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註力和持續力的培養——從根本戰勝拖延症
拖延從根本上說要麼是因為太難——害怕做不好,不知道如何下手;要麼是因為太簡單——覺得反正能做好,晚點做也沒有關係。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是因為所面對的事情太難,不敢做,所謂「萬事開頭難」。結果,很多人就拖延到了最後一刻,有些人還是幸運的完成了任務,但是有些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要麼完成了,還算合格,還有些即使完成了質量也超級差,挨了老師,領導的批,自己在心裡默默的告訴自己,「哎,再也不拖延了」,下次卻有是一個循環圈。
那麼如何打破這樣的循環圈呢?我們需要培養專註力,還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從戰略和戰術上戰勝拖延症。
想一想,你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稍有難度的事,那種越來越著迷,感覺自己超有掌控感,飛起來的感覺,你曾經是不是有過?你一定有過!
1.【專註力的心流理論】
這種「掌控一切」、「飛起來的感覺」的心理狀態被希臘心理學家米哈里 葉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si)稱之為心流(flow),心流通常出現在:從事喜歡做的事、目標清晰且能實現的事、有立刻反饋的事、有控制感的事情。
根據這個模型,只要控制事情的難易程度,結合自己的技能和自信心,就能始終自己處於這個心流通道之內。當我們感覺倦怠的時候,就增加任務的挑戰性(B),而當焦慮發生的時候,則是需要提高技能(A),減少焦慮;而當倦怠又出現的時候,則增加難度(B)、進行新的挑戰,如此(A)(B)反覆...... 讓自己始終處於心流的通道之內,擁有持續的專註力。
2.【專註力的實踐】
001 控制好難度,找到自己學習的階梯。始終讓自己處於心流中。如果任務很難很複雜,就將任務進行拆解,讓每一個子任務都處於這個心流範圍內,比如你想成為PPT 的大神、製作高大上的PPT,一個晚上可不行,即使你一個晚上看完了所有講解,你的消化吸收也是基於實操的。 將這個PPT 的要素進行拆解,文字與字體、圖片與配色、動畫、形狀等,循序漸進、慢慢掌握。
002 獲得及時反饋,掌握自己的節奏。如何循序漸進呢?反饋就很重要,做得對不對,好不好,是我們對自己任務質與量的管理,也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反饋就像是學生時代老師給你的作業反饋,哪些做得好,值得肯定,哪些不足需要改進。所以可以通過檢查自己的進度表來獲得進度上的反饋,也可以請教相關的專業人士,獲得質量上的反饋。
003 釋放大腦空間。我通常會在要決定干一件什麼大事的時候將自己的桌面、房間進行收拾,舒適、明亮、寬敞的空間似乎會給我帶來更多新鮮的空氣、更多自由和空間感。也許你也有這樣的體驗。
除了物理空間之外,大腦也是需要更多空間的,如果同時充斥著各種事情,是沒有辦法專註的。
舉個栗子:你需要做3件事情,每件事情需要1小時;如果你同時做3件事情,由於內容不同,大腦頻道來回切換,會遺忘和損失很多信息包括連接點,結果三個小時過去了,你每件事情都做了60分,最終你獲得了180分;但是如果你能保重這個1個小時只做1件事,大腦完全處於1個任務的全面思考中,你也許能夠完成90+,一個一個小時過去了,你總共獲得了270分,這就是赤果果的差距!
3.【做好3件事,充實而輕鬆】
那麼如何確定這三件事(或者幾件事),如何給任務排序從而保持專註的單線呢?給一天中的任務排序呢?
001 在一張A4紙上,畫一個大方框,占整個直面的1/2, 然後1、2、3、4.....列出你腦海中今天要辦的所有事情
002 在方框下方逐行寫下:
1.最容易完成的事:
2.與未來相關的事:
3.必須完成的事:
003 然後將方框中的1、2、3、4....填寫到002的各行中,並從上到下開始執行。先做「最容易完成的事」,讓你很快就有成就感,做「與未來相關的事」讓你擁有運籌帷幄的控制感,最後做「必須完成的事」,讓你卸下心理的重擔。
總結一下,專註力的掌握是讓自己處於心流之中。如何讓自己始終處於心流之中,則需要控制好難度、自己學習的階梯,獲得及時的反饋、掌握好自己的節奏,還有釋放自己的大腦空間。
——————————————————————————————————————最後,歡迎加我微信,你我暢聊一場;我免費分享給你電子書,通過微信可以直接閱讀喲;也可推薦你入「愛讀書,好寫作」學習群,群內大咖定期分享免費的閱讀、寫作提升乾貨。
推薦閱讀:
※走神能提升創造力? | 打造高效「出神體驗」
※頂級人物特質:自學成才
※乾貨│提高效率,給你學習方法
※預習加複習等於成功
※偽學習者,壓根分不清乾貨和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