適的路子,其實是溫水煮青蛙的死路。為了一點獎學金,為了一個博士後工作,算來算去,忘記了自己真正的追求,看錯了社會的大方向,最後讓寶貴的青春白白耗費。

如果你自覺地是一個有些能力的人,請不要在年青的時候給自己留所謂的後路,年輕人有的是後路,就算一無所有也可以從頭再來。一定要儘可能的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去爭取自己能有的最好機會。如果能去頂級牛校,一定先過去,借錢也去,最後肯定能生存下來,說不準第二學期就拿到獎學金了。我認識的屌絲逆襲的人,毫無例外的都是從不考慮後路,從來都是拼盡全力的。我認識的一個同學,家裡面很窮,讀大學學費都困難,就這樣他還是要出國,考GT,申請都是和同學借的錢。但是人家一開始就研究好了美國什麼專業好找工作,什麼專業掙錢,很明白自己不能躲在象牙塔裡面做一輩子盧瑟。最後他當然混的很好,現在在矽谷做工程師。

有的人在坑裡面呆久了,就不想折騰了,我覺得這樣想就完了。如果你想出坑,想轉行,那麼馬上行動。改變自己最好的機會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機會是現在。我不提供轉行建議,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如果活明白了,知道自己不能再這麼混下去了,那麼就馬上換個活法,不要猶豫了。

我最大的投機取巧就是博士申請,當時我有幾個博士全獎機會,一個是去某東部大學CS專業搞感測器演算法,某中部私立EE搞SiC電力電子,某中部公立搞納米,某南部公立大學搞機電控制設備和演算法。我當時思來想去,覺得cs博士太難讀了,這個東部大學cs屬於cs二流水準,平均8年畢業,我希望能夠5年之內畢業,8年感覺太久了,中部私立EE半導體器件,我基礎比較薄弱,就怕趕不上課程和研究被導師趕走。南部公立大學搞得比較偏工業引用,比較適合創業但是難發文章,估計以後不好辦綠卡。我當時選擇納米之類的,一個是聽起來高大上,二個是好發文章,畢業快,也容易辦綠卡。最後我當然是果斷入坑。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好發文章,那麼基本上就不好找工作。畢業快,失業也快。好拿OFFER的專業,基本上沒幾個好找工作的。我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不敢挑戰自己,總是選一些壓力小的,看起來輕鬆的路子。

2013年我博士畢業了,當時才發現三流學校博士很難找工作,就在導師實驗室繼續混,導師比較好,就讓我先掛OPT慢慢找工作。我當時很沮喪,以至於想到轉行,當時看到比較好的機會,因為業餘研究FPGA挖礦,覺得挺有意思,打算搞搞區塊鏈和異構計算,先花幾天時間把本科時候的數字電路還有微機原理看了一遍,然後開始自學FPGA,可是還沒過多久,我就拿到了一個某半導體行業老牌大企業研究院的博士後offer。當時看在錢的份上,我就去上班了。可是上班以後慢慢發現美國半導體行業已經是夕陽產業,沒有什麼年輕人的機會了。而且現在很多企業都是在轉型,拋售,合併,市場上的職位越來越少,就算現在能夠保住一個職位,很難保障十年二十年以後還有位置。我親眼看到研究院裡面一些二三十年經驗的老人被掃地出門。對於企業,錢就是一切,沒有錢什麼都是空的。有錢的時候舒服,80年代mainframe賣的好的時候,研究院不差錢,funding無限,科研人員想搞什麼研究隨便搞。如今時代不一樣了,看著招我進來的老闆被降職降薪,中年同事壓力山大,為了保住職位緊張的不行。我就知道我不能混了,必須為未來好好打算,否則以後只會比他們還慘。IEEE開會的時候,我去和一些大廠的工程師聊了一圈,我就明白了,我這個方向沒啥搞頭了,我果斷的決定逃離半導體。

後來看一個紀錄片,一個矽谷女精英,十多年以前,本來是做半導體的,後來在矽谷接觸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發現未來的趨勢是雲計算,馬上轉行搞雲計算。現在想想,很多我在博士畢業以後,甚至工作了幾年才搞清楚的東西,其實早就可以搞清楚了,真正的社會精英,十年以前就看出來社會趨勢了,就怪自己每天埋頭苦幹,視野太小,以至於對社會認識出現偏差,而且這種偏差不是我一個人。三流學校裡面,從學生到老師,對於社會趨勢的把握,都要遠遠差於頂級名校。所以去名校讀書不但是學好知識,更重要是身邊都是能夠把握社會趨勢的精英,就算自己笨,看不出來,學學身邊的人也就夠了。對於國內985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我認為智商足夠應付美國MIT斯坦福這一檔次學校的課程。我在工作中認識很多MIT還有斯坦福,康奈爾等名牌大學的學生,我覺得我要是能夠進去,學的也不會比他們差。真正的差別在於人的眼界而不是智商。

就說轉行這個事吧,名校的同學也更果斷,我的兩個朋友,都是搞半導體的,一個是北大博士,一個是美國南部某私立名校EE博士,兩個人和我一樣,搞得都是坑爹的納米方向。但是他們畢業以後都是馬上去讀了另外一個CS學位以後進入互聯網行業。2013年那時候矽谷互聯網企業正在熱錢風口上,相對比較好進。現在他們都在大廠,資歷也有五年以上了。我畢業以後好幾年了,才發現如果自己不去適應社會,那就只能頭破血流。只能說人家比我果斷太多了,我的行動力太差了。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逃離自己舒適區,不斷調整自己的世界觀,不斷打碎自己的所謂常識,把自己愚蠢醜陋的地方血淋淋的展示出來,才能不斷進步。


第四節

——不信邪不行,社會殘酷又真實——

我另外的一個最大錯誤,就是過於天真的追求所謂不切實際的理想,忽視了社會現實,當時我的想法真的是為了祖國的需要做科研,美國讀完書以後就回國,試圖改變中國學術界的現狀。請不要笑,我當時畢竟才二十齣頭。

來了美國才發現,祖國真正需要的尖端技術我是接觸不到的,美國需要的只是第三世界的科研奴工,基數大,便宜,可以大量的進行試錯性研究。這樣學到的技術對於美國人屬於試錯性研究的一個小小數據點,對於個人基本上毫無用處,就算學到了,拿回祖國也多半是坑害社會,浪費祖國的學術資源。

慢慢的年紀大了,更明白祖國需不需要我,不是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祖國現在很好,已經有很多人才了。祖國經濟發展很快,房子很貴,我那點錢買個廁所都不夠。我已經錯過了海歸最好的時機,好地方早就已經沒有我的坑了,我現在冒冒失失回國,只能爆笑祖國了。

我並不是說人不需要理想。我覺得人應該為了理想而活,為了夢想努力,但是也應該認清楚社會現實。社會很現實,社會很殘酷。人每天吃飯需要花錢,買房子需要錢,養孩子需要錢,贍養老人也需要錢。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的家庭都照顧不好,何以對整個社會做貢獻?張益唐那樣的人雖說是英雄,但是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他大半生極度清貧,四十幾歲才娶老婆,一生沒有孩子,最窘迫的時候要去subway打工才能養活自己。有幾個人能夠忍受他那樣的人生,更大的問題是,就算付出了他的代價,是否能夠得到他的回報?

我爸教育我的一句話,也是他人生的經驗,就是先跪著把錢掙了,才能站著做選擇。經濟自由應該是普通人奮鬥的第一個目標。工薪階層家庭的小孩,既沒有富二代官二代優越的人生機會,也沒有赤貧家庭的小孩那種破釜沉舟的魄力。就像當年的國企職工,一直覺得國家的企業永遠不會倒,一輩子都在還算安逸的環境裡面溫水煮青蛙,從未為自己準備一條後路,也沒有攢下任何創業的資本。最後下崗大潮來臨,只能失業,個人經濟徹底破產,陷入一個極為悲催的境地。

我覺得人不應該放棄理想,但是也要看清楚社會,搞清楚什麼樣的事情自己能夠做好,社會也需要,然後再去做。做事情速度快慢不重要,方向最重要,方向對了,只要堅持,早晚會有所回報。我寫這篇文章,就是希望讀者能夠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重新定位自己的事業發展,利用好寶貴的青春時光,更合理的做出適合社會和自己的選擇。


推薦閱讀:

馬來西亞留學費用怎麼樣?
知焉原創|留學系列2:如何找到你自己
學弟的純留學分享,乾貨!!!請猛戳文章查看。
吉隆坡到英迪學院
雅思大作文素材題目精講,教你如何審題並寫出高分作文

TAG:轉行 | 科研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