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特斯拉」絕地反擊,自動駕駛開闢「第三條路」?

最近,中國宣布對進口汽車降低關稅,這對中國車企來說,帶來競爭結果並非全是挑戰。下周,北京車展將開幕,這是中國2018年的第一個大展,在中美貿易關係微妙的背景下,國內車企的主打車的高性能、低價格,更像是一次集體秀肌肉。

馬斯克最近可以不用睡在工廠了。

不久前,中國宣布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很可能將整車關稅從目前的25%降低到15%,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美國車企將直接因此受益。

但對中國車企來說,降稅帶來競爭結果並非全是挑戰,況且,在特斯拉們進門之前,現在正是黃金窗口期:一方面,新關稅的制定需要落地時間和執行過程;另一方面,特斯拉本身產能不足,尤其是「平民款」Model 3車型交付遙遙無期,因此馬斯克也只能睡在工廠當「監工」。

下周,北京車展將開幕,這是中國2018年的第一個大展,在中美貿易關係微妙的背景下,國內車企的主打車的高性能、低價格,更像是一次集體秀肌肉。

進口汽車關稅降幅或達40%,中國車企北京車展趁機反擊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領導人承諾對進口汽車降低關稅。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預測稱,綜合各種因素考慮,中國很可能將整車關稅從目前的25%降低到15%,降幅在40%左右,幅度相當大。

降關稅的承諾還沒落地,特斯拉、福特等美國車企的股價就紛紛上漲。

此前,特斯拉老闆馬斯克曾在推特上對特朗普抱怨,中國對汽車徵收的關稅高,兩國貿易不對等。

現在,中國承諾降低進口汽車關稅,這無疑利好美國車企。不過,礙於產能問題,特斯拉可能不會享受到中國的第一波紅利。

本周二,高盛重申了其對特斯拉股票的「賣出」評級,高盛分析師David Tamberrino寫道,「我們預計特斯拉可能每周生產只1400輛Model 3」,遠低於每周生產5000輛的目標,他還建議客戶拋售特斯拉股票。

因此,即便有中國送的「大禮包」,馬斯克可能並不會因此高興起來,還要繼續睡工廠。

同時,中國的新關稅需要落地和執行時間,這也給國內車企製造了絕佳的「黃金窗口期」。在本月20號即將舉辦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拜騰、威馬等車企將發布或亮相多款新能源車型,這也是中國車企一次秀肌肉的絕佳機會。

以「中國版特斯拉」威馬汽車為例,威馬在本次車展上將公布旗下首款量產產品EX5的具體價格及配置。在去年底威馬汽車品牌發布會上,威馬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曾喊出「起步價20萬區間」的口號。

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

相比特斯拉的30多萬起步,威馬等國內新能源車企佔據了價格優勢。

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只有三年,年銷10萬輛才能活下來

特斯拉們只是「外患」,能否量產才是「內憂」。

以自動駕駛為例,雖然包括谷歌、優步、特斯拉等巨頭都在布局,但並沒有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目標,這是由於互聯網企業本身不具備汽車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這些關鍵技術包括汽車架構、控制邏輯的駕駛決策與控制等方面,並且短時間內無法突破。

上個月底,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EX5於溫州工廠試裝下線,計劃今年下半年大批量交付,已經在實質上具備了整車製造能力。

威馬汽車由原吉利副總裁、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於2015年12月創立,主推純電動汽車。至今,威馬融資額超200億元,投資方包括騰訊和百度。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

不過,像威馬汽車這樣的後起之秀面臨的壓力並不比特斯拉小。一方面,車企造車要從0到1,完成整個汽車的生產製造流程。另一方面,在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兩條賽道上,均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公司。沈暉曾表示,「造車新勢力還有兩至三年的窗口期。必須年銷量超過10萬輛,才能活下來」。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沈暉在演講時提到造車新勢力的突破口——未來汽車的競爭力來自兩個領域:新型動力來源和汽車硬體本身的軟體化。前者帶來的動力改變對整個汽車行業來說是普惠性的,只有後者才是真正能實現自動駕駛、體現自身實力的關鍵條件,這個能力也是威馬在研發中的。

為此,威馬汽車早已經與Mobileye開展深度合作,Mobileye能夠提供基於視覺系統分析和數據處理研發的ADAS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符合沈暉所說的「硬體軟體化」路線。因此,威馬EX5等量產車型上將應用Mobileye的智慧交通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截止今年2月底,威馬旗下EX5的付費訂單已經突破10000台。

「AI+硬體+軟體+服務」:自動駕駛的第三條路?

目前,自動駕駛存在傳統車廠與互聯網公司兩條路徑,前者以傳統的傳統的OEM、Tier1廠商為代表,走硬體多樣化道路,在整車能力上有絕對的話語權;後者以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為代表,聚焦軟體、演算法等技術,只研發少量車型,更注重駕駛體驗。

威馬汽車介於兩者之間,走特斯拉模式,自建工廠同時也研發自動駕駛。目前,威馬EX5車型已經搭載了L2自動駕駛技術,並研究L3、L4。

用沈暉的話來說,威馬定義智能汽車是一台更「聰明」的汽車,並且是一台持續「變聰明」的汽車,它可以通過深度學習不斷更好地理解用戶的指令及需求。

威馬首款量產車EX5

沈暉表示,威馬的首款量產車將搭載車窗智能交互方案,這項功能將實時識別駕駛者身份,為車主、家庭成員、授權用戶或訪客開啟相應許可權。這也意味著未來每位威馬用戶都將在雲端擁有自己的威馬 ID賬戶,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身份」讓汽車」聰明」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威馬產品將可以在硬體、軟體、服務等各方面更創新地與用戶一對一交互。

他把威馬汽車的智能化路徑概括為「AI+硬體+軟體+服務」,即:

  • 車輛100%聯網,不斷迭代,提供實時在線的智能化服務;
  • 車輛具備感知能力:感受環境、用戶的意圖,提供場景化交互體驗及個性化服務;
  • 車輛具備協作能力:融入更大智慧場景,與其他智能生態連接、協作,圍繞出行,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服務;
  • 車輛具備決策能力:替代用戶進行出行決策,解放人的時間,提高出行效率。

對於「中國版特斯拉」,目前威馬做的是20萬元區間面向大眾的產品,因此技術的「可量產化」是非常重要的標準。基於對AI技術成熟度的預判,威馬將智能化路徑分成了以上四個階段,並有序實施分步走的智能化戰略。其中,第一、第二階段在明年的量產車上即可實現,第三、第四階段則是中遠期的目標。這也符合當下「AI+」的硬體智能化發展趨勢。

不僅是AI汽車:質檢車間配備AI質檢員、HoloLens、圖像識別引擎等技術與設備

在汽車總裝部,最挑戰的一項工序是對客戶定製的車輛零部件檢查錯漏裝。因為這是一項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標準化檢驗工藝,質檢員需要從MES系統中獲取客戶的訂單配置,然後一項一項的逐一檢測是否有錯裝和漏裝的現象。威馬汽車未來計劃開放給客戶選配的部件可能達到數百項,因此質檢員花在每輛車上的錯漏裝檢測時間會比較長。工廠生產線運轉期間,質檢員們要不間斷的進行檢測,很容易由於疲勞工作造成漏檢或錯檢。

威馬車身車間生產主線自動化率達到100%

為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威馬開發了一套具有自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質量檢測系統,並將其作為AI質檢員。

在總裝線的框體上安裝有三個高清攝像頭,當車輛由板鏈傳送到攝像頭鏡頭內,攝像頭就會分別從車子的左方、上方和右方採集車輛的外觀數據。三個攝像頭的視頻流數據傳輸到監控主機上,再傳送到雲端的圖像識別引擎上,引擎就會開始對視頻流進行零部件的識別。

威馬AI質檢員

另一方面,AI質檢員與MES系統相對接,首先通過掃VIN碼獲取車輛應有的配置告訴引擎,引擎會以很快的速度將識別到的零部件型號和車輛應有的配置做比對,然後將質檢結果實時反饋到大屏幕上。當檢驗結束後,AI質檢員會生成報告傳送到MES質量模塊,並提示質檢員是否有異常。這樣就完成了它對一輛車的檢驗工作。

在質檢過程中,微軟混合現實穿戴設備HoloLens也發揮了作用。質檢員通過HoloLens可以無需翻閱PDA即能快速地知道車輛的配置信息,然後和實車的零部件做比對,迅速地獲取質檢結果。這一過程非常省心省力,最關鍵的是檢驗錯誤率可以下降很多。

此外,威馬開發的圖像識別引擎讓其具有比人類更快速準確的智能檢測能力。圖像識別引擎的運作機制是:首先,利用數萬張工廠產品的特定照片,讓引擎對每一項需要檢測的零部件的照片進行識別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它準確識別零部件的比例可以達到97%以上。然後將訓練好的引擎放到微軟Windows Azure雲端,就可以試著讓它實時地對出廠前車輛的外飾零部件做擬合判斷了。

參考資料:

finance.huanqiu.com/cha

(本文首發於新智元微信公眾號:AI_era,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TAG:威馬 | 自動駕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