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篇】第十六篇·高祖所屬·輔國柱石·汾陰侯·御史大夫周昌

漢政權,正式成立於西楚霸王分封諸侯那一年,故所謂漢一年。

而漢政權的具體組織形式,根據《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中的記載,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漢政權從開始之初,便是用的秦制。

何謂秦制?

故所謂以君主為首而設立三公九卿為主體的政權基本組織形式,便是秦制。

如此,漢政權中,君主自然是漢王,而接下來關鍵的三人便是以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三人所組成的三公了。

而按照《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中的明確記錄,也就是下圖左半部分中的內容:

漢一年,劉邦以蕭何為丞相,總理漢中事,是為百官之首;並以盧綰為太尉,是為將官之首及周昌為御史大夫,主監察百官。

由此,漢政權最初的核心領導團隊便基本確立,也就是以劉邦、蕭何、盧綰和周昌四人為主。當然,此後為了反攻項羽,在丞相蕭何的提議下,遂以韓信為大將軍主戰事,故而韓信也就成為了漢政權領導核心中的一員。

此後,漢政權即使是在擊敗項羽之後,成為覆蓋全國的漢帝國,它的基本組織形式也基本上是這樣的。雖說,在漢五年曾因為太尉盧綰成為燕王后廢除了太尉官職,但是在漢十一年,就又重新恢復了太尉官職。故而,總的來說還是以三公九卿製為核心。

而筆者之所以要在本文中介紹這些,就是為了強調一點,即,漢王、丞相、大將軍、太尉和御史大夫這五個位置上的人,都是漢政權中真正的核心級別的人物。

說完這點,筆者才能引出本文真正的主角,周昌,為何?因為周昌正是在楚漢戰爭中就任御史大夫這關鍵位置的人。而說到周昌,就又不能不說他的那位兄長,周苛,一位極具悲壯色彩的英雄人物。

當然,關於他們的故事,還得是從秦二世元年說起:

周昌者,沛人也。其從兄曰周苛,秦時皆為泗水卒史。《史記·張丞相列傳》

秦帝國時期,周苛與周昌,均為泗水郡郡府中的兩名屬吏。

及高祖起沛,擊破泗水守監,於是周昌、周苛自卒史從沛公,沛公以周昌為職志,周苛為客。《史記·張丞相列傳》

秦二世元年,劉邦於沛縣正式起義,而後又攻破泗水郡郡府。由此,在劉邦勝利之後,周苛與周昌二人遂以屬吏的身份正式開始追隨劉邦。

可能是因為二人職務的特殊性,所以,劉邦也是對其委以重任。其中,周苛是以客人的身份待之,而周昌則是直接就任職志。這裡的職志,如下解釋:

【集解】:徐廣曰:「主旗幟之屬。」

【索隱】:官名也。職,主也。志,旗幟也,謂掌旗幟之官也。音昌志反。

通過這樣的安排,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劉邦對於周氏二兄弟還是很看重的。

從入關,破秦。沛公立為漢王,以周苛為御史大夫,周昌為中尉。《史記·張丞相列傳》

關於入秦之戰二人到底建立了何等功績,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但是,從劉邦成為漢王之後的安排來看,很明顯周氏二兄弟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

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周苛,任職御史大夫,成為了漢政權中真正的領導核心。而周昌呢?雖然不是核心級別的人物,但是中尉一職,執掌漢王近衛親軍,能看的出,劉邦對於周昌也是非常信任的,所以才能讓其擔任如此關鍵之職務。

如此,劉邦能夠這樣重用並信任他們,而周氏二兄弟,自然也是盡心儘力輔佐劉邦。

漢王四年,楚圍漢王滎陽急,漢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滎陽城。《史記·張丞相列傳》

漢王四年,滎陽之戰關鍵時刻,為了掩護劉邦撤走,同時更為了穩定全軍,周苛遂以御史大夫坐鎮滎陽,全權主持滎陽戰事。

其實,從接手滎陽戰事的那一刻開始,周苛就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到頭了。

但是,死,又有何懼之?

項羽嗎?

不過一鼠輩而已。

至於天下諸王,又能如何?

所以,在楚軍即將破城之時,報必死之心的周苛,遂為劉邦做了他能做的最後一件事,殺掉了那個首鼠兩端的魏王豹:

楚圍之急,周苛曰:「反國之王,難與共守。」遂殺豹。《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

如上,在楚軍包圍極其危機之時。周苛遂以叛臣不能與之攻守的理由,斬魏王豹,以此明志。

當然,最終,城還是破了。

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史記·項羽本紀》

城破,楚軍生擒周苛。應該說,雖然此戰跑了劉邦,但是能夠生擒周苛,還是讓項羽頗為驚喜的,為何?

畢竟,這可是漢的御史大夫啊,和劉邦打了那麼幾年,劉邦麾下的核心人物不就是那幾個嗎?可是,誰能想到,自己居然能夠生擒其中一個,真是天大的喜訊啊。所以,項羽才能會對周苛說這樣的話:

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對周苛說,只要你願意臣服於我,追隨我,那麼,我必奉公為上將軍,食邑三萬戶,以顯公之尊貴。

三萬戶啊,大家能知道這三萬戶意味著什麼呢?

大漢一統天下,所分封功侯中,最多的曹參才不過剛剛一萬六百戶。而如今,只要周苛說一句我願意,便能輕易坐領三萬戶食邑,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的差不多是裂土封王的尊榮啊。

無疑,對於周苛,即使是素來摳門的項羽,這次也都不淡定了,只要周苛願降,高官厚祿,要什麼項羽就給什麼。

故而,筆者還能說什麼。

說實話,看的筆者都心動了。畢竟,當時的局勢,劉邦於滎陽慘敗,漢軍正處於頹勢,而楚軍卻在蒸蒸日上,同時項羽又是如此的英雄,又是如此看重他,那麼,或許投降了,也是可以的吧?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周苛居然毫不所動,反而是為自己選擇了一條無比慘烈的絕路。

周苛罵曰:「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項王怒,烹周苛,井殺樅公。《史記·項羽本紀》

周苛在聽完項羽的話後,只回復了項羽一句:要不,你還是趕快投降我漢吧,不然,遲早必為我軍所虜,而且,你也真的不是我漢的對手。

很顯然,周苛的意思就是一個,你項羽是什麼玩意?就你也配和我漢軍為敵?就你也配讓我周苛效忠?

很明顯,從始至終,周苛都是以極為蔑視的態度來對待項羽的。

所以,項羽頓時大怒,遂即下令,將周苛立刻烹煮而死。

是的,烹煮,活活的烹煮而死。

自然,周苛這下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但是,周苛是死了,可我們卻知道,周苛的死,是真正死得其所。

而項羽呢?他是勝了滎陽之戰,並且還殺了漢政權中的一位核心級人物,漢御史大夫周苛。

可就筆者認為,項羽的徹底失敗,恰恰正是從此刻開始,為何?

因為在當時,就在項羽烹煮周苛的時候,筆者都能想來當時那畫面,一個人,安靜的坐在鍋中,並用蔑視的眼神一直在看著項羽。

無疑,此時的西楚全體將士必然都是沉默的。

周苛,一個漢政權中的文臣,地位尊崇,即使是被俘之後,也能被自家大王無比尊重的人物,但是,就只因為那個漢,便甘死如飴。

這是什麼?

楚軍到底是在和什麼樣的怪物作戰呢?

這一點,楚軍將士們或許不會明白,而項羽,估計也不會明白。

但是,經此一役之後,所有的漢軍將士,即使曾經有不懂的,可這一次,他們也該懂了。

什麼是漢?周苛所具有的那種精神,就是真正的漢。

而此時逃出去的劉邦呢?他又會作何感想呢?

史書中並未給我們記錄任何劉邦當時的態度,但是,劉邦已經用他的行動,表明了他對周苛殉國的感謝:

於是乃拜周昌為御史大夫。《史記·張丞相列傳》

是的,在聽聞周苛死去的消息後,隨即,劉邦便下令,擢升駐守敖倉的內史周昌就任御史大夫。

很顯然,劉邦此舉,不僅是在告訴漢軍全體將士,也是在告訴項羽以及他代表的西楚政權。

漢軍中的周苛,依然在,漢軍,必勝!

而周昌呢?相信楚軍在包圍滎陽之時,他必然是想要去援救的。可是敖倉重地,不容有失。所以,他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兄長就那樣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城破被俘,而後因為拒降,壯烈殉國。

如此,國讎家恨之下,周昌遂接受了漢王的任命,接替自己死去的兄長,成為大漢新的御史大夫。

而後,史書中雖然沒有再詳細記錄周昌究竟為覆滅西楚做過咋樣的努力,但是,就筆者認為,單單是下面的這一句話,便足矣:

以御史大夫定諸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大漢歷史上的第一任御史大夫,就是他的兄長周苛擔任,而後,又是他擔任御史大夫,一路輔佐漢王,定各路諸侯,直到最後,誅滅項羽。

如此,國讎已報,家恨亦雪。

六年正月丙午,悼侯周昌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六年正月丙午日,御史大夫周昌以功受封汾陰侯,食邑兩千八百戶。

當然,周家被封侯的,還有一人,也就是周苛之親子,周成:

苛以御史大夫死事。子成為後,襲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九年四月戊寅日,周苛之子周成受封高京侯。如此,也算是已經成為皇帝的劉邦能夠為周苛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下面,再著重說一下周昌。

周昌其人,一直以來,因為其特殊的職務,大漢朝的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且再加上其兄長的那一層關係,故而,整個漢庭諸臣,基本上是沒人不怕周昌。

昌為人彊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史記·張丞相列傳》

周昌為人比較強勢,再加上他又是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所以,不管是誰,有什麼就說什麼,故而,就連蕭何曹參那樣的人物,都對周昌極為尊重。

其實,別說是群臣了,劉邦又能如何?

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史記·張丞相列傳》

一次奏事,劉邦當時心情可能是比較好吧,所以就想要逗一逗周昌,遂一下騎在周昌身上,並問周昌,我這樣的君主如何啊?

然後,周昌高聲回答道:陛下是桀和紂那樣的暴君。

對此,劉邦在表面上只能是笑一笑,但是在背後,也是對周昌真的有點慫了。

其實,以上這些例子,都只能側面反映出周昌當時在大漢朝中的特殊地位。而下面的這件事,就是能直接反映出周昌其人當時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

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爭之彊,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史記·張丞相列傳》

劉邦晚年的換太子風波,最終還是以周昌的態度作為終點。

當時,劉邦問周昌,能否換人。然後,周昌因為口吃,且在盛怒之下,不好說什麼,所以就簡單的表明態度,這件事,他不同意,當然,如果劉邦非要換太子,那麼,大不了他就不奉詔,不就行了嗎?

如此,劉邦也只能是啞然一笑,就此換太子之事徹底作罷。

而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如果劉邦要換太子,那麼最終詔書如何下達,以及如何施行,也都是需要經過御史大夫之手的。所以,此時周昌的此舉,也是在從根上斷掉了劉邦換太子的想法。一句話,劉邦要想換太子,除非換了這個御史大夫,不然,就是絕無可能。

其實,周昌在漢庭中所起到的作用,又何止上述這些,包括後來的大漢北境最高軍事統帥陳豨謀反一事,從始至終的也都是周昌一手操控的。不然,何以周昌在外回京了一趟,不久後陳豨就反了?而且,大漢平定陳豨之亂時,又能做的那般指揮一致,很難說不是周昌的功績。

總而言之,周昌此人,其實很多時候,他的作用都被很多人給忽視了。

而漢庭除了劉邦之外,在楚漢戰爭時期的四架馬車,也就是丞相蕭何、大將軍韓信、太尉盧綰和御史大夫周昌四人。先前筆者也是只看重前兩者,但是現在,筆者甚至可以斷定,御史大夫都是如此之關鍵人物,那麼太尉盧綰,作為楚漢時期連任五年太尉的人,他還會是一個簡單的人嗎?

好了, 關於周昌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其實周昌還有其他故事的,但是因為和筆者本次寫功侯人物傳的方向沒多大關係,所以這裡就不重複敘述了,有感興趣的朋友,可查閱此文:【西漢篇】兩個卒史的傳奇人生之沛縣周氏雙雄傳

下面,在說一下周昌的最後吧:

六年正月丙午,悼侯周昌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孝惠帝六年正月丙午日,周昌病逝,漢庭為其謚號,悼侯。

悼,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勞祀曰悼,恐懼從處曰悼。《逸周書》


下圖右一位置,即為《史記》司馬遷撰·裴駰集解·1656年汲古閣版中關於汾陰侯周昌的記錄:


推薦閱讀:

【西漢篇】第二十篇·附屬勢力·沛縣豪傑·汁邡侯·雍齒
【西漢篇】漢帝國第二批與第三批封侯匯總及十五侯入選原因簡析
讀《史記》解劉邦及漢初人物之謎

TAG:楚漢戰爭 | 西漢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