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工耳蝸調機流程(一)

人工耳蝸已成為聽覺言語康復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不同的植入體,手術醫生會採取不同的植入方式,而對於不同的植入設備,不同的植入者,聽力師採用的調機方式也會有所區別。本文將對基本的調機流程進行介紹,以梳理各調機環節的關係,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調機(mapping)通常分為開機(switch on/activation)和隨訪調機(follow-up mapping)兩種情形。開機的主要目的是激活人工耳蝸系統,保證患者在安全並可接受的刺激水平下重新建立聽覺。後續的隨訪調機的意義是通過調整人工耳蝸系統,使得調機(map)即電刺激的範圍與人工耳蝸系統使用者的自身聽覺的動態範圍得到最接近的映射,並在使用者逐步適應之後獲得最優的聽覺補償。開機與調機的工作流程大致相同,主要區別在於開機時人工耳蝸系統尚未被激活,需要建立新的使用者數據,而隨訪調機通常都是基於開機或前一次調機的數據,根據使用者的反饋進一步修改調整。隨訪調機通常在開機後的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進行,之後建議使用者每年調機一次,或根據使用情況隨時調機。

1,調機前的準備工作

在調機前,尤其在開機前,聽力師應儘可能對使用者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尤其是使用者在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前後的相關信息。在開機前建立合理的期望對於使用者,尤其是成人語後聾的使用者是非常重要的。有聲音經驗的成人語後聾患者,在術後會非常期待重新聽到聲音,由於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和助聽器等聲學放大設備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很多成人語後聾患者聽到耳蝸的聲音後會覺得完全聽不懂,此時會感到非常失望或開始懷疑自己選擇植入人工耳蝸是否值得。事實上大多數患者都需要對人工耳蝸的聲音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幾天、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因此開機前需要事先對使用者說明人工耳蝸開機的大致流程以及聽到人工耳蝸聲音不適應的可能性,讓使用者從開始就能夠建立合理的心理預期,逐漸適應人工耳蝸系統,並配合後續的隨訪調機,使聽覺得到逐步改善。

開機前聽力師還需對患者術後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耳後傷口的癒合情況、術後影像資料確認的電極位置、以及是否有身體不適的狀況,如眩暈等。如有需要,應及時向手術醫生反饋和轉介。

對於隨訪調機的患者,如有可能,可在調機前先進行助聽聽閾等相關測試,並了解前一階段時程的配戴使用情況,尤其是植入者在日常配戴中遇到的和聽覺相關的困難或問題,以明確當前調機的需要,使調機工作更有針對性。

常德惠耳0736--7705811

推薦閱讀:

【推一部公益短片】有關聽見·聽不見·聽不清
親測|重度聽障是否能考駕車,學車!
日常生活怎麼保護耳朵聽力

TAG:聽力殘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