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男女寶寶起名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冫馬馮,水火既濟)

一、馮姓取名技巧要點

(一)五行生剋

馮的字義五行屬水,由「冫、馬」組成;冫五行屬水,馬五行屬火,水火相交之象。因此,馮姓取名宜取「木、火」,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的組合。不宜取土、火屬性的字,以免造成水被克或水火交戰。若名主八字須以土為用,最好用「金」通關或用另外一用神。

(二)字義

馮為形聲字。從馬,冫聲。冫,古冰字的楷書寫法。冫與馬組合表示車馬借冬日的冰層通過河湖。後表示馬跑得快。

馮字有féng與píng兩個讀音。念做féng時主要是作為姓氏及地名,如《左傳·定公六年》 :鄭於是乎伐馮、滑、胥靡,負黍、狐人、闕外。

念做píng時,主要有五個字義,具體如下:

  1. 同「憑」,憑藉、依靠,如《莊子·則陽》:不馮其子,靈公奪而里之;《左傳·僖公十五年》 :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2. 表示「馬行速」,如《說文解字》:馮,馬快速行進。字形採用「馬」作邊旁,採用「仌」作聲旁。 又如:馮馮(馬行疾速的樣子)。
  3. 表示「盛、大」。如《左傳·昭公五年》 :今君奮焉震電馮怒;《周禮·大司馬》 :馮弱犯寡;《列子·湯問》:帝馮怒。又如:馮戎(富盛);馮怒(盛怒,震怒);馮隆(高大的樣子)。
  4. 作動詞用,表示「徒步過水」。如《詩·小雅·小旻》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又如:馮河(徒步渡過河水) 。

5、表示扶持,服膺。如《詩·大雅·卷阿》 :有馮有翼。馮翼,表示輔佐之意。

由上可知,馮作為姓氏(念作féng)時,字義比較單一,馮姓男女寶寶取名時,不妨考慮借用「píng」的字義入名,如「馮(憑)欄觀海濤」之馮觀濤、馮觀瀾等;另外,若借用「馬快速走」之意,還可引申為果斷、凌厲之作風等,若借用「盛大」之意,則可與表示自然景物的字結合,表達的寓意都十分良好,在為寶寶構思名字時候不妨以此作為一個切入點。

(三)音韻流暢

音韻流暢的名字,應當是聲母、韻母不同類,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韻母。

1、馮字的讀音為feng,陽平音。馮為唇音,韻母eng為二類開口呼。因此,馮姓男女寶寶取名時,名字聲母避開唇音(b p m f),韻母盡量二類開口呼(e er ei en eng)。

2、名字的響亮度取決於聲韻母。聲母的響亮度從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零聲母依次遞減;韻母響亮度從開口呼、齊齒呼和撮口呼、合口呼依次遞減。馮字聲韻母均屬於較強組類,因此可以將第二個字設置成為響亮度較弱的,第三個採用設置為較強的字,即「強—弱—強」的平衡模式。

3、音調。漢字聲調是由南朝始創的「平、上、去、入」四聲之說衍變而來,今天四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具體如下圖。

馮字為陽平,若取單字名的話,陰平、上聲、去聲皆可,忌陽平重複;若取雙字名,則聲調的組合有以下16種:

1. 陽──陽──陰

2. 陽──陽──陽

3. 陽──陽──上

4. 陽──陽──去

5. 陽──陰──陰

6. 陽──陰──陽

7. 陽──陰──上

8. 陽──陰──去

9. 陽──上──陰

10. 陽──上──陽

11. 陽──上──上

12. 陽──上──去

13. 陽──去──陰

14. 陽──去──陽

15. 陽──去──上

16. 陽──去──去

上述的16種類型中,6、7、8、9、10、13、14、15是理想的組合。1、3、4、5、12次之,需要在選字上下工夫。2、11、16不宜採用。

(四)字形和諧

1、結構應該做到整體結構和諧平穩,形體具備美感。馮字為左右結構,取名應該避開結構的單一性,賦予一定的變化,例如第二個字可為上下結構,半包結構,品字形結構等,第三個字則避開第二個字的結構。

2、名字學上有「建築美」的說法,即姓名中的每個字的筆畫應該相對均等,這樣才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穩定感和平衡感。

(五)出處高雅

我國取名自古就有男出《楚辭》,女尋《詩經》的傳統,發展至今更是不拘泥於《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名言名句,成語典故,《論語》等各家經典名著等皆可。如方旭,表示早晨太陽剛出來的樣子,出自《太玄?從》「方出旭旭」;芳菲,表示花草香美沁人心的意思,出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六)三才

人格與天格的關係反映發展運,人格與地格的關係反映基礎運人格與外格的關係反映人際事業。從五格剖象角度分析,馮姓天格為陰土,人格避免木的筆畫數(11,12,21,22)。

二、姓氏溯源(該部分主要來自網路)

(一)得姓始祖

1、馮簡子。春秋時期鄭國大夫,鄭簡公封其於馮地,以封邑馮地為姓,始為馮氏。

2、馮文孫(魏長卿)。東周時期魏國長卿,系周文王姬昌之後人,以封邑馮地改姓,始為馮氏。

3、拓拔覯。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人,北魏太武帝拓拔燾之後裔,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為姓氏,後漢化形成一支馮氏。

(二)姓氏源流

漢族馮(féng)姓源出有二,一是姬姓,二是歸姓。其他馮姓則由外族改姓而來,包括漢朝初期的匈奴人,南北朝時期的百濟人,元明時期兩廣南部的浬人,以及清朝末期的滿蒙人等。源流具體如下:

1、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居住著以白頭翁為圖騰的歸夷氏族。歸姓的一旁支遷徙到今山東菏澤地區,形成河伯族。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首領馮夷後人在馮地(今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周初,馮夷國分裂為馮、河宗、邯三國。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簡子(歸姓)被鄭簡公封於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為該支馮姓第一人。

2、出自姬姓,為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據《元和姓纂》和《廣韻》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後裔畢萬之子追隨晉文公立國,封為魏武子,得封魏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魏家為諸侯,其後人魏長卿一支受封於馮城(一說今河南省滎陽縣,一說今陝西省大荔縣)。於是這一支子孫逐步放棄了畢、魏之姓,以邑為氏而改姓馮,史稱馮氏正宗。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脈族。

3、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拓拔穆泰氏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號為氏。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的裔孫拓拔穆泰的後裔子孫中,其長子拓拔遂留接續馮翌侯之爵,後成為代郡穆氏的鼻祖;而在次子拓拔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為姓氏者,漢化稱馮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馮氏,逐漸融入漢族。

4、源於蒙古族蓋珠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巴爾虎部嘎拉珠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5、源於滿族烏蘇氏和富思庫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以為氏。

本文為二馬(微信:15920334391)原創,首發公眾號「二馬說名字」(emshmz),一個專註取名技巧,起名技巧,改名技巧、姓名點評、姓氏研究等知識分享的號;願大家的寶寶都有個如意吉祥,高雅、不落俗套的名字,健康活潑地成長。


推薦閱讀:

如果老外入中國籍,其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填什麼?
為什麼孩子要隨父姓?
呂秀芝身上號碼布寫的LU,不應該是LV嗎?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姓氏的,以及什麼時候開始子承父姓的?
你的兒女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含義?

TAG:取名 | 育兒書籍 | 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