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徐志摩

跋《徐志摩詩全集》

斷斷續續五天才把《徐志摩詩全集》看完,詩集雖然走到了盡頭,卻沒有滿足閱讀期待。大部分詩像是隔行押韻的「散文」,句子似乎不夠「詩化」與「凝練」。不刻意製造警句,有感而發,出口成章。某些篇目可以說就是「散文」,散文與詩結合。

他的詩似乎沒有他的人生經歷更吸引人,他的故事似乎比他的詩歌流傳更廣。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平常百姓都喜歡聽故事,都有一顆「八卦」心。

對於當代人,除了眾所周知的《再別康橋》,其他詩歌似乎還沒有著名到人盡皆知。

至於「詩人」徐志摩為什麼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如此出名。究其原因,他的行為罷了,他的行為就是一首詩。其次,中國新詩在二十年代幾乎才剛剛起腳,作為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他的詩在當時更重要的作用應該是「新」。如一輪新月,光亮皎潔,清新可人。而「新」具體體現在兩方面:白話與思想。

胡適用三個詞概括徐志摩的一生:愛、自由、美。

同樣我們也可以用這三個詞概括徐志摩的詩。

愛、自由與美。

1.為「愛」而生,為愛痴狂

我聽說古時間有一個

孝女,她為救她的父親

膽敢上犯君王的天威,

那是純愛的驅使我信。

我又聽說法國中古時

有一個鄉女子叫貞德,

她有一天忽然脫去了

她的村服,丟了她的羊,

穿上戎裝拿著刀,帶領

十萬兵,高叫一聲「殺賊」,

就衝破了敵人的重圍,

救全了國,那也一定是

愛!因為只有愛能給人

不可理解的英勇和膽;

只有愛能使人睜開眼,

認識真,認識價值;只有

愛能使人全神的奮發,

向前闖,為了一個目標,

忘了火是能燒,水能淹。

正如沒有光熱這地上

就沒有生命,

要不是愛,

那精神的光熱的根源,

一切光明的驚人的事

也就不能有。

——《愛的靈感——奉適之》

這裡的「愛」不僅僅是指愛情,親情,愛國。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一種博愛,愛世間萬物,愛自己生命里穿來穿去的雲彩。

《徐志摩詩全集》分五輯:《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集外集》,共197首。十年左右,大致平均每年20首。在量上不能說多產,但在質量上是不錯的。

人有時候總是犯賤的,徐志摩的詩歌幾乎都是「淺顯易懂」的,自己心裡反而不喜歡。偏偏喜歡80年代詩意模糊的「朦朧詩」。徐志摩的詩意「淺顯」是有原因的——他自己。他的追求,他是一個簡單的人,他的詩只是他的影子。他的詩只是他的熱情的文字化。

我追求的,無非愛、自由與美。

我用飛蛾撲火般的義無反顧,用雄鷹搏擊長空般的凌厲,去追求。

或許,我的熱情過於熾熱,傷了別人,也燃燒了自己。

我的第一集詩——《志摩的詩》——是我十一年(民國十一年,即1922年)回國後兩年內寫的;在這集子里初期的洶湧性雖已消滅,但大部分還是情感的無關闌的泛濫,什麼詩的藝術或技巧都談不到。

——徐志摩《一種天教歌唱的鳥》

典型的浪漫主義,唯美主義者。感性常常大於理性,某些哲理常常引發感性。為愛為情而生。所以對於「浪漫主義」,很多批評家的期望就是希望作者能在文中減少「我」的因素,能對感情加以「節制」。

這種詩意淺顯的詩,往往都強烈表現作者個人的理想、追求,非有相同經歷者不能產生共鳴;而詩意模糊的詩,將自己隱藏,讀者可以帶入「自我」,進行再創造。二者有表達方式不同,但無優劣之分。

2.詩歌題材:我手寫我心

走到哪兒,寫到哪兒:《地中海》、《留別日本》、《翡冷翠的一夜》、《西伯利亞》、《在哀克剎脫教堂前》、《再別康橋》、《威尼市》、《馬賽》、《夢遊埃及》……

哪兒有觸動,哪兒就落筆:《破廟》、《一家古怪的店鋪》、《夜半松風》、《殘春》、《深夜》、《月夜聽琴》、《草上的露珠兒》、《泰山日出》……

你資材是河海風雲,

鳥獸花草神鬼蠅蚊,

一言以蔽之:天文地文人文。

——《草上的露珠兒》

他熱愛「美」,不管是自然美,還是社會美。一切能觸動他的,都是美。

嫩芽的青紫,勞苦社會的光與影,悲歡的圖案,一切的動,一切的靜,重複在我的眼前展開,有聲色與有情感的世界重複為我存在。

——徐志摩《一種天教歌唱的鳥》

懂了物各盡其性的意義再來觀察宇宙的事物,實在沒有一件東西不是美的,一葉一花是美的不必說,就是毒性的蟲,比如蠍子,比如螞蟻,都是美的。

——徐志摩《〈話〉》

3.愛自由

不談意識形態,為藝術而藝術,反對僵化的封建倫理道德。

這煩惱結,是誰家扭得水尖兒難透?

這千縷萬縷煩惱結是誰家忍心機織?

這結里多少淚痕血跡,應化沉碧!

忠孝節義——咳,忠孝節義謝你維繫

四千年史髏不絕,

卻不過把人道靈魂磨成粉屑,

黃海不潮,崑崙嘆息,

四萬萬生靈,心死神滅,

中原鬼泣!

咳,忠孝節義!

——《笑解煩惱結(送幼儀)》

封建倫理道德扼殺了人性,扼殺了自由,扼殺了人追求幸福的權利。使人變得麻木不仁。使得人不像人,剛好與倡導革命文學,倡導現實主義,倡導表現大眾人民普遍情感的載道文學背道而馳,按照三、四十年代標準,可以稱之為「小資產階級文學」。但是文學本來就是描寫人性、個人生活的形式,奈何又有政治、戰爭等特殊時代的人為影響。

我認為徐志摩是那樣一種詩人:自我以外沒有世界,生活的天地是很小的。……他的詩大半是一些愛情詩,然而又由於紳士的性格,好修飾,愛雕琢,連愛情詩也看不到什麼內容,像拜倫在《唐璜》中所抒發的。他的詩大半是從一些生活的感觸而發,但不是有什麼深厚的感受。……徐志摩的確有些「同情」窮苦人的詩,也有些反對軍閥混戰的詩。但那些詩里所表現的人道主義,是虛偽的,不真實的,是脫離不了他那資產階級的舍施觀點的。……

形式主義的詩人是善於抽掉生活的內容來欣賞生活的形式的。連別人的苦痛的生活,也「當作」自己的美感來享受的。

——巴人《也談徐志摩的詩》

典型左翼作家的文學批評標準,雖然可能有一點「過分」,但也正中「理想主義者」的軟肋。偏於感性,偏於理想性的人,大都具有一種「理論上的博愛」,即左翼作家批評的「沒有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實行,空中樓閣,美麗而虛幻。但也不能據此說明徐志摩對於窮苦大眾的愛不真。確實,這種對世間萬物的博愛,也有虛的一面。也就是沒有親身實踐。為什麼陶淵明的田園詩既能得到「左翼作家」又能得到「小資產階級作家」的一致好評。因為陶淵明的田園詩既表達了個人的志趣,又親切自然真實描繪了田園生活。他是真的當過農民,對田園生活是有切身體會的。

新詩在20年代初,已經建立起來,但是還需要為它正名。新月派特別是聞一多的新詩格律化主張,應運而生。

但是天性自由的徐志摩並不願意遵守這些條條框框。雖然詩集中也不乏「三美」風味詩歌,像大家熟悉的《再別康橋》。

我的筆本來是最不受羈勒的一匹野馬,看到了一多的謹嚴的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但我素性的落拓始終不容我追隨一多他們在詩的理論方面下過任何細密的工夫。

——徐志摩《一種天教歌唱的鳥》

大概他的詩歌如他個人一樣,純粹,自由,熱愛自然,追求自然,自然而然。

推薦閱讀:

《瞎說》
【換書吧】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尋妖記·應帝王》:背水一戰(二)
如何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這一類文章,我建議你少讀為妙

TAG:中國現代詩 | 現代詩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