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筆譯職業發展的一些探索
作為自由筆譯,我並沒有KPI考核的壓力,也不必對上級領導負責。
這一點雖然讓人少了許多明面上的桎梏,但不可能因此而高枕無憂。
因為職業本身的危機從未消失過,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罷了:
翻譯單價停滯不前,翻譯速度提升空間有限,日均翻譯量有限,體力隨年歲增長漸漸不濟;機器翻譯準確度越來越高;大眾英語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新鮮血液湧入筆譯市場;自由筆譯無保險無公積金,無升職提薪的明確制度。
在身邊的同學朋友們憑著自己的努力逐步踏上企業高管政府要員晉陞之路時,自己作為一名浮萍般的自由筆譯究竟會漂何處?
這些問題一直如幽靈般遊盪在我的腦海里。
在我看來,作為自由筆譯,自始至終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我的翻譯能力是否與我的報酬相匹配?
走向一:如果我的翻譯能力超過了當前的報酬水平,那麼我該怎麼做去提升我的報酬?
走向二:如果我的翻譯能力剛好/不足與當前的報酬水平相匹配,那麼我該怎麼做去提升我的翻譯能力?
前者的解決方案有:要求現有合作夥伴提高價格;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出價更高的翻譯機構/直接客戶)。
剛入門的譯員除非有師長提攜或是早有人脈積累,一般最先與翻譯機構合作。
所以先可以談談如何與翻譯機構提價。
從翻譯機構的角度來說,對方的目的就在於盈利,自然希望以最優惠的價格獲得最優質的譯文,而作為譯者,自然希望能夠以自己的翻譯能力獲得與之相配的體面報酬。
翻譯機構與譯者之間存在著矛盾點。
因為客戶給出的價格是固定的,關鍵在於翻譯機構與譯者如何分配利益,從1:9到5:5都有可能,一方拿多了,必然另一方就會少。
但同時要指出的是:尚未掌握直接客戶資源的譯者需要翻譯機構提供穩定稿源,而翻譯機構也需要大量兼職譯員來處理內部無法消化的稿件。
特別重要的是,翻譯機構一般願意以公平的價格留住優秀的譯者,尤其是為大客戶所認可的譯者。
因此,雙方的拉據點就在於譯者的翻譯水平。
如果譯者的翻譯能力達到了較為出色的水平,翻譯機構一時間難以找到相同等級的譯者來處理重要客戶稿件,那麼翻譯機構會做出讓步,接受提高報酬的要求。
反之,翻譯機構認為譯者無足輕重,有足夠的同等級譯者頂上來,那麼考慮到盈利目的,便會拒絕提價要求。
從譯者的角度來看,翻譯機構是否願意讓步,譯者在正式要求之前是無法預知的。
萬一翻譯機構認為譯者的譯文不值得更高報價,從而拒絕了譯者的要求,局面就會顯得有些尷尬了,雙方的合作可能會因此中斷,譯者有失去該翻譯機構穩定稿源的風險。
因此譯者在提出漲價的情況之前,必須考慮到這個情況。
我應對這種情況的辦法很簡單:找到比當前翻譯機構價格略高的新合作方,並且確認新合作方同樣能夠提供穩定稿源。這樣即使原翻譯機構拒絕提價要求,那麼也不至於斷掉稿源。
在博弈之中,我就能佔據主動地位:接受提價要求,那麼收入增加,繼續合作下去;不接受,沒關係,有新的合作方。
因此,我在與數家翻譯機構合作的同時,也始終關注這翻譯網站、微博、QQ、知乎、豆瓣、微信公眾號上的翻譯兼職信息,並且根據中國知名翻譯機構名單挨個投簡歷。
這種辦法是有效的,證據就是我從千單詞70元的價格提到了最高240的價格。
然而,在最近較長一段時間,我陷入了瓶頸期,雖然接洽了許多翻譯機構,比如說文思海輝、比如說外資翻譯機構在國內的辦公室。
對方對我的譯文質量表示了認可,但是對於我的報價顯得有些猶豫。
我猜測理由之一就是國內翻譯機構大部分客戶無法達到較高價格區間。在譯者報價較高的情況下, 翻譯機構無利可圖,便只有拒絕一途。
所以當價格到了一定水平,譯者就要考慮在維繫國內翻譯機構穩定稿源的同時,尋找新的合作方,其實也就是尋找報價更高的供應方。
翻譯業界的鏈條比較簡單:無非客戶、翻譯機構、譯員。
翻譯機構按規模分,有大型翻譯公司、小公司、翻譯工作室;按國別分:國內翻譯公司、國外翻譯公司。直接客戶也有國內客戶和國外客戶之分。
一般來說,國外價格都要比國內價格高一半以上(畢竟計價單位不同)。我有的時候經常看著國外翻譯網站的報價流口水。
再者,直接客戶比翻譯機構提供的報酬也要高一半以上。
所以在與翻譯機構價格遇到天花板的時候,有兩條路可走:跨過翻譯機構,找到直接客戶;與國外翻譯公司合作。
待續
推薦閱讀:
※如果我能早點讀到這段話就好了......
※是「娃累死娘」還是「娘累死娃」?這個可千萬別用錯!
※2017年度代表詞是怎麼來的?
※英語懟人與反懟大全
※我用這個學習方法---英語從不及格到過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