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太古匯美妝品牌們給沿街形象打造提供了新思路
興業太古匯自去年5月對外開放,幾近成為一個完整版的項目,目前尚未開始有規劃性地品牌調整,但商場的各種細節微調卻潛移默化地進行中。例如隨著氣候更為適宜,頂層花園即將對外開放,這可能是南京西路上少有的景觀體驗。
而本文要分享的則是另一處設計規劃。
商場一層的化妝品區域已成為業內話題,它是上海第一家將一線化妝品「搜集」得如此全面的購物中心,而在該品類的布局上,又根據商場結構進行了室內外的區分,其中類似CHANEL、Dior、LANCOME、LA MER等傳統高端品牌相對「內斂」;而外場則多以彩妝、護膚品牌為主,配搭SWAROVSKI,打造出相對「亮眼」感受。
近日如果前往商場,不難發現最近幾個月在外場品牌專店前的綠植公區,逐步搭建起了品牌專屬的美陳布置,先來看實景:
BOBBI BROWN可能是最早搭建出場景的品牌之一,紅唇鞦韆很好地體現了彩妝定位,我因為是長期觀察,所以上兩張圖拍攝的時間不一,能看到品牌對方案還進行了調整,彰顯用心。
Jo Malone可能是在設計上花心思最多的一個,當然該品牌本身的聲譽也足夠出色,用自己的產品、禮盒「堆砌」於花壇,甚至顧客可以行走其中深度體驗。堪稱將人、景、產品相結合的最佳案例。
來自美國的Kiehls則是以信箱和路牌搭建出紐約風花園場景,其中直接奉上品牌介紹,屬於通過相對直白的方式傳遞品牌信息的風格。
SPACE NK另闢蹊徑,將花壇掏空「轉型」成一個花園休息空間,供人小憩自拍。
philosophy雖然也放置了長凳,但並未喧賓奪主,你很難不被一旁的仙人掌所吸引,這也是唯一放置植物名牌的品牌,而這些仙人掌等植物,正是品牌的保濕理念體現。
來自南澳的Jurlique,與Kiehls類似,帶來了信箱場景,只不過更具澳洲自然風情。
SWAROVSKI則是最直白地植入了天鵝logo元素,我們能看到畫面中自拍的潮流年輕人,這正是商場初衷最好的體現形式之一。
最後來個一個彩蛋,唯一的服裝品牌,KENZO貢獻了充滿質感的立體logo雕塑。
以上,是這些主力品牌對商場公共綠植空間「再造」的案例分享,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有趣、大膽的規劃方式。
1、傳統意義上的公共空間,更多會由第三方設計和搭建供應商完成,交付給品牌進行處理的案例不多。比如我有看到同樣是開放式商業項目的大寧國際廣場,將一家花店門前的綠植空間直接給品牌進行設計打造,但這屬於因地制宜,類似興業太古匯這樣有組織、計劃地操作,應該屬首次。
2、這是一個博弈,對於商場而言,表面上轉移了工作,但實質上對形象整體的「協調性」和個體的「可行性」把控理應會花費更多精力。
3、在第2點問題下,依舊進行如此操作,是由於該區域品牌的優質程度讓商場有信心能共同將此規劃落實好,畢竟化妝品、國際品牌對形象設計的把控程度和水平屬於頂級,如果連他們都無法做好,那這條道路則未必「康莊」。
4、對品牌而言,這是形象提升的良機,但也並非免費午餐,如此專店外裝飾,勢必產生額外成本,能帶來多少業績轉化,是個問號。這可以理解為什麼該區域的品牌陸陸續續在完成,多少也是基於對最終效果的判斷。
5、但從上文同樣也能看到,不少品牌不止落實了方案,還進行過整改,無疑反應了品牌對該規劃的重視。同時由於彼此在一個層面競爭,興業太古匯貢獻了如此眾多旗艦店、概念店,誰又希望在公區設計方案上成為最平淡的那一個。從我這段時間的觀察來看,該規劃正處在良性發展狀態。
6、我之所以分享,是因為它值得借鑒。但僅此而已,如同K11的Terminal 5,這些都不是通用模板,對於業內同行,可以看到好項目的舉措,自己是否適用,還需因地制宜,比如上文提到的品牌設計水平和投入程度。但我們需要有興業太古匯這樣的「微創新」或者說「小冒險」精神,商業世界也因此更值得玩味。
推薦閱讀:
※前天剛聊了商戶指南話題,這回浦東嘉里城把紅包都給做進去了
※去一趟杭州,拿了幾本購物指南,發現不同的設計邏輯很有意思
※魔都商業半月簡報(18年1月上)
※浦東商業搞事年:陸家嘴中心(上篇)
※有多國語言商戶指南的商場一般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