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非上不可 | The Economist
上大學對年輕人變得越發重要,但經濟回報卻日益減少
首爾的一間教室里,一群高中生弓著背坐在課桌前。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們正在翻閱上次的考卷。一疊疊色彩鮮艷的課本堆在他們手邊。學校早上八點上課,四點半放學,但有些學生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和韓國其他幾十萬同齡人一樣,這些學生正在準備「大學修學能力測驗考試」,這個選擇題測試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能否上一所好大學,或者有沒有大學可上。
在過去一代人的時間裡,學歷在韓國已經普及到了幾乎人手一張的地步。如今七成中學畢業生會直接進入大學,25歲至34歲年齡段中,學位擁有者的比例也逼近70%,相比2000年的37%上升顯著。學生為錄取名牌大學擠破腦袋,備考競爭也開始地越來越早。在首爾,私立託兒所中最受追捧的那些,排隊入學的等候名單已經越來越長。
韓國是個相對極端的例子,但其他國家的趨勢也類似,年輕人擁有學位的比例經歷了大幅提升。OECD經合組織35個成員國中,25至34歲群體學位擁有比例達到了43%,在美國這個數字則為48%。
1995至2014年間,OECD國家在高等教育上的公共投入從GDP的0.9%升至1.1%,私人支出則從1.2%升至1.5%。政府的學費補貼流入教育機構,推高了成本。1990年以來,美國自費生(未得到獎助學金的學生)大學費用上漲的速度是成本上升速度的兩倍。
政策制定者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把年輕人送進大學肯定能促進經濟增長,並保證社會階層流動。直覺上看,這兩點聽上去都很不錯。得到優質教育的個體顯然應該更有機會推進革新創造,從而提升生產力。技術進步也對工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教普及似乎確實需要。那些出身一般但天資不錯的年輕人要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獲得學歷也是不二之選。
然而,當我們在對各國進行比較時,會發現很難找到證據支持上述觀點。富國的大學畢業生更多, 但這可能僅僅因為家家有錢可花,年輕一輩不急著掙錢。富國經濟增長也更緩慢,但這可能只是因為這些國家要進一步提升生產力已經沒有多少容易的途徑,而不是因為他們在教育上的高額投入阻礙了經濟增長。
政策制定者常援引的數據是「畢業生工資溢價」 , 即大學學位擁有者與中學及以下學歷擁有者之間的平均工資差距。 溢價的計算方法也考慮到了畢業生的額外成本,包括學費支出,以及在完成學業過程中放棄的潛在收入。計算得出的差距常常被視為高等教育的「投資回報」,或者說是,通過提升終生收入實現的,獲得學位帶來的年化回報。 紐約聯儲一份研究顯示,1980至2000年間,美國的高教教育投資回報先是迅速提升,然後穩定在15%的高水平。換言之,一筆數目與學費支出加上修學過程中放棄的潛在工資相等的投資,要支付15%的年利率,才能趕上取得學位在未來職場上創造的收益。
世界銀行對139個經濟體的高等教育投資回報進行了估計。雖然各地情況不盡相同,但回報都舉足輕重。本刊分析發現,高教回報與學歷持有者在人群中所佔比例有關。英德兩國的高教回報與美國相近。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由於學歷稀缺,外加教育程度最低的那些工人工資極低,高教回報達到了21%。在工資更平等的斯堪的納維亞,約四成成年人擁有學位,而高教回報在9%左右。
但正在考慮是否去上大學的高中生,以及考慮擴大高教普及面的政策制定者,都應該明白 「畢業生工資溢價」這一指標是有缺陷的。 哪怕僅在各國內部比較,統計平均值也掩蓋了巨大的差異。很多學生明白一個數學或金融學位很可能比音樂或者社工學位更有「錢途」。但是,少有學生了解「畢業生溢價」高估了取得學歷對收入的提升效應,如果他們的高中成績不足以讓他們得到大學錄取,他們即使讀了大學也與高薪無緣,無論學哪個專業。
對學歷持有者和非持有者進行比較的過程中,進入大學但未能完成學業的群體和從未進入大學的群體都被歸入非持有者的類別,即便前者同樣支付了學費且錯失了幾年掙錢的機會。輟學者的數量不可小覷,在美國,四年制大學生中有40%無法在進校六年內完成學位。發達國家的平均輟學率在30%左右。而錄取時成績最低的那些學生也最難畢業。
將輟學者納入考量會對高教回報的計算結果產生很大影響。喬治梅森大學的Bryan Caplan在新書「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中提出,由於一方面由於邊緣學生的畢業率低,另一方面同等資質條件下聰明人掙錢更多,這兩點原因導致美國四年大學學歷的的回報率對於尖子生達到6.5%,但能力最弱的學生卻只能從中獲得1%的回報。
個中差異部分源於最弱的學生上了最差的大學,而這些大學的輟學率也最高。如果他們成功進入了較好的大學,他們的高教回報或將提高。芝加哥大學的Seth Zimmerman在2014年發表的研究中考察了佛羅里達州成績位於優質州立大學錄取要求上下的高中畢業生。相比恰好低於錄取線的學生,剛過線的學生升入好大學的幾率要大得多,他們後來的大學畢業率與所錄大學的整體畢業率接近,未來入職後的工資也遠高於恰好低於錄取線的學生。對於這些剛過線的學生而言,高教投資回報非常豐厚。
除了學歷溢價數據的誤導,還有其他因素使得政策制定者高估了高教普及的好處。計算高教社會回報的通用方法是加總畢業生工資溢價,再減去公共支出補貼。然而,學歷在某種程度上是取得「地位商品」的途徑,地位商品對擁有者有益,但以鄰為壑。畢業生溢價部分來源於高學歷在競聘好工作時的更受青睞,因而並不完全是所學知識技能通過提高生產力帶來的回報。完整的計算不應該只著眼於畢業生所得,也應該考慮無學歷者所失。
學歷也攜帶了能力信號。學歷溢價包括了那些更可能在學歷持有者找到的可以提升收入的個人特質,這些特質並非拜大學所賜,而是入學時的篩選所致。
隨著學歷變得尋常,它們作為信號的意義也步步提升。招聘者儘管沒有為求職者的高教投入花一分錢,卻越來越依賴通過學歷要求篩掉那些能力最差和積極性最低的求職者。哈佛商學院的Joseph Fuller和Manjari Raman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公司要求應聘者持有學歷已經成為常態,哪怕在同類崗位的在職員工中,讀過大學的只是少數。學歷要求將導致畢業溢價上升,但這是因為沒有學歷的人面臨不利,而不是學歷帶來了絕對收入的提高。
本刊對美國普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1970年至2015年間,25-64歲在職者中擁有本科學歷以上的比例普遍上升,在一共265個工種中這一比例上升的有256個。其中的一些是對智力要求比較高,且在這三十多年中變化明顯的工作,比如航空工程師,統計工作者。其他一些的則是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勝任的工作,比如餐廳侍者。現在,16%的侍者擁有學歷,估計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希望找一個要求學歷的工作而不得。還有一些從業者以大學畢業生為主的工作,包括記者,護士,小學教師。這些工作曾經只要求短期的,往往是在職的訓練。今天,擁有大學學歷基本上成了入職條件。
本刊曾構建過一個「過度教育」指標,我們將「學歷工作」定義為在1970從業者大多擁有學歷的工作。我們發現今天畢業生中從事這些「學歷工作」比例僅有35%。而四十五年前,這個數字是51%。單純根據職位頭銜來分析,美國2650萬人從事的工作,在半個世紀以前通常由沒有學歷的人從事。同時,今天這2650萬人中,擁有學歷的比例高達三分之二。
上述計算誇大了人力資本閑置的趨勢。科技進步顯然使得其中一些工作變得要求更高,不過,至少從薪酬上看,並不是所有工作都提高了門檻。我們發現一種職業提供的薪酬與其從業人員學歷持有比例之間僅有微弱的關聯。在學歷持有者占從業者比例相比半世紀前有所上升的各職業中,約有一半職業的實際工資不升反降。
OECD教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Andreas Schleicher認為「各國面臨的並非學歷短缺,而是技能短缺」。大學壟斷高等教育是目前現狀,也帶來的一些問題,比如大學並不是對每一類學習者都適合。大學輟學的學生往往發現,從金錢回報來衡量,他們讀完的那部分課程並沒有多少助益。
「微證書,微學歷」最近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而且前景不錯。它們大多是計算機和IT方面的短期職業課程。在線教育公司Udacity提供了不少選擇,它的自動駕駛汽車課程得到了Uber和梅賽德斯賓士的認可,另一門數字營銷課程則得到了臉書和谷歌的認可。EdX則是麻省理工、哈佛大學等頂尖學校的合作項目,上面免費提供類似的課程。學生能選擇通過測驗來證明自己所學的技能,要是他們願意支付幾百美元的話。
這些在線課程目前主要還是學歷的補充而非替代。75%的edX用戶在註冊時擁有本科學歷。但通過與知名企業合作,這些課程越來越有可能在求職過程中起到獨當一面的作用。
與此同時,哪怕許多畢業生最後乾的還是50年前中學生乾的活,甚至找不到工作,放棄大學仍然是個風險極高的決定。在韓國,目前大約一半的失業者擁有學歷。對於他們而言,畢業溢價這個詞多少有幾分諷刺意味。Kim Hyang Suk是韓國的一個招聘人員,她說來公司應聘客服人員的一半都是大學畢業生,哪怕招聘信息里寫明了只要求中學學歷。
金小姐說,她會優先考慮那些有經驗的高中畢業生,而不是缺少相關經歷而需要培訓的大學畢業生。她要雇的不是用功的好學生,而是熱情討喜,善講電話的人。但如果像金小姐一樣的開明老闆寥寥無幾,大多數年輕人還是會想讀個學位。對他們來說,儘管拿到了學歷也未必像他們本來以為的那樣可以錢途光明,但要是沒有,或許就更難混出個頭了。
Going to univers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for young people
Going to univers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for young people推薦閱讀:
※來自收藏品的長期回報:投資更美的資產
※心想不事成——法律無效定律
※3本好書分享(附資源)
※財富世界裡的「吸星大法」(下)
※新機場效應下誰才是第一受益者?
TAG:經濟學 | 高等教育 | 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