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第19期】後冷戰時代的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地緣安全困境及防務戰略解讀

*標籤:當代國際關係

*文字內容出處及知識產權著作權來源詳見文尾「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一欄;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導讀

美國國防部於 2015 年 3月 9 日宣布,將派遣美軍第 3 步兵師第 1 旅的3000 名官兵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參加即將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1]p.36

這是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在波羅的海部署的最大規模地面力量。美方聲稱,由於克里米亞入俄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的支持,使波羅的海三國感受到嚴重威脅。美軍這一舉措是根據「大西洋決心行動」框架,在波羅的海進行軍事部署,為北約組織成員國提供安全保障,應對俄羅斯的威脅。[1]p.36

美軍在俄邊界不斷增加的駐軍與俄軍不斷上升的邊界軍事部署將使波羅的海地緣安全陷入死循環的安全困境。

駐紮波羅的海三國的北約軍隊


波羅的海三國, 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俄羅斯對外政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三國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傳統的出海口, 是冷戰後俄羅斯與西方地緣政治角逐的對象。[2]p.53

俄國在歷史上是一個與波羅的海隔絕的內陸國家,但其國內不斷發展壯大的現實決定了俄國渴望成為海洋國家的慾望。還在莫斯科公國時期,伊凡三世就己經規覦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而後沙俄在「北方戰爭」中打敗波羅的海強國瑞典,控制了整個東波羅的海地區,並遷都聖彼得堡,建立俄波羅的海艦隊和略浪施塔得海軍要塞。[4]p.9

由此,俄國擁有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及海軍基地,將自己的領土伸向了沿海,從一個內陸國變成為一個濱海帝國。在未來的歐洲戰爭和世界大戰中,俄國海軍因為擁有著自己的沿海港口和戰略通道而得以馳聘在寬闊的海上,為爭奪歐洲乃至世界霸權拼殺。[4]p.9

冷戰時期,三國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是前蘇聯通往歐洲的戰略通道,也是其對付北約東進的海上和陸地戰略前沿。[1]p.36

對於美歐等國家的霸權野心而言,波羅的海諸海峽具有同樣重要的戰略意義。冷戰時期,波羅的海成為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的軍事對峙前沿。[4]p.10

20 世紀 90 年代 ,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關係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並且因為講俄語居民地位、撤軍、邊界、和加入北約等諸多問題而伴隨著經常性的政治緊張。[2]p.53

一、理想化中立政策的失敗:

在三國獨立之初,由俄羅斯接管的前蘇聯駐三國境內的部隊仍有 14萬之眾。為了爭取俄軍早日從本國領土完全撤出,三國執行中立政策,即與鄰近的中立國 — 芬蘭、瑞典、丹麥建立軍事聯繫,開展軍事交流與合作,對於西方大國的軍事援助暫時採取迴避的態度,以免引起俄方的抵觸。[1]p.36

二、不斷加深的安全困境

蘇聯解體後,這個歐亞大陸上最大的國家,擁有著強大核武庫的俄羅斯一旦陷入政治混亂或是重新成為敵對的專制帝國,對於美國的安全和全球霸主地位而言有著極大的威脅。因此,美國仍然將俄羅斯視作其主要的潛在對手,以及在歐亞大陸上實現地緣政治野心的主要障礙,美國當前最主要的目標在於防止俄羅斯再次成為歐亞大陸上的支配性力量。[4]p.23

1994年 1月 ,北約啟動「和平夥伴關係」計劃。 同年 1~ 2月 ,波羅的海三國先後與北約簽署了「和平夥伴關係」框架文件。 1995年 9月 ,北約正式公布東擴計劃 ,在波羅的海三國政治精英看來 ,北約大門正式向它們敞開 ,和平夥伴關係就是它們進入北約之門的「踏腳石」。[5]p.30

北約三輪東擴

1999年 3月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作為北約東擴的第一批成員正式加入北約之後 ,三國加快向北約靠攏的步伐 ,力圖成為北約東擴的第二批成員國。[2]p.53

波羅的海三國既無真正獨立的經濟 ,更談不上獨立的軍隊,且都與俄羅斯存在領土糾紛,局勢並不穩定,而且前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這種情況下, 三國確立的外交與安全指導思想就是倒向西方 、回歸歐洲 、謀求加入歐共體 /歐盟和北約 ,以此鞏固國家的獨立 ,發展本國的經濟,確保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6]p.116

波羅的海三國在 2002年被北約接納從一定程度講與它們本身的準備狀況相關 ,但主要取決於西方和俄羅斯的態度。[5]p.31

在俄反對波羅的海國家加入北約的情況下 ,近年來西方執行的是一種把俄排擠出波羅的海地區並把這一地區逐步變成自己勢力範圍的政策

西方積極利用經濟和軍事援助幫助波羅的海三國發展經濟、鞏固政治獨立 ,支持它們向北約靠攏的政策。[5]p.31

愛沙尼亞的北約駐軍

2002年 11 月, 北約布拉格峰會正式邀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立陶宛等七國加入北約 。2004 年 3 月, 波羅的海三國在華盛頓向美國提交了加入北約的法律文件 ,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 。[2]p.57

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極大地改變了俄羅斯西北部的地緣政治面貌,對俄與三國的關係提出了歷史性的新挑戰。

隨著北約東擴和三國入約,波羅的海從昔日的「蘇聯(俄羅斯)內湖」幾乎變為「北約內湖」。[1]p.39

三國的「倒戈」使俄羅斯在該地區的軍事戰略地位受到極大削弱,原來可以馳騁北歐的波羅的海艦隊現在被封鎖在加里寧格勒和芬蘭海內,俄羅斯三百年來首次失去了對北歐地區的控制力。[3]p.79

在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關係並沒有重大變化發生的情況下,三國與俄羅斯的安全困境進一步加深,根本原因就在於三國加入北約後,其安全戰略已從原來的自保模式轉向新的聯盟模式。[3]p.79

這種安全模式的改變,使三國的安全議題不再只限於與俄羅斯雙邊關係的範疇,而被納入到更廣闊的俄羅斯-北約關係框架內。俄羅斯面對的已不再是實力弱小的波羅的海三國,而是強大的北約及其進一步擴大其軍事存在的挑戰。[3]p.79

莫斯科不得不強化自己在西北部的安全防禦,而這很容易被波羅的海三國視為是對其安全的新威脅,因而更加積極地要求北約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導致俄北關係不斷惡化。而俄北關係一旦緊張,俄羅斯對波羅的海三國作為北約盟國的安全恐懼就會日益增加,從而導致雙方的「安全兩難」更加激烈。[3]p.79

波羅的海軍事對峙與安全困境

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和歐盟後,與俄羅斯的關係不但沒有出現改善,反而更趨惡化,直到 2009 年金融危機後才開始「重啟」。[3]p.76

俄羅斯反覆申明 ,北約繼續東擴的計劃將嚴重破壞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局勢的穩定,甚至可能使該地區國家成為對俄進行武力壓制的前沿軍事基地, 在波羅的海地區建立穩定和安全空間不應當在聯盟基礎上進行, 俄羅斯不會在這個原則問題上讓步。[2]p.57

俄羅斯領導人不止一次地指出, 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將使俄羅斯西北邊境地區的軍事戰略態勢面臨實際威脅,在巴爾幹地區局勢混亂的情況下,又在歐洲中部形成一個新的緊張局勢策源地, 從而使俄羅斯與北約的對話更加複雜化 。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則不斷解釋,加入北約的行動不是針對俄羅斯的,而是為了加強歐洲的穩定和建立新的歐洲安全體系。西方積極利用經濟和軍事援助幫助波羅的海三國發展經濟 、鞏固政治獨立 ,支持它們向北約靠攏的政策 。[2]p.57

四、俄羅斯有效的反制措施選項

波羅的海三國約 90% 的石油和幾乎100% 的天然氣供應需要依賴俄羅斯。

在波羅的海三國政策與俄國家利益相悖的情況下,俄多次以石油制裁進行威脅與懲罰,企圖迫使三國調整相關政策。[1]p.39

如果俄羅斯切斷向波羅的海三國的天然氣供應,對三國造成的打擊比使用石油武器更嚴重,因為三國對俄天然氣的依賴程度比石油還要高。[1]p.39

俄羅斯對全歐能源供網

未來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 ,尤其是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的關係能否實現睦鄰友好和相互合作 ,主要取決於下面 3個因素:

1、雙方能否以現實性和實用性原則為基礎 ,重建彼此的關係 ;

2、雙方能否擯棄成見和不信任 ,重新認識對方 ;

3、雙方能否付諸努力共同解決在波羅的海地區涉及彼此利益的問題。

鑒於這 3方面的因素在最近的將來很難落實 ,不難預測 ,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的關係仍將長期處於相互磨合碰撞之中。[5]p.35

加入歐盟和北約是波羅的海三國發展歷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

它確定了三國與俄羅斯未來關係的兩個歷史性前提:

一是三國已基本完成後冷戰時代的政經轉型,其倒向西方和融入西方的國家發展路向已經不可逆轉。

二是三國在國際關係中的地緣政治重要性進一步上升,已成為俄羅斯和西方戰略對峙的前沿地帶。未來波羅的海三國的對俄政策無論怎麼發展,都將以這兩大歷史性前提為基本依據。[3]p.82

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文字內容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為:

*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發表年份).作品名.作品來源文刊/論文來源機構. 版號(數).期號(數).頁號(數). ISSN.

【1】胡向春(2015).波羅的海三國安全防務與美俄角力.現代軍事 Conmilit. Geopolitics and Security 地緣/安全. No.4. pp.36-41. ISSN:1013-9214

【2】柳豐華(2008).艱難的睦鄰之路——蘇聯解體以來的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 No.3. pp.53-60. ISSN:1671-8461

【3】梁強(2012).「身份認同」與「安全兩難」——加入北約和歐盟後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Russian,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 No.3. pp.76-82. ISSN:1671-8461

【4】陳吉司(2014).波羅的海地緣政治格局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pp.9-10

【5】柳豐華(2001).北約東擴背景下的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東歐中亞研究 East European,russian & Central Asian Studies. No.5. pp.29-35. ISSN:1005-1775

【6】何奇松(2007).試析波羅的海三國防務戰略的演變.歐洲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國別與地區. No.115-131. ISSN:1004-9789

編者:小保健*

*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推薦閱讀:

俄羅斯左翼觀察:國會選舉與共產主義運動
中俄北極最大天然氣項目投產,400萬噸輸往中國
中國,印度,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特朗普白宮發言人:對俄制裁太過嚴厲
《維京:王者之戰》戰鬥民族第一神片,史詩巨作,燃爆英雄情懷

TAG: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