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頭的「前世今生」
沙坡頭,一個有著茫茫翰海的雄渾與壯美的地方。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曾兩次走進沙坡頭,每年來此旅遊或科學考察的人絡繹不絕。飛越黃河、沙漠探險、沙漠衝浪、滑沙、黃河漂流成為了沙坡頭的五大精品。沙坡頭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全球環保500佳單位,享有「中國沙漠旅遊基地」的美譽。
可是,五六十年代的沙坡頭可不如現在這麼熱鬧。在這裡有一個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以下簡稱「沙坡頭站」),它成立於1955年,是中國科學院最早建立的野外長期綜合觀測研究站,現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主要從事乾旱沙漠地區生態過程、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及其生態水文學機理、實驗風沙地貌與沙漠環境演變的應用基礎理論研究。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1955—1965年間沙坡頭站開展的系列工作。
今日的沙坡頭
今日的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加快西北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央政府決定修建連接包頭和蘭州兩座工業城市之間的鐵路,並在1953年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將包蘭鐵路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包蘭鐵路要穿越騰格里沙漠6次,經沙漠地段總長度達40餘公里。其中沙坡頭地區以高大流動的格狀沙丘連綿分布而著稱,這裡自然條件異常惡劣,年降水量186毫米,沙層穩定含水量僅為2%至3%,地下水埋深達60米。沙漠表面最高溫度可達74攝氏度,沙塵暴頻繁發生,年風沙天數多達200天,最大風力11級,天然植被覆蓋率僅為1%左右。
1955年的沙坡頭
60年代的沙坡頭站
為確保鐵路在沙漠地段安全運營,當時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在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竺可楨、劉慎諤教授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直接關懷與指導下,承擔了流沙固定的科研攻關任務。1955年,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應運而生。
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竺可楨親臨指導(1963年)
50年代,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這些熱血青年,記錄下當時的情形:這裡風力很大,且十分頻繁,一颳風就是七八天,天昏地暗,對面不見人,風起揚沙,連種的草有時都一起拔走。
野外觀測風雨無阻
土壤測定
科研人員進行野外測量.
1954年1月,在茶房廟的一個高大的沙山上,科研隊伍冒著-20oC的嚴寒,踩著快要沒膝的沙子爬到山頂,建起了全國第一個沙漠鐵路觀察站。彼時包蘭鐵路的雛形已經畫在了草圖上,馬上就要開工了。但誰也不知道在沙漠上面該怎麼建鐵路。但是科研人員並沒有畏懼,迎難而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清與風沙災害有關的各種自然因素,掌握風沙活動的規律,才能提出保護鐵路免受風沙災害的對策和措施。一建站他們就著手測量溫度、雨量和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逐日記載這些數據;同時考察築路問題,重點對中衛到甘塘這段路線北面沙區進行考察,並將觀測和考察的結果隨時上報鐵道部,並克服重重困難修成了試驗路基。
劉媖心先生在野外進行植物調查(1959年)
科研人員做植物生理實驗
取樣調查
1955至1965年這十年里,科研人員以鐵路兩側無灌溉條件下的流沙固定研究為主,在此期間解決了工程固沙措施問題,經過反覆試驗確立了固沙防護帶的寬度、防沙柵欄阻沙帶的優化配置,沙障的阻沙效應與沙障的選擇;確定了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的關鍵技術;通過對工程固沙、化學固沙和生物固沙的大量對比試驗,提出了工程措施與生物固沙相結合的流沙固定原理;明確了不同立地條件類型下固沙植物種的選擇;以及對風沙環境、沙漠氣候與風沙地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
這些工作創造了中國沙漠鐵路建設乃至世界沙漠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蹟,為最終建立無灌溉條件下「以固為主、固阻結合」的包蘭鐵路防護體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包蘭鐵路固沙防護體系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7年)
聯合國「全球500佳」(1988年)
作者:陳雲峰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
推薦閱讀:
※還在健身房擼鐵?更強勁的人工肌肉給你裝上
※小失誤成就「大收穫」,讓我化腐蝕為神奇
※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廖方宇主任蒞臨ZDNS調研指導
※中國蚊子和非洲蚊子,誰更「毒」一些?
※世界地球日 | 衛星視角看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