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中國汽車工業(十五)
2017年中國汽車工業狹義汽車銷售量達到了2800萬輛,雖然較前幾年的增長明顯有放緩趨勢,但是整體市場還是給出了2018年近2900萬銷售數據的樂觀銷量預測,2900萬台銷售數據是一個什麼水平?
預測機構給出美國2018年的銷售預測為1700萬台,歐洲老牌工業大國德國的預測為400萬台,亞洲工業強國日本的預測為500萬台。按人口平均數來算:美國0.056/德國0.05/日本0.039。而中國在2018年的預測按照人口總數的比例為0.021。當然這裡有人口密度原因,城鎮化進程原因和收入情況非科學嚴謹計算等原因,但是不難看出,中國經濟在持續大踏步向前走的未來,國內對於汽車消費的後勁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在不考慮城鄉或者東西部差距的前提下,中國人口按照西方發達國家年增長比例來說,這個數據應該是5600萬台,當然這個數據並不十分科學純屬意淫,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
筆者曾經去過一趟國內中部五線城市,這個城市在內陸地區屬於GDP還算靠前的重工業城市,房價多年沒有漲幅,本地人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增值興趣也不大,但是受限於收入水平和金融槓桿知識缺乏,大部分家庭擁有私家車的比例還是很少的,至多是給試婚年齡的子女配備一台國產車以供全家出行。而像這樣城市的中間收入階層放到沿海地區,有金融槓桿的刺激,買車的比例一定會超過現行情況,畢竟一台國產車的首付僅僅是幾萬塊,充其量是五線城市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如果為未來足夠自信,這點消費能力還是很容易被釋放出來的,所以筆者並不擔心中國汽車工業未來持續增長的能力。
新增量和總量對於市場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前者對於市場的信心提升作用會更大,因為它代表未來,也代表機會。舉個例子,新增量持續幾年就會開始受到資本的關注,而未來持續增長的信息對於投資者的信心是一針強心劑,為了抓住未來的機會,投資者可能會進行軍備競賽以備未來的競爭,儘管可能有過於樂觀的信心帶來投資過熱的情況,但整體方向對於當地的經濟和收入水平提升都是有正面積極的作用。
目前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市場,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汽車行業圈子,企業職業經理人向歐洲申請一條產線或者某自動化設備在五年前基本可以靠一張PPT和一通越洋電話就可以解決,這就是持續新增量帶來的紅利。因此,自2000年第二個十年成了國內汽車業職業經理人的淘金池,幾乎任何企業,只要運營得當,都會在這一波浪潮中獲得紅利。整機廠加速在華引入新項目,職業經理人可能不需要加班加點的跑市場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高利潤訂單,於是在狂歡派對中就催生出很多看起來並沒有表面那麼光鮮的企業掌舵人。
持續的狂歡掩蓋了企業運營管理的潛在風險,畢竟老外還是需要賬面上好看的數據向董事會報告,和前者相比,管理運營中的某些問題就不再那麼重要了。所以,在汽車工業的圈子裡大家一交流才發現,無論名氣大小,絕大多數公司內部管理都非常混亂,所有人都很奇怪,經營管理這麼混亂,這家企業為什麼還不倒閉,問題就在2000年第二個十年持續多年的新增量的市場。
舉個例子,一個青春期少年持續考試獲得了211大學的分數,緊接著考研到985高校,再獲得全額獎學金拿到美國常青藤圈博士學位的入學資格,他在持續獲得美好讚譽的同時也掩蓋了他嚴重不善交際的低情商表現,等博士畢業回國,在國企混的不開心,被民營企業老闆花言巧語騙到了千里之外,三個月後剛租好房子就因為工作表現不合格為由解除了勞務關係,最終草草收場,38歲沒有結婚還和父母住在一起。
對不起,這個故事不是我編的,因為王博士前天在車上還和我打聽公司周圍哪裡租房子環境好,下一周就看到他辦公室已經被清空了,自此,王博士的故事就成了一個笑話。
因此,在新增量持續保持的市場,凸顯的都是機會,掩蓋的都是危機,善於抓住機會的人也善於抓住重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優先順序大於企業內部流程的管理,重點問題才能吸引管理者的精力,因此,在這個市場里,妄圖尋找成熟管理水平的企業都是不成熟的行為,因為每年企業遇到的經營環境和市場需求都是在持續變化的,他們也沒有時間來反覆驗證究竟什麼管理模式更適合當下的企業環境,可能今年的管理放到明年就因為產品線擴充和人員架構的調整不再適用。
這是中國汽車工業職業經理人的黃金十年,在這個十年將有大市場環境推著他們向前走,即使某一年的投資失敗都會被未來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所掩蓋,他們有無數的機會向資本家證明自己是具有管理億萬資產能力的大管家。事實也確實如此,但只有最終的大潮退去,才能知道誰沒有穿底褲。
歡迎關注[姑蘇當代映畫館]公眾號,聊音樂,聊歷史,聊電影,聊汽車工業。
推薦閱讀:
※汽車那些事之中國出租汽車大王--周祥生
※同樣是加200元的汽油,為啥你能跑460公里,而我只能跑280公里?
※此車是繼輝騰後大眾又一款失敗作,虧本賣都沒人要嗎?
※雷克薩斯執行副總大竹仁:今年在華喜獲開門紅,有三大目標
※汽車行駛中如果忘記放手剎會出現什麼情況?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