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臨高見聞錄13
原作者:北朝論壇 波爾布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在本會會議上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是何意?」 張岱一邊看著劉大霖給自己的《政協委員章程》,一邊不時抬頭詢問在座的政協委員。
「澳洲人說,縣裡的政協委員可共同推舉兩位大家信得過的委員去省里開會,當省政協委員;老夫得蒙縣裡諸位同僚抬舉,和劉老爺(劉友仁)多次參加省政協會議。」劉大霖回答道。
張岱道:「二、密切聯繫群眾,了解和反映群眾的願望和要求;這『了解和反映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似乎和大明鄉紳的差事差不多啊?」
黃守統道:「是啊,我們這些政協委員大多原本是前明的鄉紳。」
張岱道:「三、通過本會會議和組織充分發表各種意見、參加討論國家大政方針和該地方重大事務;四、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五、對違紀違法行為檢舉揭發;……這還真有點像大明的言官啊,爾等這些向這髡……哦,是大宋朝廷上過哪些摺子?」
「我向首長們檢舉過幾個書吏貪贓枉法,大宋朝廷二話不說就把那幾個書吏下獄。」劉友仁笑著說道。秋賦事件後,劉友仁逐漸發覺澳宋很注重「廉政」,在反腐方面多提議沒啥政治風險,因此把一些自己聽到的腐敗風聲利用政協會議向元老反應。至於其中有多少是劉友仁首先揭發的,有哪些是十人團告密後又從劉友仁這裡得到旁證,劉友仁就不知道了,他真以為這些全部是自己檢舉的功勞。
「老朽去年向大宋朝廷上書開科舉以收天下士人之心!」劉大霖也面帶得色的說道。由於珠三角反擊戰後伏波軍又退了回來,不僅成功麻痹了北京朝廷,也讓劉大霖等一些海南士紳對澳宋的前途產生過疑慮,搞不明白是伏波軍兵力太少打不下廣東還是「首長們」缺乏奪取天下的野望。劉大霖因此長期對澳宋政權持觀望態度,在政協會議上沉默寡言,只是拍手稱好。一直到去年,伏波軍打下了廣州,劉大霖才對「效忠大宋」積極起來,提了不少自以為是的「金玉良言」,其中第一條就是開科舉。不久之後澳宋有了第一次面向全社會的公務員考試,劉大霖誤以為這是自己提案的功勞。
「老夫向大宋朝廷上書多多蓄養馬匹,多多打造鎧甲,配以澳洲火銃,建鐵甲騎射大軍,早日奪取天下。」黃守統也提到了自己所提的「良策」,但由於伏波軍一直沒有出現「鐵甲騎兵」,他說這事的時候面帶憂鬱。
「不才也曾上書大宋朝廷」,眼看著討論氣氛熱烈起來,李孝朋也吞吞吐吐說起了自己的提案,「只要雙方合意,……嗯……,利息不論高低皆為合理,朝廷不該干預……」
「李掌柜,這種混賬摺子你也好意思說,哪怕在前明,你那『利上起利』也是要治罪的。」劉大霖馬上呵斥李孝朋。
「劉老爺,首長也說過『市場選擇』,只要雙方合意,我的房子賣多少價錢都是合理的,放貸也應如此,我不過是響應首長的號召而已。」李孝朋反駁道。
「那澳洲人的元老院更改了律法嗎?」劉大霖冷笑道。
「這……我想首長們慢慢會想明白的,當初澳洲人也曾多年不開科舉,如今不是開了嗎?」 李孝朋紅著臉說道。
雖然古代高利貸很黑,但封建王朝為了統治的穩定也大多立法禁止高利貸,明律規定:「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每月取利並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違者笞四十,以餘利計贓,重者坐贓論罪,止杖一百」。也就是規定不管時間長短,利息總量上限是本錢的100%,違反的人要抽鞭子、打板子。在饑荒時節,地方官府甚至要求一些積穀較多的大戶減息向自家佃戶或其他缺食人戶放貸。當然,隨著明代官府對社會控制力的不斷衰退,以上政策早就名存實亡了。
而元老院在利率方面倒是沒有規定利息不得超過本金,但要求年利率不得超過20%,而且嚴格執法,當初瓊山縣地主為了抓逃亡佃戶「還債」而「被首長打板子」的事情可是讓不少海南地主噤若寒蟬。為此李孝朋想了不少辦法規避法律,例如在借條上多寫借款數量等等,但始終有風險。因此當他發覺元老院並不反對他高價賣房後,由他那在那芳草地上學的弟弟代筆替他寫了一份充滿現代辭彙的提案,高呼「金融創新」和「利率市場化」的口號,試圖將自己的高利貸生意合法化,可惜至今沒有任何迴音。
剩下的幾個政協委員也紛紛提到自己對「大宋朝廷」上的「奏摺」,有提議澳洲人留髮髻、穿「漢服」以示「華夏正統」的;有提議廢除簡體字改用繁體字的;有說「髡女」穿著暴露、有傷風化的;還有要求廢除「累進稅率制」以鼓勵「勤儉持家」的……當然,其中絕大多數提案都沒迴音,甚至還有政協委員暗中被首長「召見」,要他以後「少發這種無聊提案」,但並不妨礙他們在「江南名士」張岱目前裝逼,顯得自己「很受大宋朝廷的器重」。
當然,張岱也不是傻瓜,根據他在廣州和臨高的見聞,很快發覺除了劉大霖、劉友仁等少數人的少數提案,其他的提案似乎不見澳洲人「納諫」。最詭異的是,這些人總是說「首長」云云,「元老院」云云,就是不見他們提「大宋皇上」,這味道有些不對啊!
「諸位,請靜靜,」張岱揮手示意,「你們說的『首長』在大宋官居幾品?這『元老院』可是大宋的『內閣』之意?請問當今大宋的『皇上』的年號是……」說到這張岱還稍微停頓了一下向南舉手抱拳行了一禮,倒不是他此時真的心向大宋了,而是長期的儒家禮教使他不敢在一群「大宋言官」面前「無禮」,「諸位之中,誰可曾有幸面見大宋聖上?諸位的奏摺應當是呈送給大宋皇上的吧?」
頓時,原本有些喧鬧的談話戛然而止,眾政協委員面面相覷,突然發覺自己長期以來似乎遺忘一件很重要的事。
推薦閱讀:
※石翁傳(二十二)各奔前程
※塑料是怎樣煉成的(五)
※澳宋外傳——除夕(合集)
※臨高版:多收了三五斗
※臨高啟明外傳(六)神醫
TAG: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