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與獨立 | 人生,我們註定是要漂萍離散的

之前有家長問我,蒙台梭利理念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每次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一個發展和沉澱一百多年的教育理念,很難用幾行字、幾句話來概括。

但換種問法,對我觸動最大的是什麼,我會堅定地告訴她,是「幫助我,讓我自己做。」(Help me to do it myself.)

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始了獨立的進程,而且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

作為家長,孩子出生時柔軟、無助,我們需要幫助他獲得身體上的獨立--這可能不是最難的部分。

最難的,是幫助孩子精神上的獨立,以及,自己控制住打擾、介入的衝動,放手讓孩子去闖蕩外面瘋狂的世界。

學術部分--孩子獨立的進程

蒙台梭利理念中,人從出生到成熟要經歷4大發展階段

  • 0-6,嬰幼兒期 Infancy
  • 6-12,兒童期 Childhood
  • 12-18,青少年時期 Adolescence
  • 18-24,成熟期 Maturity

而每個階段,都是一步步走向獨立的進程。前一個階段的成果是後一個階段的基礎。

如果前一個階段沒有發展完善,人可以繼續往前走,但是可能像蒙台梭利博士的比喻那樣:如織毛衣,一開始織的有漏洞,不妨礙後面繼續織下去,但是回頭看,毛衣始終有個洞。

所以作為人生中最打基礎的階段:0-6歲,在孩子最沒有控制權的時候,成人需要從一開始就學習,如何輔助孩子的獨立。

  • 0-6歲的獨立的努力

可以從身體獨立,心智獨立,情感獨立,社會獨立層面體現。

我們的出生,其實是獨立的第一步。是孩子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要離開子宮來到世界。這時候的獨立在於,我們告別了子宮,自此成為環境中的一個獨立的個體。

出生後,我們完全依賴母親的母乳生存,而在長牙之後,又是獨立的另一個階段:我們能夠不依賴母乳,可以依靠外界的食物生存了。這個時候,對於母親和孩子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生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之後,孩子的頭部穩定了,他/她可以自己控制頭部去看、去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世界,這也是獨立的一個巨大的里程碑。

孩子之後學會了爬行。這時候,孩子的活動空間逐漸變大,對什麼感興趣可以自己爬過去。

孩子又學會了走路,這時候與爬行相比,孩子解放了雙手。這時候,雙手可以去觸摸、去操作,可以做很多事情。手作為智力的工具,也使得孩子在動作的過程中發展智力。

慢慢地,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可以自己吃飯、穿衣、洗手、刷牙,這種功能上的獨立,會讓孩子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成就感。在能夠照顧自己之後,孩子也會想去照顧環境和別人,以發揮自己在家庭、學校及其它團體中的社會價值

而在0-6歲的時候,家長需要做的,是預備好環境,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去嘗試

  • 6-12歲,是孩子的童年時期。

這個時候,有的父母可能覺得:我可愛的寶寶哪裡去了?怎麼不跟我親了?

生理層面上,孩子這時候乳牙退掉了,頭髮變硬,顏色變暗,身體也長高了,不在是之前Q彈可愛的小人兒。

而且孩子不再想呆在家裡跟父母一起,而希望去跟很多自己的同齡人玩耍,有時候玩到很晚不想回家。

孩子的心智也從吸收性心智慢慢轉變為邏輯思維--他們會思考、會發問、會質疑了。

6歲之前碰到新的東西,他都會一直問:媽媽,這是什麼?

而在6歲之後,他們可能會一直問:這是為什麼呢?

他不再是那個無條件相信爸爸媽媽或者老師的「小乖乖」。遇到他們覺得不公平、不好接受的事物,他們會跳出來挑戰:這樣不公平吧?

  • 12-18歲的時候,就到了成人最頭痛的青春期。

這個時候,身體上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延續了6-12歲的變化,是與成年人的生理結構越來越接近。這個時候,第二性徵開始發育,孩子已經開始能生育了。

家長可能發現,越來越難以跟孩子溝通了,說什麼他/她都不聽,回家就睡覺,要不就在跟自己的朋友聊天,從來都不會跟家長聊天。

但是這個時候,由於身體的變化,會導致孩子身體很疲勞,有時候第二性徵的產生會讓孩子很自卑很恐慌。而很多家長還是按照以前的溝通方式跟孩子交流,完全忽略了孩子身體和心理的變化,會讓孩子有不被理解的感覺,從而拒絕與「不理解我的外星人」溝通。

  • 18-24歲,是成熟的階段。

大家都已經讀大學或者工作了。

這時候的獨立主要集中在經濟的獨立和社交、情感的獨立。要開始考慮如何作為「社會人」在社會立足,為社會做貢獻了。

而每個孩子獨立的階段,對父母來說,都是進一步的分離。

家長有沒有能力和決心分離,放手,給孩子自由?

抒情部分--要應對分離的,是家長

昨天因為霧霾沒出門,一口氣看完龍應台博士的《親愛的安德烈》,看到好幾個地方,都控制不住眼淚。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和兒子一起商量開的專欄,互相寫信並刊發。龍應台的目的是「了解18歲的安德烈」,而兒子戲謔「可以拿稿費,那就寫吧。」

我在龍應台身上找到了我的媽媽,而在安德烈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我從小都是很獨立的人。可能因為媽媽在我3歲的時候就在外面工作,把我放在姥姥姥爺家。姥爺是軍人,姥姥是助產大夫,他們兩個都不是「溺愛」型的性格,所以從小我能自己做的事情,他們從不代勞。到13歲的時候,我回到媽媽身邊。獨立習慣了,對媽媽依然有愛,但是很不習慣別人對我生活的「干預」。

到現在,28歲,我跟媽媽也會時不時微信聯繫。

D:媽,我交男朋友了。

M:什麼樣子的人?

D:人很好,先處處看。

M:什麼時候給我看看?

D:你不用管,我再看看,就跟你說一聲。

M:哦......

D:媽,我辭職了。

M:為什麼?太累了嗎?

D:嗯,心累,想休息一下,可能會去讀博。

M:好啊,還有錢嗎?

D:有的,放心。

M:多讀書很好,去讀吧。

D:你不用管,我在考慮,就跟你說一聲。

M:哦......

類似的對話還有很多。我不知道有這樣的女兒,對於媽媽來說,承受了多少分離或者「疏離」的痛,但是她從來不說,只是偶爾小心翼翼地問:寶寶你想我嗎?媽媽想你。

現在跟很多舊友都不聯繫了,之前我都說自己要社交恐懼了,但是現在想想,是害怕「尬聊」。

跟媽媽也是。

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是一代人,每天接觸不一樣的事物,吃著不一樣的食物,看著不一樣的書,聽著不一樣的音樂,交著不一樣的朋友,我們的生活值得聊的話題越來越少,最多可以彙報一下生活的近況。

如果不是最近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看到這本書,我也不會在媽媽的角度考慮她在我們關係里的處境和感受。

我很感激媽媽從小到大給我的空間,讓我有時間去嘗試、去失敗、再去嘗試;

我很感激媽媽能抑制介入和控制的衝動,讓我能自己選擇想要的生活;

我很感激媽媽給我無條件的愛,讓我有底氣去做一些「衝動」的決定,因為我知道身後一直有她,不管我活成什麼樣子,她都會支持我。

儘管如此,我還是沒辦法依賴媽媽比現在更多,因為獨立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

只是在忙的閑暇,我會多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多給她一些溫柔。

人生本來就是孤獨的旅程,心懷港灣,我們也能走得更遠、更踏實吧。

參考文獻: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台

最後圖片來自美劇《傲骨之戰》

《Wild World》,王若琳

推薦閱讀:

你家孩子膽子小怎麼適應社會?
寫於在香港讀研的第20天
姑娘,最好的戀人是自己
鹿晗解約:28歲了,該獨立了
和yummy精選的三木老師,用一小時聊了這四件事

TAG:獨立 | 蒙特梭利 | 分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