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第五講)
聲明:未經本人同意,拒絕任何人將文章私自發到公眾號上。經過前幾次講解,終於走到了最核心的致良知部分 。這幾部分是最重要的,理解偏了,以前的功夫也都白用了。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認真看看我所給的例子和概念,不要囫圇吞棗。
我已經不止一次地說過,良知這個概念來自孟子。可是為何王陽明為什麼會從知行合一轉到致良知上去呢?要知道王陽明昔日在龍場開悟時,在貴陽書院講的是知行合一之學。
「前日在貴陽,舉知行合一之教,紛紛異同,與諸生靜坐僧寺,使得自悟體性,恍恍若有所得。」也就是說前期實修之法主要在於靜坐,但是正是這個靜坐造成了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流入枯禪。儒家的一切功法,諸如靜坐,收心,養氣,都是為了一個終極目的,也就是修齊治平。王陽明的本意是好的,先讓弟子靜坐收斂本心,剋制習氣,不曾想到結果又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可能在這裡很多人要問,儒家不是也講靜么。的確,諸如孟子講的「不動心」,《大學》中講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周敦頤也講:「主靜立人極」。但是儒家的靜,並不是靜止,它與佛教的靜有著根本的區別。如果弄混了這個,就會陷入佛老之說。
一,「不動心」與「心不動」
首先看歷史上孟子與告子的不動心之爭。兩人都是不動心,區別何在?
孟子:氣有浩然,長存不放---------心在動中有一個主宰,心雖然是動的,但是主宰(良知)不動,所以遇到事情臨危不亂。
告子:把作心體,剋制不動------也就是故意剋制心體不動,但是喪失了心的主宰。遇到事情依舊慌亂。
那麼究竟兩者有何區別。儒家和佛教的靜分別用八個字概括。
儒家:一念良知,無始無終。------------由此生生不息
佛教:前念熄滅,後念不生--------------由此而虛空寂靜。
因此,儒家的靜其實不是絕對的靜止,而是動中的靜,而且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且儒家的靜,他是有一個」我「存在的,而佛教妄圖消解主客。
二,何謂良知?
什麼是良知?遇見孩童掉在井裡,誰都會於心不忍。這種於心不忍的惻隱之心就是人性良知。無論是誰,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脫衣,剛剛開始都會不好意思。這種不好意思的羞恥之心就是人性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只是因為私慾蒙蔽,如同烏雲蔽日,不見光明。陽明曰:「大抵學問功夫只要主意頭腦是當,若主意頭腦專以「致良知」為事,則凡多聞多見,莫非「致良知」之功。蓋日用之間,見聞酬酢,雖千頭萬緒,莫非良知之發用流行,除卻見聞酬酢,亦無良知可致矣。(《傳習錄》答歐陽崇一)」
良知是人所共有的,良知與天理在本源層面來說是同一的,不同的是良知是主,天理為客,但是畢竟來說是一元的。而天理又統攝著物理,由此可知良知發明之後,同樣可以知曉物理。因此朱熹推崇天理,所以特別講求再外界格致窮理,而陽明講求良知,因此就在內部清澈心體。
以下用邏輯路線簡單說明
天理=物理1+物理2----+物理n
良知《=》天理
良知=物理1+物理2----+物理n
同時,良知=發明本心=物理
心體分為未發和已發的兩種狀態,未發的叫做未發之中,此時無聲無臭獨知時,也不存在善惡美醜的界限。但是這種不存在界限和佛教不同,因為儒家的未發之中是存在一個「我"在,它是」大心「之後用良知把」善惡美醜消融掉了。「就好像把一塊泥放入河水裡,這絲毫無損於他的清澈。此狀態下的修養功夫就是」主敬涵養。「
心體的另外一種狀態叫做」已發「,此時就會有了心怒哀樂,這就相當於泥在水中,本來無損於它的清澈。但是,河水動起來了,也就看見了泥,水面就會變得不幹凈。此時的修養功夫就是」格物致知「
以下是一個簡單圖譜,左邊是物理之性,有氣秉發,右邊是天理和人慾以及良知相交,兩者互相轉化。
三,良知如何致?
」致良知「,功夫全在一個」致"字上,意思是「推,大,光復之意」。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 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回想那個淤泥和河水的比喻來。如果心體有了淤泥我們自然應該掃除它,這是第一步的,也是人人都會想到的。那麼如何掃除?在這個問題上而言就有了不一樣的理論路徑。
一種方式是對抗淤泥,防備淤泥,戰戰兢兢不讓淤泥流入河中。此種方法是佛教的做法,擔心六欲紅塵擾亂心境,故而逃離世俗。
另外一種是給河水凈化,然後防備淤泥。此種方式是程朱的方式,格物窮理,氣相莊嚴。
王陽明都借用了以上的方式,凈化心體,掃除塵埃,練習靜坐,養氣集義。但是他高過前兩之處就在於他認為凈化心靈之後還應該在世上練習。 因此,"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
掃除塵埃不意味著要與世隔絕,而是更要在世上磨練。這既是一種對於良知的檢驗也是一種升華。所以周敦頤才說」出淤泥而不染。「可能有人要問,難道就不怕淤泥在進入河水中嗎?如果你依然恐懼」淤泥「,那麼說明你的心體還是不夠光明,正是要用淤泥來磨練心體。諸如一個人說自己不愛女色,只有在紅塵走一遭之後才能檢驗。
那麼致良知究竟如何致,心學總是聽到很多人大談致良知,卻很少有人談及具體的實修步驟如何開展。因此致良知也就成了一句口號,人人都在大談致良知卻無人知道究竟如何去做。本文第六講將全面直接講述致良知的具體操作步驟,前面幾個單元都是為了讓大家有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弄清楚心學的來龍去脈。後續更新,歡迎關注。
歡迎收藏,也可以適當打賞。另外希望大家有問題,可以及時留言,後期我會做一個專題問答帖子,挑著大家的問題一併回答給大家。謝謝支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