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麻醉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3月26日—4月1日是第二屆"中國麻醉周",今年的主題是"人民美好生活從無痛診療開始"。麻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三國時期華佗發明麻沸散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而在國際上,1842年3月30日,美國麻醉醫生Crawford Long實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既成功推動了麻醉學科在臨床上的研究和應用,也成為"國際醫師節"由來。

時至今日,麻醉科已成為臨床上一支神奇的"特種部隊",麻醉醫生的「舞台」不僅僅是在手術間里為患者保駕護航,而且也越來越多參與到日常診斷和治療中,如無痛胃腸鏡的檢查,鎮靜下的MRI檢查,產房中的無痛分娩技術運用,為慢性疼痛患者專門開設疼痛門診等,麻醉醫生已成為建設"無痛醫院 舒適醫療"的極重要力量之一。

時值"中國麻醉周"期間,我們特地搜羅了網上被大家關注和討論最多的關於"麻醉"的六個問題,有請我們的麻醉科醫生帶來專業詳實的科普解答,以消解公眾對"麻醉"以訛傳訛的恐懼和一些認識誤區,祝願大家有好的"醫商",得到更好的治療與就醫體驗。

1. 使用麻醉藥會引起記憶力衰退,是真的嗎?

時至今日,就科學界看來,對於記憶形成和存儲機制的問題都沒有被完全得到解答,僅有一些記憶相關的數據模型,而記憶力減退的解剖基礎與病生理機制依然處於探索階段,而麻醉對於人的記憶力是否產生影響,目前並沒有得到結論。

我們在麻醉門診也經常遇到關於麻醉對於記憶力影響的問題,患者抱怨說自己做過一次麻醉,然後就糊塗了,記性越來越差,仔細一問麻醉情況,說拔牙時候打了麻醉,我們不得不說,這種局部麻醉,藥物都是作用於外周神經,不會影響到大腦,對記憶力不會有任何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會很容易的把記憶力下降歸因於自己不了解的麻醉,所以在這裡我們先簡單說一說麻醉。

麻醉分為很多方式,比較簡單的可以分為一種是「醒著不疼」的局部麻醉,像拔牙局部注射,或者生寶寶剖腹產那種更大範圍的區域麻醉;另一種是「睡著了」的全身麻醉,就是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都是沒有意識。人們糾結記憶力受影響多是後者,覺得全身麻醉需要用非常大量的麻醉藥讓人處於深度無意識狀態,這對大腦一定是有影響的,其實這並不正確。

麻醉醫生並不是單純使用麻醉藥進行全身麻醉,而是根據不同患者和手術情況,合理聯合運用鎮靜葯,鎮痛葯,肌肉鬆弛葯等其他藥物,讓患者處於相對小的應激狀態,維持適度的鎮靜深度。同時,臨床上使用的麻醉藥都是相對短時間內就會被分解代謝,所以整個麻醉過程是可控和暫時的,不會改變腦細胞的功能結構,隨著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和清除,其作用也隨之消除,不會產生持續的影響。

因此說打了麻藥後記憶力下降、腦子會變笨的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2. 使用麻藥會對小朋友,特別是嬰幼兒造成不好的後續影響嗎?

麻醉對孩子有沒有影響?家長對於這個問題的關注遠遠大於麻醉對成人的影響。孩子需要手術已經讓家長們心慌意亂,一聽說麻醉就更是不知所措。特別是2016年12月14日,美國FDA發出的一項「藥物安全通告」指出:3歲以下嬰幼兒接受手術或醫療操作期間重複或長時間使用全身麻醉藥或鎮靜葯,可能影響小兒腦發育。一下子讓家長們感覺天都塌下來了,認為孩子一定不能麻醉,不然會有不好的後續影響。

其實家長們不必過分擔心,FDA所發表的通告是基於動物或離體實驗,不能直接用以指導臨床,而臨床研究在試驗設計上的局限性,導致這些異常的原因究竟是源於麻醉藥物還是其他因素尚不得而知。FDA與國際麻醉研究協會近期均指出迫切需要更多高質量的臨床研究結果,來向我們揭示嬰幼兒在接受反覆和長時間麻醉暴露可能帶來的影響。

因此家長們不用過於糾結麻醉對於大腦的影響,更不能以此拒絕麻醉或者推遲手術,簡單舉個例子,孩子牙齒出了問題,有些家長擔心麻醉藥對孩子的影響,選擇強行檢查或治療,孩子在極度恐懼、疼痛和哭喊中完成診治,這種應激創傷遠遠大於麻醉對人體的影響,而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才確實有長期的後續影響。

FDA的通告更大的意義在於讓臨床醫生在做出決策時需要更慎重的考慮,術前外科醫生和麻醉醫生要與患兒家屬更充分告知和溝通,在達成風險及獲益的平衡點時,才能夠做出最合理的決策。

3. 全麻與局麻相比對身體的傷害更大,是真的嗎?

首先想說的是,這兩個直接去比較,有點像「關公戰秦瓊」,很難有結論。多數情況下需要全身麻醉的手術多是長時間,危重或是創傷相對更大的手術,術後身體的影響一定是更大的,這種手術局麻下根本無法實施。反過來一些局麻手術,多是短小淺表的手術,本身對身體影響很小,而這種手術也沒有必要進行全身麻醉。所以感覺上全麻之後都需要恢復時間更長,其實更多時候是由於手術和疾病本身造成的。

如果非要讓「關公和秦瓊」分個高低上下,那我們設定一個場景,胃腸鏡檢查,可以清醒下進行,也可以全麻入睡下進行。那些認為全麻比局麻危害大的人,覺得檢查很快,難受一會總比全麻之後變傻了好,但殊不知,很多人就是因為這點難受而遲遲不去做檢查,早期的癌前病變發展成腫瘤,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產生的後果很可能是致命的。當然,我們也並不能說全麻對身體沒有影響,同樣是胃腸鏡檢查,如果是一位高齡並且身體狀態不好的患者,我們會建議局麻為主,輔助小劑量的鎮靜鎮痛,避免直接全麻入睡,因為對於這名患者,耐受全麻風險相對會高,局麻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因此在脫離具體限定條件下單純進行比較,是沒有科學道理的。我們沒有必要去糾結哪種麻醉對人體影響小,而是應該去看哪種麻醉更為合理,患者獲益更大。

4. 為什麼有的人在全麻後會出現幻覺?

全麻後出現幻覺,其實並不是在全麻過程中出現,而是手術結束後,在麻醉蘇醒期間出現幻覺。臨床上專用術語是蘇醒期譫妄,可能表現為術後麻醉蘇醒期間發生的躁動或嗜睡伴神志改變,具體表現為躁動不安、過度興奮、多語、哭泣或是沉默等。據統計大約19%-31%的患者會發生蘇醒期譫妄,但多數情況下這一階段持續很短,僅僅幾分鐘就會消退。

出現譫妄的原因很多,如手術方式和時間,疼痛,或是患者高齡、自身存在酒精或藥物濫用情況等,醫生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多數情況下會很快恢復正常。如果是長時間的持續性譫妄,可能需要神經內科醫生進行會診,並進一步進行相關檢查。

5. 如果每個人的耐藥性不同,醫生是如何判斷手術中麻醉藥物的劑量的?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講一講一些藥物基本知識。

藥物最小有效量,就是引起藥理效應的最小藥量。藥物極量則是引起最大效應而不發生中毒的劑量,也可以說是安全用藥的極限。藥物研發期間,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相關的數據,可以作為臨床使用的基本參考。麻醉用藥也是基於藥物本身的效能,劑量一定是介於最小有效量和極量之間,常用劑量也是基於藥理數據和大量臨床經驗總結而出的。

的確,每個人對於藥物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們如何選擇呢?

麻醉醫生對於藥物的使用一定是個體化的,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態,手術方式和進程、藥物反應等具體情況,選擇用藥時機、用藥劑量、用藥方式,以及是否聯合用藥等等,因此, 麻醉醫生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都是在高強度計算,才能既保證手術安全平穩進行,又能術後快速蘇醒。

6. 是否會出現病人在麻醉手術中突然醒來或恢復知覺的情況?此時醫生會如何處理?

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從專業角度來講屬於術中知曉,就是指手術過程中有意識,且術後能清楚地回憶起術中的事件。一般人群中術中知曉發生率為0.1%-0.2%,兒童中發生率稍高,為0.2%-1.2%。全身麻醉應用藥物聯合達到鎮靜遺忘、鎮痛、肌肉鬆弛狀態,如果出現術中知曉,意味著鎮靜遺忘作用消失,而肌松、鎮痛作用還可存在。在這樣的狀況下,患者可存在意識,可聽見周邊環境的聲音,術後對手術過程存在記憶。

作為麻醉醫生,一定是極力避免術中知曉的發生,整個麻醉過程中,麻醉醫生都會始終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態和各項監測數據,一旦發現諸如呼吸、血壓心率等細微的變化,提示患者有蘇醒的趨勢,都會第一時間採取適當的措施去處理。與此同時,隨著術中監測的發展,更多的監測設備用於觀察術中鎮靜情況,更是極大降低了術中知曉的發生率。

還有一些情況下,麻醉醫生會讓患者在術中醒過來,屬於術中喚醒,例如一些重要腦部或脊柱手術,為了避免損傷重要的神經功能,需要患者在術中配合醫生指令。我們會看到一些報道中說,患者一邊拉小提琴一邊做開顱手術,其實這都是麻醉醫生的傑作,既能夠保證意識配合指令,又不會讓患者痛苦,對麻醉水平要求非常高。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還是無法百分之一百避免術中知曉的發生,麻醉醫生一方面會在術中儘力預防術中知曉的發生,另一方面在術後隨訪中早期發現術中知曉,必要時提供心理諮詢,避免出現術中知曉後導致的重複夢境、睡眠障礙等問題。

徐國勛醫生2004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獲醫學學位,後於2011年獲得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碩士學位。徐醫生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麻醉科完成麻醉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熟練掌握神經外科、普通外科、產科等外科手術麻醉,並分別在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兒童醫院接受了心血管麻醉和兒科麻醉培訓。2013年8月,徐醫生作為訪問學者赴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院接受麻醉科專業培訓。在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之前,徐醫生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麻醉科工作,積累了十多年的臨床麻醉實踐經驗。


推薦閱讀:

口腔小手術麻醉費收 160 元是否合理?
有沒有麻醉劑無效的案例,該怎麼辦?
為什麼手術後麻醉醫生要求家屬保持患者的清醒,不能讓他睡著,如果睡著會有什麼後果呢?
頭部麻醉會變笨嗎?
作為神經內科醫生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麻醉 | 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