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將給孩子帶來3種收穫

你家孩子合格嗎?

記得有一個留學生的紀錄片。

片里有一位中國孩子在國外同學聚會做番茄炒蛋時,因為不知道要先放番茄還是先放蛋,便給身處中國、正三更半夜睡覺的媽媽發微信求助。沒想到「24小時在線」的父母趕緊給兒子回復語音。兒子因為語音聽不清而很著急,這對父母乾脆從床上爬起來,直衝廚房給兒子現場直播番茄炒蛋。

很多人感嘆「母愛父愛如山」,但也有人指責孩子「高智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糟糕。倘若這個孩子的父母,從小注重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的成長會更好。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將給孩子帶來下面3種收穫:

1、孩子懂得自我探索

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兒童早期的認知來自生活實踐。 義大利教育學家瑪麗亞.蒙台梭利更建議父母排除危險外,允許孩子自由探索環境。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孩子的自我探索能力。自我探索,是一種求知的能力,也是一種寶貴的能力。懂得自我探索的孩子,不僅具備鑽研的品質,還是勤勞的孩子,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一個開放的環境,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促進了孩子對外界環境的探索。

曾經有一位幼兒園的老園長給我說過一個這樣的規律:她說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在學習上喜歡鑽研和堅持; 相比之下,那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在學習上容易放棄。

她還給我說了一對雙胞胎的故事:哥哥從入幼兒園第一天就懂刷洗自己的碗筷,其他孩子都不會。哥哥還特別喜歡觀察,課間會趴在樹下跟小螞蟻「聊天」,哥哥很聰明,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科研人員;弟弟被家人寵愛,不僅性情懶惰,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成年後仍舊伸手向爸媽要錢,就像一個未長大的孩子。說到最後,那位老園長淚流滿面,她正是那對雙胞胎的母親。

2、孩子擁有動手能力

一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動手能力是正相關的,常動手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德國波茲坦心理學家法寇.萊貝格說,很多孩子被父母寵壞而失去「自己動手做」的能力,這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遺憾」。因為孩子的手指動作越多越嫻熟,大腦皮層神經元相關的連結越牢固,孩子的大腦越聰明,尤其是在動手能力方面的大腦區域越發達。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惹人憐愛」的視頻:一位3歲的小男孩在爸爸的協助下製作咖啡,從機器磨豆子到製作奶末,小傢伙雖然動作笨拙,但動作有條不紊。最後當咖啡磨製好之後,小傢伙不小心被開水燙了一下,痛得眼淚直流。但讓人意外的是,小男孩用涼水沖沖手、擦擦眼淚繼續倒水。

很多家長的評論「炸了鍋」,有些人說「孩子這麼小,會很危險」;還有些人說「孩子的爸爸太冷酷」……但孩子的爸爸堅定地說,「越早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會更受益!」懂得動手能力給孩子帶來的各種積極影響,父母們會更願意放手。

3、孩子獲得超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當我們這些父母還在為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而努力時,很多美國孩子視生活自理能力僅僅是成長的基本技能,他們把「自立」上升到了一個層次。美國底特律女孩Asia Newson便是這樣的典型例子。她從5歲開始不僅能自己照顧自己,並且還從父母處學習製作蠟燭並沿途售賣,後來成立Super Business Girl公司,培訓當地的孩子如何銷售。現年14歲的Asia Newson已經是美國知名的成功企業家。除了Asia Newson,還有Mikaila Ulmer等這些獨立能力超強的孩子,把檸檬水生意做到了千萬銷售額。這些都是真實的案例。

生活自理能力是基本的,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美國明尼蘇達家庭教育學家馬蒂.羅斯曼說,孩子越早做家務,越早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成年後社會適應能力越強,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孩子成年後的成就有密切的關係。生活自理能力,實際上是父母讓孩子從小把自己的事情真正當成自己的事情,飯自己吃、衣服自己穿、玩具自己收拾,稍大後做家務、收拾床被,為自己負責……這些孩子從很小便被父母賦予自我掌控的自信。

?孩子不同年齡生活自理對照表

由多個國家的幼兒生活自理清單以及建議整合而成,看看你家孩子合格嗎?

如果你家孩子沒達到,建議抓緊時間培養哦!正如幼兒說在前面提過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他們多方面的素質緊密相關。父母的努力,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的付出。

小寓言

傳說有兩位小孩來到智慧之神普羅米修斯面前,希望能被授予「智慧」。一位小孩說:「我能做任何事情」,普羅米修斯沒說話;另一位小孩說,「我能獨立做任何事情」,普羅米修斯笑了。這便是區別。

(完)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父母的哪些行為是你堅決認為要避免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
老公,該你上崗了
如果遇到乞丐乞討,您會鼓勵孩子給錢嗎?
孩子愛吃屎怎麼辦?

TAG:親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