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的世代論筆記番外篇(一)——中日宅文化發展差異一窺
目錄:
宅的世代論筆記(一)——如何理解劃分宅的世代
宅的世代論筆記(二)——東浩紀的世代論
宅的世代論筆記(三)——岡田斗司夫的世代論
宅的世代論筆記番外篇(一)——中日宅文化發展差異一窺
宅的世代論筆記(四)——中國宅文化發展的四個重要時刻
宅的世代論筆記番外篇(二)——鳴謝與參考資料
作者:@SCAlpha
編者:@王聖童
筆者在討論、思考中國宅圈的世代劃分問題時,發現結論看起來很像前文所述岡田斗司夫的觀點,並且比日本宅圈的表現更明顯,更典型。
岡田的世代論在2009年提出,距今已近十年,且不論這十年間中日宅文化都有完全不同的劇變,即使只看過去中日宅文化的發展軌跡,也幾乎找不到共同點。這樣一來,中日宅文化在發展歷程上的某種相似性,就成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了。同樣的,中國各世代宅人的特徵比之日本反倒更為明顯,這也並非平凡的事實。關於這兩個現象的解釋,我提出了一種猜測。
(前方工業黨出沒注意!)
先給出兩個論斷。
一、中國宅人所享用的資源具有「原創孱弱,較多依賴引進」的特點。
二、文化產品(不論是原創還是引進)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這種文化的受眾有極大的影響。一般而言,數量決定入坑人數,質量決定思想特徵。
第一點應該是不證自明的,而第二點則是在岡田的理論基礎上所做的自然延伸。接下來我們就通過這兩個論斷來進行闡釋。
首先我們解釋中日宅文化在發展歷程上的某種相似性。
由論斷一,我們主要關注引進作品。那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宅人是怎樣接觸引進作品的。
05年之後,隨著bt的普及,中國宅圈基本上做到了與日本同步看番,這一點不再贅述。
而在05年以前,主要的動畫觀看方式還是tv。那麼我們看看電視台引進了些什麼吧。
EVA、超時空要塞、機動警察、貓眼三姐妹、天地無用、美少女戰士、秀逗魔導士、死火海柯......好像和日本那邊也沒什麼區別?雖然可能相對日本而言晚幾年,也可能遭到魔改與閹割,但是大多數名作總歸是能看到的。
綜上所述,中日宅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所看到的名作是一致的,即作品的「質量」是一致的。由論斷二,中日宅人在思想上的時代特徵應該是一致的,只不過可能會有時間上的錯位罷了。
接下來我們解釋中國各世代宅人的特徵比之日本反倒更為明顯。
由論斷一我們可以得出,所言「資源的豐富度」在中國是與引進的數量和效率有關;而在日本,則與業界關係更為密切。
我們再來看「引進的數量和效率」這個概念,想想從海南盜版到ftp再到bt最後進入流媒體時代的過程——這不就是「通信技術的進步」嘛!
那麼「通信技術的進步」和「業界生產的進步」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於,「通信技術的進步」是廣泛影響全社會的,「業界生產的進步」是難以突破宅圈的,最多對「對動畫稍有了解的非宅」有影響。換言之,中國宅圈的擴散速度比之於日本,是有數量級的優勢的。
由論斷二,每次中國宅圈的革新都會吸引更多的新人,導致革新更快地進行,所以就會導致更加「典型」的現象。
那麼,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發呢?
在進入流媒體時代和版權時代之後,中日宅文化在資源獲取上已經幾乎沒有區別。顯然,再通過通信技術進步提升資源總量的方法已經不再有效。中國宅文化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那麼就必然要尋找獲取資源的新方法。
國產動漫的火熱或許也為上述論斷做了一個佐證。雖然國內的動漫文化產品總體上仍處在較低水平,但是目前日本動畫的量以無法支持如此多的「潛在宅人」,因此必然有一部分人轉向國產作品的領域(即使水平不高)。
推薦閱讀:
※為什麼影視,動漫中的道具幾乎沒有被商品化?
※自娛自樂自創造!據說只有宅們才知道這些隱藏節日!
※東方project中,哪一個角色最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精神?為什麼?
※如何評價手游《大家的幻想鄉》?
※宅的世代論筆記番外篇(二)——鳴謝與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